美文网首页感觉统合教育
我们真的正确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吗?

我们真的正确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吗?

作者: 惠心千爱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20:04 被阅读0次

     01   孩子敏感期的重要性

    相信这些都是家长们最束手无策和最头疼的事情。久而久之家长们的耐心也会慢慢地被磨灭,也就有了所谓的“一秒变后母”这一说法。

    众所周知,在这个社会上,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先进行学习,重要的工作还要持证上岗,例如:老师有教师资格证、司机有驾驶证,就连月嫂也要有月嫂证,然而养育孩子这么重要的一个工作,父母却没有持证上岗。

    从去年9月份起,我们的戴老师走进各小学和幼儿园开展讲座的时候,都会问家长们一个问题:我们家长知道孩子的敏感期吗?孩子什么时候会出现敏感期呢?

    有位家长说:孩子什么事情都要按顺序来,什么都要自己动手,什么都要按照自己的规则来,这就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是的,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在2岁半左右出现,这个时候就急需家长提供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一个环境,这个时期一些固定的程序和秩序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一旦被打乱,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适。

    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这种程序和秩序会进入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最初的内在逻辑。秩序也会成为习惯,成为自然,成为人格,这些都是孩子最基础的品格和素质。

    02   为什么会出现敏感期

    在我们中心有一个可爱胖嘟嘟的小男孩(xgx),参加感统训练一段时间后妈妈说:现在很奇怪,孩子每次不管做什么,时间有多么的紧急,就算是上课迟到了都要按自己的方式。

    比如穿衣服出门,一定要先穿内裤、裤子、袜子、上衣再到外套,还必须是配套的,就算出汗换衣服也要一整套换下来,这是怎么回事?

    老师们听了家长的描述,知道孩子进入了“秩序感敏感期”,老师会和妈妈说,这段时间家里的东西和生活习惯不要随意变动,否则可能会干扰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良好过渡。

    孩子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秩序敏感期的出现会在3岁左右,这个时候的孩子经常说“不”,也是为了维护内外环境的秩序,如果顺序变化了,一定要从头重新来过。

    比如:晚上爸爸下班回到家,自己拿拖鞋换上了,孩子哭着叫爸爸把鞋脱下来,让她重新来做;晚上听故事非要妈妈讲,而且要求讲同一个章节,不管妈妈这个时候正在做什么,都非要妈妈妥协。

    孩子从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孩子的敏感期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让没有提前学习过儿童成长敏感期的家长措手不及,比如:

    1-2岁会出现手的敏感期、口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模仿敏感期等。2-3岁会出现秩序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

    6岁前可能会出现多达50多个敏感期,如果细分将会更多。

    究竟为什么人类都会出现这些敏感期呢?

    敏感期其实正是内在感觉统合发展的外在呈现形式。也就是说,因为内在的感觉统合能力需要成长,神经网络需要连结,大脑功能需要完善,就是要透过外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行动,来产生足量的感觉刺激,从而使感觉统合能够得以顺利发展。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好像有些敏感期我的孩子没有出现呀!每个孩子都会出现敏感期,只是有些敏感期很快获得满足,持续的时间短,所以家长没有留意。

    更多的原因是在孩子敏感期出现的时候,成人可能会因为不了解而好心做坏事,把孩子正在出现的敏感期给破坏掉。比如孩子吃手、咬东西的时候,很多家长会阻止孩子,甚至会把孩子的手给包起来,这就会间接破坏了孩子口部敏感期的发展,造成孩子挑食、偏食、晚说话等问题。

    我们对孩子的约束、包办、溺爱、代劳,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由于感觉刺激不足,大脑网络连接太少,触觉通路或者前庭发展不佳,从而使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学习力较差。

     03  如何弥补敏感期

    在我们中心就有很多孩子,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感觉刺激,虽然年龄不同,但却同样出现了早期没有获得满足的敏感期,孩子不停地寻求弥补,直到完全足够才停止。孩子已经错过的敏感期重现,老师看到了都会高兴得好像中了几百万大奖那样开心。

    因为在常规的环境下,敏感期一旦错过,很难再来。而与该敏感期相对的大脑功能就有所缺失,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孩子迟到的敏感期,我们都要努力通过感统训练,一个一个地弥补上来。

    在中心训练了2个月的HJ,他就同时出现了口的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在上课,不管是走设备还是做什么,都会看到他去咬衣服、手指,甚至是喜欢用手去捏老师,还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去咬老师的手,以寻求口的触觉弥补。

    妈妈说HJ现在在家的时候,就喜欢疯狂地咬手和衣服,还喜欢拿东西扔来扔去和砸来砸去。妈妈本身比较瘦弱和能量不足,对于孩子突如其来的敏感期应接不暇,烦恼不已。

    我们建议妈妈带HJ到海边,在沙滩上丢石头和玩沙,在家时提供大米、豆子等不同物质、不同属性的物品给孩子抓、捏、扔,以满足手部的探索需求,同时提供不同口感的东西给孩子咬、舔,只要确保是卫生和安全的就好。

    孩子幼年时的敏感期没有过渡好,并不会像家长期待的那样“大了自然好”。如果手的敏感期和口的敏感期没过渡好,有些人长大后还会出现啃指甲的现象,有些人则喜欢喝刺激性强的碳酸性饮料。进入青春期,有些孩子会常常用打架打人来寻求手的刺激。

    所以,建议家长们都来学习感觉统合和成长敏感期的相关理论,了解科学育儿常识,避免把对孩子的爱,变成了对孩子的约束,剥夺了孩子的探索和感觉学习的机会,造成不可逆转的遗憾。

    文/陈小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真的正确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uf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