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墨海人生百味每天写1000字
庄子:人这一生,越孤独,越强大

庄子:人这一生,越孤独,越强大

作者: 无为而修 | 来源:发表于2023-12-22 08:41 被阅读0次

提起“孤独”,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不合群”。

但是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孤独,是强者的行为模式。

越是弱小的人,才越喜欢和别人凑在一起。

狮子老虎都是独来独往,只有狐狸和狗才成群结队。

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你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01

孤独的人,经得起诱惑。

《庄子·秋水》里讲过一个故事:

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才华,于是派人请他出山做官,为自己管理国家。

使者带着诏命和珠宝找到庄子,许诺他高官厚禄。

庄子说:我听说楚国有一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现在珍藏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刮骨留名、被供在庙堂上好呢,还是苟全性命、拖着尾巴,活在污泥中好呢?

使者说:当然是拖着尾巴在泥巴里好。

庄子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回去吧。

庄子当时只是一个漆园小吏,收入微薄。

平时甚至要靠借粮、编草席、卖草鞋来维持生计。

按理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抵御得了高官厚禄的诱惑。

但是庄子对此却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心灵的自由,远比名利地位重要许多。

而也正是这份淡泊,让庄子得以在山野之中保全自己,成为中国几千年来,首屈一指的哲人。

不慕名利,不流于俗,这样的人精神才能强大,却也曲高和寡,注定孤独。

周国平说:

一个平庸的灵魂,苍白而贫瘠,没有任何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这样的人谈不上孤独。

真正的孤独,一定是精神性的,一定是摆脱了物欲的。

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各地团练奉命平叛。

别的团练打仗想的是捞钱捞名,曾国藩想的却是拯救国家,拯救儒家道统。

在诸多团练中,他的想法最是奇特,别人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找一堆书生养在军队里。

甚至很多的军官都是书生。

可是他的队伍凝聚力最好,打仗最凶,一路凯旋,成为平叛主力,他自己也做到两江总督,一省封疆。

身为湘军首领,他每年经手的军费钱粮有千万两之巨,他却毫不心动。

平日里更是节衣缩食,戒奢以俭。

自己的衣服鞋袜都是妻子做的,衣服破了烂了,补了又补。

自己吃饭每顿只吃一个菜,生怕浪费。

别人送他的名家字画,他看了一眼,又退还回去。

当官几十年,最后没有一分钱留给孩子。

而也正是这份坚守,让他不必在俗务上操心,专注做事,平定叛乱,成就不世之功。

诸葛亮说: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一个人能看淡名利,抵御得了物欲的诱惑,才能心境澄明,思虑深远,真正做出一些事业。

若是耽溺物欲,沉陷于推杯换盏,靡衣玉食,只能无限沉沦。

真正灵魂有深度的人,都懂得克制欲望,抵御诱惑,而这才是一个人成事的开始。

02

孤独的人,耐得住寂寞。

尼采讲: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任何人成就大事之前,必有相当长时间的自我积淀。

耐得住无人问津的寂寞,才能配得上名动天下的繁华。

《旧唐书》里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意思是说:唐代的诗人里,做出一番功业的,只有一个高适。

高适的祖上曾经做过大将军,但是到他这一代就已经没落。

他二十岁进京科考,屡试不第。

别人都觉得他不是读书的料,劝他放弃。

他却打定主意,要走科考这条路。

回到老家,闭门读书,一读就是十二年。

这十二年里,他不问世事,一个人守着草屋枯灯,研究经史文章。

再次出山,再次落榜。

他却也不气馁,继续回到草庐读书,顺带研习兵法。

一晃又过去了十八年,他已经五十岁了。

他在黑暗里苦熬了三十年,也积淀了三十年。

终于迎来了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安史之乱爆发,高适走上战场,他很快击溃叛军,被朝廷赏识。

此后十年,高适一路开挂,从一个乡野诗人,到执掌剑南,加封渤海县侯,位极人臣。

庄子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要去近郊的人,吃饱饭往返,回来时肚子仍是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一个人的积淀越是丰厚,将来走得也就越远。

宋代宰相吕蒙正,自小被逐出家门,寄居在寺庙。

为了给自己搏一个出路,他躲在寺庙后山的崖底的窑洞里,苦读经史。

一读就是9年。

9年间,他深居简出,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读书上。

寒来暑往,他始终在寂静无人的角落里,默默提升自己。

凭着这份执着,他最终考中状元,得到皇帝赏识,官至宰相。

古人说:“伏久者,飞必高。”

人生路上,想要有所建树,就得先沉住气,静下心,在孤独中坚守。

耐住性子,蹲下身子,日积月累地努力,循序渐进地改变。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熬过寂寞中的坚守,早晚有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03

孤独的人,扛得住流言。

庄子讲过一个任公子钓鱼的故事。

任公子蹲在会稽山上,把鱼竿投入东海,用粗大的黑绳做杆线,用五十头牛做钓饵。

别人都议论纷纷,哪有这么大的鱼可以钓,这人一定是哗众取宠。

他不以为意,一直在会稽山上蹲了一年。

一年之后,依然没有鱼咬钩。

任公子却不为所动,继续等待鱼儿上钩。

大家都传他应该是疯了。

直到有一天,一条大鱼吞钩,掀起的风浪震惊千里。

任公子如愿钓到大鱼。

他把这条鱼做成鱼干,分给大家吃。

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

那些曾经讥讽他的人惊叹不已,奔走相告。

叔本华说:孤独,是优秀者的命运。

那些真正能做出一番成就的人,注定是与孤独相伴的。

他们身边没有那么多的鲜花和掌声,有的只是非议和不解。

我们都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但是在宋朝还有一个诗宗杨万里。

唐诗包罗万象,宋代诗人几乎没有创新的空间。

当时流行的“江西诗派”一眼望去全都是唐诗的“模仿秀”。

宗师黄庭坚是这么写的,他的同学陆游是这么写的,同事范成大也是这么写的,所有人都一样。

但是杨万里却不想这么写。

他不想一直模仿别人,他要创新,他要出新,他要写自己的诗。

35岁那年,他一把火烧掉了自己效仿古人完成的1000首诗。

他决心写出自己的风格。

身边人都不理解。

有人说他哗众取宠,有人说他不自量力。

把仿写写好都不容易,这个人居然狂妄到要开出一片新天地。

身边没有人支持他,有的只是冷言冷语。

他不在乎,决意一条路走到黑。

最终在51岁这年,他写出了《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唐诗之外,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从“师古人”到“师自然”,杨万里摆脱了所有的桎梏,开宗立派,“诚斋体”名垂青史。

苏格拉底说:孤独,使人强大。

孤独的人,不从流俗,不被携裹。

他们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识,也有自己的追求。

他们屏蔽了外界的干扰,一心一意走在自己的路上。

孤独的深度,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受得了流言,才见内心的执着。

经得住非议,才能做出一番成就。

那些于人群之中,逆流而上的人,才能熬过孤独,最终见到黎明的曙光。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与其人云亦云期待别人理解,不如独来独往壮大自己。

学会和自己相处,才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才能跳脱功名利禄的诱惑,不困于得失成败,变得丰富而强大。

红尘滚滚,独自前行,但尽人事,莫问前程。

愿你经历过荒凉和孤独之后,最终遇见属于自己的繁花似锦。

相关文章

  • 不该入的圈不要入

    不该入的圈不要入 人这一生,越活会越明白,越活圈子会越小,越活会越简单,越活会越孤独。因为看清...

  • 人,越孤独,越优秀

    曾看过猴子疗伤的故事,颇为感慨: 有一只小猴子被树枝划到受了重伤,血流不止。可是它没有第一时间处理伤口,而是企图从...

  • 人,越优秀,越孤独

    李白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作家毕淑敏说:“孤独是属于兽的一种珍贵属性,表达的是自信与勇猛。...

  • 人,越孤独,越优秀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

  • 真的好吗

    听说—— 人越孤独越是强大 越不合群越是能干 越是独特越吸引人 听说 ——终归只是道听途说 当我熬夜一整晚 而室友...

  • 醉了自己,醒了灵魂

    越孤独,越清醒。人这一生,直接扣问灵魂的时日或许不是很多。忙碌的匆匆,让我们来不及看清自己,或许生而为人就该付了蹉...

  • 越孤独越孤独

    这个题目意思是你孤独的时候越想着自己是孤独的就会越孤独。之前从没想过为什么,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孤独里,觉得全世界都欠...

  • 大学生,你明白这些道理了吗?

    开始学会了享受孤独,路本来就是越走越孤独的,没有谁能陪你生走过这一生,父母亲人会老去,妻子会老去,孩子会长大,能陪...

  • 6月复盘/生活,远不止努力这么简单

    越往上走的路注定越孤独,你要有强大的内心以及独立的精神世界。 ...

  • 越孤独,越怕孤独!

    我很怕孤独,可是我越孤独。越孤独,越怕孤独,然后在这个死胡同里出不来。 不知道几年前开始,我一个人吃饭,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人这一生,越孤独,越强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nf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