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文言文,白话为表达提高了不少效率,过去的文字晦涩难懂,如今人们只需要说出想说的即可。
总的来说,白话更接近口语,以前的人属于“说一套,写一套”,现代社会则是口语、文体高度重合,当然,同质化会导致问题的发生,人人都可以写文章,过度口语化的习惯会使得文章的内容相对粗糙、随意,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很简单——学好语法。
口语的表达相对随意,其主要功能是沟通,一般来说,交流对象有限。
面对大众时,演讲者大多需要准备稿子,这跟笔者们写东西差不多,修辞极其重要。
“请允许我代表......”与“我代表......”之间的差别很大,前者不仅文雅、礼貌,同时显示出演讲人的谦逊,听众们往往更喜欢温和的演讲,后者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听起来十分生硬。
总的来说,白话使用方便,滥用是最大的忌讳。
绝对规则——语法。
语法学涉及文字的方方面面,其中既包括主、谓、宾的合理搭配,又包括各类辅助词的灵活使用。
主、谓、宾小讲堂。
主语——句子中主要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词、代词(他,她,它等)、动名词(读书、爬山、工作等动词+名词构成的兼用词汇)、数词(基数词与序数词)、动词不定式(参考英语中的to do something)等充当。
谓语——对主语动作状态或特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 , “是什么”。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跟在及物动词或介词之后,能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动名词,数词,动词不定式等。
具体用法——谁怎么了谁。
“他偷吃了的苹果。”
主语——他,谓语——偷吃,宾语——苹果。
“他偷吃了小黄的苹果。”
“他趁着天黑偷吃了小黄的苹果。”
“他趁着天黑第二次偷吃了小黄的苹果。”
“偷吃小黄的苹果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
无论句子怎么变,主、谓、宾的形式如何复杂,最终都要遵循基本规则——谁怎么了谁。
主、谓、宾只是基础,写文时需学会变通。
艺术化表达——修辞。
修辞是在语法基础上建立起的一门大学问,它要求表达者同时具备理性与感性,尊重事实与真理,论证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准确、简练的用词,为表达赋予美感。
我国古代便有了赋、比、兴的修辞手法,西方的代表人物则是亚里士多德,他描述修辞为辩证法的相对物。
修辞手法特别多,例如比喻、排比、对比、夸张、讽刺、拟人、拟物、映衬、借代等。
除了媒体报道及正式文件外,几乎所有的文体都要进行艺术化处理。
“一群山羊正在过桥......”与“一群猪仔般的山羊推搡着过桥......”意思相近,读起来却大不相同。
后者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猪仔般”表现羊羔的体型,比喻、夸张同时使用,“推搡”则是拟人动作,足以看出羊群数目较多。
“女人有了八个月的身孕,小腹滚圆。”
“女人有了八个月的身孕,怀里仿佛抱着个篮球。”
拟物能带给人更直接的印象。
修辞误区——滥用。
凡事都要有度,修辞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而非画蛇添足,有些笔者很热情,如同初次造句的小学生一样,极尽所能地使用各类词汇与修辞手法,最终,作品乱成了一锅粥。
在举例之前,先强调一点——所有形式皆为内容服务,无病呻吟的文字,无论如何修饰,终逃不脱华而不实的命运。
“漆黑的屋子像是一口活棺材,小孩们的捉迷藏游戏还在进行。晚上八点,冷玉盘似的月亮照射大地,落叶如羽毛般飘落,风低吟着,一切都为这个不平凡的夜晚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乍一看,没问题,甚至还美美的。
“写得很好,美文!”
继续往下读。
“黑影像个小偷一样到处摸索,月光下,黑屋子的窗户散着幽光,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黑暗处探视,影子犹豫片刻,终于鼓起勇气像个冲锋的战士一样冲了进去,只听见,吱嘎一声,说时迟,那时快,潜藏的野猫如闪电般扑了过来,黑影受到惊吓,如僵尸般直挺挺仰翻在地......”
好像没有问题,请继续读下去。
“婴儿的啼叫划破夜空,十几只猫同时开始发情,小伙伴们像哨兵一样趴在不远处的矮树上,一边偷笑,一边捂着嘴,过了一阵,男孩大哭起来,围观者们像猴子一样跳到地上,一溜烟地跑了过去......”
读到这里,基本可以确定一个问题,作者喜欢比喻,甚至有些过于热衷。
当然,例子中的病句少了,很久以前,本人基本写不出没有语病的句子,现在截然相反,想造一个有语病的句子,发现非常难,总之,算是幸事。
无意义复制——过度模仿。
胸无笔墨者好于原创,一般多以失败告终,腹有韬略者,波澜不惊,一笔一画皆适得其所,略有见识者最为可怕,三句话离不开名人,仿佛读过他们的作品,读者就成了大师们的结合体。
单纯的可怕!
世上从没有真正懂得别人作品的人,不同的读者从书中汲取的只是自己需要的以及读得懂的内容,所以,请不要再说自己读过多少、多少经典,那些只是养料,能不能吸收另一码事。
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无论学到什么,都必须辩证使用,以便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
读经典,模仿经典都是小事,真正可怕的是惯性,写文从不是轻松的工作,遇到难题,可以找灵感,但绝对不能当“文字的搬运工”。
浪漫主义——人文复兴时代兴起的一种文体。
它与浪漫派的音乐家、诗人、画家类似,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狂热追求,常用奔放不羁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不是吹牛皮,也不是自嗨,首先要有热爱,作者可以歌颂一名古希腊的妓女,也可以歌颂一份盖浇饭,总之,要是真爱,相信大部分人不会对着一份盖浇饭写下什么,除了好评返现外,不羁的语言代表着文笔风格,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压根写不出瑰丽、脱俗的文字。
写实主义——记录社会大事件。
写实类似于素描,或者媒体的真实报道,“大事件”并不一定是大事,它必须要有普遍的警醒意义,一件大工程竣工,值得写吗?值得,但需要写的是它对社会的影响以及背后的人的生活,它们默默奉献,不为公众所知晓。
“一群普通人,有什么值得写的?”
假如你参与了本次工程,或许会感谢那名记者,只有他用镜头记录了普通工作者的生活,大项目被世人铭记,负责建设的人则被遗忘,这并不公平!
意识流——感官与记忆的旅行。
意识流一直被人视为高不可攀的文体,例如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尤利西斯》,难读,难懂,一会这,一会那......伍尔夫的作品同理,把精神上的幻觉写成文字......普鲁斯特式啰嗦无人能及,废话连篇,长句不断......
有人擅长意识流,例如拍电影的大导演诺兰,他最喜欢靠着剪辑玩弄时间线,观众们被惊得一愣一愣的,天才!绝对的天才!
“作者一直在谈白话,意识流明显不符合白话的使用,白话强调效率,意识流里的文字绕来绕去的,是不是被高估了?”
确实,意识流里的文字并不符合现在人的表达方式,其真正伟大的意义在于开发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时空穿插,类似电影里的剪辑,一旦摆脱时空束缚,作者便可以表达更多的内容。
意识流不是玩文字、秀词藻,其真正的核心是自由,说到底,白话的出现不也是为了自由吗?
以上只是简单举例,文学形式不胜枚举,无论使用哪一种表达方式,写作者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
白话是一种高效的表达方式,在学好语法与修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