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式唠嗑体2019-56
昨天,一个线下读书会的3月读书海报发出来了。我给之前安利过这个分享的朋友们一一发了链接,邀请参加。
有一位朋友的回复,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在用“盲点象限”跟人沟通。
他问:“你会去吗?”
我马上回复:当然了。
然后,立马意识到他这么问的原因。
——我发给朋友们的链接,是对嘉宾的报名链接,跟会员的链接不同。也就意味着,他从外部链接上看不到我的报名信息。
如果是我,也许会想,“靠谱不?叫我去你自己干啥不报名?”
还好这位朋友直率地问出来了。
于是,我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时候,除了说明为什么推荐来线下听这位朋友的读书分享,给了一些别人能够辅助判断来不来的资料,还特意在评论区补充说明:自己已经通过另外一个链接成功报名。
这事儿其实没完。
朋友圈有人回复:“不是免费的。”
……
这个朋友,是混沌大学的;混沌大学,是预收会员费的。而邀请大家去听分享的这个读书会,不收会员费,每次分享按次收取;出席才需要摊费用。
至此,光是一个案例,我已经把沟通视窗中盲点象限里的“忘了说”,体会了个淋漓尽致。
盲点象限,是我们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最要命的,是“忘了说”。有沟通障碍的时候,会嘀咕:
这个东西很明显呀,你怎么不知道呢?
然鹅,别人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不可能做到体察入微了解我们想说的每一句话。
如何破解“忘了说”?
古人有一方法特别好,“老妪能解”。
假设我们要对一个人说一件事情,最好的假设,是对方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然后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把背景交代清楚,帮助别人从“why-how-what”的角度,提升决策的速度和质量,不能因为自己“忘了说”,自觉不自觉地给沟通的对方制造障碍。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有个特别有名的以教为学、有效传递信息的办法,叫“费曼技巧”。
这方法有多好?
好到比尔·盖茨说,费曼是自己见过的“最棒的老师”。
该如何用费曼技巧做到老妪能解呢?
1⃣️找一张白纸
2⃣️把你想说明的一件事、想了解的概念,写到白纸的上方
3⃣️假设你对面坐着一个对你想传递的信息完全不明白的人,你需要用ta能懂的方式搞明白这个信息。
4⃣️假如在讲的过程中卡壳了,说明这地方你没懂,回去翻资料,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
5⃣️可以借用类比、图表、故事等帮助理解。把学到的东西,真正跟别人分享
6⃣️根据反馈,再来调整
当然,把对方当成完全的小白,也是不对的。这就需要说到我们想要传递信息的用户画像了。
不难想象,即便是讲述“薛定谔的猫”,费曼对我这种物理基本没及格过的人,和对加州理工大学他的学生,用的,一定不会是同一套语言。
了解你的用户——至少知道对方想要从你这里得到什么——然后,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予之。
在沟通中,你有啥“忘了说”的故事吗?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来分享一下你的心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