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用故事讲家教)
“爸,小刚在学校老爱从背后勒我脖子”,小宝从学校回家后郁闷地说。
还没等宝爸说话,宝妈一个健步过来问道:“勒的痛不痛、哎呦、多危险啊......”连珠炮的话让小宝后悔真不该在妈妈面前说这个事情.
“你们是打恼了,还是闹着玩呢?”宝爸认为,这两者性质不同,处理方式也要有所区别。
小宝说:“也没打恼,小刚就是这习惯,他也经常勒其他同学的脖子。”
宝妈是医生,于是插话说:“打着玩也不能勒脖子啊!这是危险动作!”
对于小宝妈从专业角度的发言,宝爸表示认同,给小宝说:“同学间的磕磕碰碰的玩耍打闹是是常有的事,但是,对于危险的打闹,一定要及时反抗和制止!”
宝妈急不可待地说:“你可以告诉老师啊?”
听了这话,小宝用沉默不语表示了否定。好象告诉老师是件很不光彩的事似的,这是许多十多岁孩子的心理特征。
宝爸看在眼里,继续说:“我给你个建议你看可行不可行?”宝爸总是用征询的口气给儿子提建议,以激发儿子思考的主动性,“首先,你到校后找到小刚当面沟通,指出这样做的严重性。如果不奏效,下次再遇到这种‘背后勒脖子’的情况,我建议你用武力反击。”
为了不使这种建议停留在口头上,宝爸决定教儿子几招。让小宝从背后模拟勒自己脖子的情景,告诉小宝:“你首先要用手拉住他勒脖子的手,然后用脚用力踩小刚的脚,就可以反制。”
小宝模拟了几次,也信心大增。
宝爸又慢悠悠地说:“我给你三天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样还不奏效,你就要给老师反映!”
小宝点了点头。
宝妈犹豫地问宝爸:“这样‘以暴制暴’合适吗?是不是先给老师说呢?”
宝爸说:“从人性中分析,人都有‘欺软怕硬’的心理。小刚对咱小宝施以暴力,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及时反击。这不仅仅是制止这一次欺负,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使小刚今后不敢再有相似的行为。因为,当人的一个行为要付出一定阻力和代价时,每个人都需要考虑付出的代价。当然,告诉老师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老师能制止这一次,并不能常常守在孩子身边。所以,在不是极端暴力的情况下,锻炼孩子自己处理矛盾的能力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
三天之后,小宝放学回家,宝爸问:“小刚又勒你脖子了吗?”
小宝说:“勒了,我们俩打了一架!”
“打恼了吗?”宝妈关心地问。
小宝轻松地说“没恼,就是开玩笑似的点到为止。”
......
又过了三天,宝爸问小宝:“小刚又勒你脖子了吗?”
小宝回答说:“没有!”
宝爸曾经也是一名老师,他认为,从老师的角度考虑,当然希望孩子们都“和平共处”,但是,更希望孩子自身也都具备强者的姿态,具备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
看着宝妈疑惑的表情,宝爸又补充道:“你看国与国之间真正打仗时,告到联合国真的有用吗?最终能制止战争的往往是战争本身!靠的是国家自身的实力!对于孩子的教育,道理都是一样。”
网友评论
于是……我把班里的“恶霸”都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