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今日看点艺术之家
《月亮和六便士》丨“诗意地栖居”不是独享逍遥,而是永远地寻觅和投

《月亮和六便士》丨“诗意地栖居”不是独享逍遥,而是永远地寻觅和投

作者: 喵辛束 | 来源:发表于2016-09-01 14:54 被阅读0次

《月亮和六便士》是我上星期刚看完的书。我一直想写篇书评,但因为立意太多不知如何着笔而没有开始。一直到偶然习得史铁生这句““诗意地栖居”可不是独享逍遥,而是永远地寻觅与投奔,并且总在黑夜中。”才让我写出这篇文章。说实话这本书并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让我一刻不停地想马上看完,而是断断续续花了好几天才拜读完。但不得不说作者毛姆是个刻画人物的高手,将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讲述了一名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抛妻弃子一心追求艺术的故事。起初主人公的突然离开,让他的妻子以为是他有了外遇,想象着他跑到巴黎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后来荒唐地发现主人公在巴黎却受着贫穷和饥饿的煎熬。并且他学画从不模仿他人或者请教于他人,而是将内心那股强烈的想法创作出来,所以他的画不流于技巧,更被普通的人称作“粗鄙”,但却在他病逝之后价值连城。

达利作品

艺术不仅在于手的创作,更在于心的创造

记得刚开始学素描的时候,老师拿着范本先临摹一遍,然后再让我们跟着模仿一遍。最后老师在几个人中选出模仿得最像的那幅。当初的感觉就是画得好不好就是像不像了吧。这种观念也在我们很多人心里扎了根。

我不会赏析什么名画,更说不出它好在哪里。有时候看画展的尴尬之处也在于此,看得太快则显示出了自己的粗俗,不懂欣赏;刻意看得慢吧,又有种故弄玄虚的意味。近看是幅画,远看也是幅画,眼里有的只是那色彩和轮廓。但是直到接触了超现实的画作,我才受到震撼。这震撼不是因为画作所显示的意义,而是那不拘一格的构想背后画家强烈创造的心。仿佛看到的不止是一幅画,而是一颗热烈跳动的心的轨迹。小说中也常有对思特里克兰德(男主)画作的描述——他的画法很笨拙,色彩出奇地粗犷,你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能让你过目不忘,让人感到一种努力表现自己的真正力量。

一幅画好不好,无关乎它像不像。所谓的像也是刻意模仿的结果,画中展现的不过是别人的心智与灵魂。所以当有人称赞我会画画,其实自己内心是拒绝的,因为知道目前的我仅仅只会模仿罢了,根本谈不上心的创造。就像毛姆评价的:“老实讲,把艺术看作只有名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艺术技巧,其实是一种荒谬的误解。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感情的表露,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艺术不仅在于手的创作,更在于心的创造。失去了心的艺术也就缺少了令人动容的成分。现在很多爱情题材的电影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明星扎推,剧情狗血没营养。完全没有当初看《泰坦尼克号》和《假如爱有天意》的那种感动。这些烂俗电影让我只能在动画电影和其他题材影片中寻找电影的艺术,它们与其说迎合大众,不如说是变相地主导观众,改变观众的审美。

达利作品

心的创造是理想,而追逐的本质是永恒地于暗夜中寻觅

思特里克兰德像着了魔似的抛弃原本平静的生活,只为将心中抑制不住的想法通过绘画发泄。他与自己的欲望抗衡,想摆脱人性的束缚;他与恶劣的环境搏斗,最终却死于疾病。理想先带来的往往并非“诗意地栖居”,而是无尽的孤独与挣扎。

我有个学长,有段时间为了参加一个比赛天天泡实验室,甚至把被子带去,太晚就直接睡在实验室。而他的女友受不了这样而提出了分手。我也常常嘲笑他和实验室谈恋爱了。直到他得了省赛一等奖,听到别人夸他怎么这么厉害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说“如果你也愿意放弃享乐,热情拥抱实验室,大概你也可以的。前提就是你愿不愿意放弃以及能不能坚持了。”

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放弃。小时候为了玩而不愿意做作业,就得忍受妈妈的责骂与惩罚;高考的时候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就得放弃心爱的电视剧与游戏;后来,我们定下一个个目标,努力的同时,都是因为我们舍弃休息与娱乐。有人选择不停追逐,获得许多,同样也失去很多。有人选择知足常乐,安于现有的日子,就得忍受安逸带来的平庸。两种选择没有孰对孰错,不过取决于每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如何定位自我。不同的不过是前者较难坚持,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以前一直羡慕大学老师,觉得他们是所有老师里最轻松、待遇又最好的(也许是电视看太多导致我有这种想法吧)。到大学才发现老师们不仅要教书育人,还得自己不断做科研,而他们的寒暑假通常也在不断翻阅文献、调研或者做实验。曾经有个大学老师课下和我们调侃抱怨说:“我们也还得像学生时代一样不断努力,才不会被淘汰。有时候家人出去玩,自己却得待在学校做研究。所以别以为当老师就很幸福。”

理想,源于我们最初的创造渴望。然而有时心在渴望,身体却诚实地出卖我们。因为追逐于暗夜之中,克服人性的过程如此孤独和痛苦。

达利作品
现实的世界需要“诗和远方”

日新月异的生活,将飞鸽传书演变成手中的发送键,冒着烟的油灯变成闪亮的灯泡,手中的蒲扇化成头顶的空调……而亘古不变的就是心的创造。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如艺术一般,需要用心创造。

“地上都是六便士,而他却抬头看了月亮。”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则象征崇高的理想。我一点也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痛斥平庸,说服人们要努力追求理想,舍弃安逸,毕竟这也不现实。但如果我们愿意牺牲一点刷朋友圈或者微博的时间,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甚至就算发呆反省自己⋯⋯都算一点点创造。创造或大或小,也许我们穷其一生也未必能达到“诗和远方”。但是老来回忆时面带微笑,无悔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我们的心中便盛满了幸福。

相关文章

  • 《月亮和六便士》丨“诗意地栖居”不是独享逍遥,而是永远地寻觅和投

    《月亮和六便士》是我上星期刚看完的书。我一直想写篇书评,但因为立意太多不知如何着笔而没有开始。一直到偶然习得史铁生...

  • 优质女人必读名著之《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真正的梦想并不是被人膜拜,而是找到心灵栖居的荒岛 这本书,打破了我对于梦想的...

  • 不是 月亮和六便士

    有些小说、文学作品,是读者的幸运。有时,却是作家的不幸。因为作家如果完成这样一部著作,是要呕心沥血、苦思冥想,调用...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多么的诗意却现实的名字!满地都是六便士,他抬头却看见了月亮。毛姆的描写方式和叙写风格总是很让人感到很...

  • 人生的枷锁本虚无

    我是因读了《月亮和六便士》接触到了毛姆,知道了他写《月亮和六便士》之前,先写了《人生的枷锁》,甚至“月亮和六便士”...

  • 11

    在追寻六便士的同时努力追寻心中的月亮。 所以说,月亮和六便士,并不是单项选择题。只要你心中有月亮,不放弃六便士的情...

  • 《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六便士?

    还没打开这本书前,我就在思考本书名字的意思。我认为,月亮是理想,六便士是现实。理想和现实,有时可以二者兼得,有时却...

  • 当你抬头看月亮时,遍地都是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8.8。书名中的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月亮和六便士正是理想与现实...

  • 看月亮和六便士:不要一点点地变得俗不可耐

    看月亮和六便士:不要一点点地变得俗不可耐 20200110 若水随笔 day164 今天,看《月亮和六便士》,开始...

  • 爱塔和她的男人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随笔 读啊读,直到朋友问月亮和六便士什么意思,我才停下来思考,为什么叫月亮和六便士,但是直到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亮和六便士》丨“诗意地栖居”不是独享逍遥,而是永远地寻觅和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dc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