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 裴洪顺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06:10 被阅读13次

品读古诗对子,感受浓浓的年味……

朱熹  宋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一盏青灯伴夜深,一卷书香暖心扉

    古诗中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每天读...

  • 一日一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10月9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临写朱熹诗一首。

  •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教研室潘建军主任主持开班仪式,介绍与会嘉宾并着重强调培训之意义所在。 潘主任年轻有为,他主政教研为酒泉教研注入...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生活处处是考场,人生时时有考试。得生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考试。 一一题...

  • 为有源头活水来

    非常 talents 10月2日 16:23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言为心声,面目表情是一个人的心灵...

  •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文才飞扬/文秀 当我读了这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时。做了多年...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每天一篇文章似乎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人。因为我的输入不够多我自己的每天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我比较贪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yo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