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IT·互联网读书破万卷
读书:一本书看清中国企业的“激荡十年”

读书:一本书看清中国企业的“激荡十年”

作者: HF的平方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02:03 被阅读66次

1.

如果让你回忆过去十年的成长与经历,你会如何概括?又会作何感想?必然是五味杂陈,感慨时光的健步如飞和人生的时移世易。

以我为例,十年前的六月,我方才初中毕业,刚刚经历中考,享受着暑假的美好时光,而十年后,我却在奔三的道上狂奔着,在反思与轻微迷茫中终于告别了校园生涯,在等待上岗的闲暇里思考着人生。

当我们反观个人的成长轨迹时,总会不经意对回忆做出偏感性的美化,甚至可能会将自身经历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剥离。

换言之,身处某一历史节点时,我们可能对正在发生的巨变没有明显的感知,因为我们关注的重心都放在自己所处的小圈子里,放在自己狭小的视野和天地里,可是当我们回头再来审视这段历史时,才会发现,普通人眼中风轻云淡的时刻,其背后竟然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与改变时代走向的契机。

当我们以更宏大的视角来观看过去十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时,我们才能对自己当下生活的时代产生更清晰的认知,也才有可能对于未来的趋势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

以上一感悟就是我这两天里读完《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后所得。这本书由吴晓波著,去年十一月份出版,承接他那部大部头的《激荡三十年: 中国企业1978-2008》。

2.

能够为改革后的中国企业做传记,系统地梳理这四十年来经济的变革与企业的发展史,足以体现吴晓波的大格局。

另外,财经记者出身的他十分擅长从细节着手,极具画面感的案例和各类数据相结合,再加上他专栏化的写作风格和洞察性的分析与总结,都让这一系列的书籍极具可读性,完全没有教科书版的枯燥乏味,故而十分推荐。

除了上述原因外,对《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的良好阅读体验可能还与个人参与感有关,因为最近十年的风云变迁,是我可感可触的。作为见证者,即使不曾分析时代变迁背后的底层逻辑,但至少因为人的社会属性而必然成为变迁中的一部分。

这本书以年份为线,赋予每个年份一个独特的定义,概括了这一年里企业变革和经济社会中醒目的大事件,同时详述了某一企业史人物(这一部分有点像《史记》里的列传),最终串联出了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企业史。

3.

吴晓波在序言中说:我们的国家就是一艘驶向未来的大船,途经无数险滩、渡口,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随性到终点,每一代人离去之时,均心怀不甘和不舍,而下一代人则感念前辈却又注定反叛。

过去十年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公司体量巨变,中国人的信息获取、社交、购物、日常服务以及金融支付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大水中有大鱼,大鱼的出现造成了大水的激荡,也在鱼群中形成了新的竞合格局。以下对书中提及的这十年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2008是“不确定的开始”。尽管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高速成长后,中国以更自信的面貌呈现在世界人民的眼前,但这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恐慌也给中国经济带来危机,与此同时年初的暴雪、五月的地震,以及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无一不为国内的经济社会带来了诸多苦难的记忆和不确定的因素;

2009年面临着“V形反弹的代价”。政府的“四万亿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创业板的推出都促成了中国经济的反弹,可这种反弹是钱砸出来的。这一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房地产市场回暖,许家印成为当年中国首富。与此同时,由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巨头”统治的新闻门户时代,向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BAT时代转轨,原来的光棍节变成了电商促销的“双十一”,新浪微博上线,向着舆论主战场进发。

2010“超越日本”。从年初开始,富士康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360与腾讯之间大闹“3Q大战”,互联网公司的相互屏蔽现象愈演愈烈;陈年创办“凡客诚品”,利用互联网创造品牌效应来卖衬衫;国美发生控制权之争,等。这一年,中国在GDP上超越日本,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带来了房产和农副产品价格的暴涨。

2011“‘中国歇菜了吗?’”。这一年,中国制造业面临“天崩地裂”式的危机,一方面,外贸萎缩;另一方面,互联网力量造成了渠道突变,电商对于线下店门的冲击可谓巨大。同时,张小龙推出的微信,为腾讯注入了全新的力量,甚至改变了整个社交格局;8月16号,雷军的小米发布会可以算是利用互联网精神对于传统制造业的降维打击。

2012“落幕上半场”。首都北京,一场大雨造成数十人溺亡,城市的下水道与在建的摩天大楼构成一对隐喻和反讽;曾经的“四万亿计划”带来的负面作用更趋明显;微信用户突破一亿,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线,“自媒体”如同雨后春笋涌现;张一鸣推出今日头条,程维推出滴滴打车。总之,改革的上半场落幕,一切变得越来越陌生。

2013“金钱永不眠”。“如果说,在改革开放的上半场,中国解决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那么,在下半场的一开始,决策层就试图从最坚硬的地带突破,解决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一年,有金融产业的各种改革,悄悄上线的额宝,柳传志“在商言商”的风波,以及雷军与董明珠的“十亿赌局”等。

2014“卷土重来的泡沫”。值得关注的点包括:张瑞金对组织架构的革命,邓亚萍创即可搜索的失利,两大电商公司京东和阿里巴巴的相继上市,滴滴与快滴的烧钱大战,“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等等。

2015“极端的一年”。悲惨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热闹的微信红包,“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从涨停到暴跌的疯狂股市,宝能对万科的强势进攻,P2P泡沫的破灭,贾跃亭的“传奇”人生,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这一切都被历史见证。

2016“黑天鹅在飞翔”。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阿尔法狗战胜围棋冠军,这一年,无数小概率事件集中爆发。同时,直播平台急速兴起,共享单车占领城市,中国实体产业面临困局和新的转机。

2017“新中产时代到来”。这一年,“新零售”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比特币价格暴涨,各类区块链项目兴起,万达出售相关资产,小米走出低迷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波澜不惊,但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2018“改革的‘不惑之年’”。中国经济变革的四大动力包括:制度创新,容忍非均衡,规模效应和技术破壁。中国改革其实有一条强大的市场化内在逻辑,担其复杂性也不会因为趋势的存在而减缓,在未来,新的趋势也总会伴随着不适感和不确定的可能性。

从2008至2018,每一个年份都有其独特性,都有着无数机遇和并行的挑战,有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强大的运行机制起着作用,有敢于创新和挑战的人们在为时代写下注脚,以上截取的不过是书中提及的零星之事,这一切都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剧本里,等待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检阅。

4.

总之,吴晓波在书中说:“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它只是磨练我们,磨练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凡人。”

特定的时代背景为我们的生活设定了独一无二的舞台,从历史的轨迹中我们能够依稀看到这舞台的轮廓,看到未来的方向。

虽然我们不过是尘土般微小的存在,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选择从寥落的天际俯瞰整片土地,捕捉这一路走来的痕迹,甚至依稀看清一点远方的道路。

作为平凡的个体,在时代的洪流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大局观,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就是这本书能够带来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魔都老硬盘:吴晓波写了激荡10-30-100年。。。。
    HF的平方:@魔都老硬盘 嗯嗯,其他还没来得及看,慢慢补上:smile::smile:

本文标题:读书:一本书看清中国企业的“激荡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ck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