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月城《读书》专题精华私人收藏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萨特与波伏娃-3】你凭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

【萨特与波伏娃-3】你凭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

作者: 叙尔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08:53 被阅读560次
当代欧洲最重要的思想家萨特

萨特一生最重要的书是《存在与虚无》,这本书主要论证两个“存在”,即“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萨特认为,在“我”的意识之外,存在一个没有被“我”的意识感觉到的存在,这是客观的存在,也叫“自在的存在”。这个存在与“我”的感觉无关,因此它是虚无的,偶然的,被动的与毫无理由的。

真正的“存在”是“自为的存在”,这是被“我”的意识感受到的存在。人们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一切,其实都是外界在大脑屏幕上留下的映像,因此是主观的,也叫“自为的”。“自为的存在”是一种自由的、能动的、真正的存在。

“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 1596-1650年)的哲学命题。而萨特无意中与笛卡尔发生思想的碰撞。萨特认为,意识(“我思”)是活泼的、生动的,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意识活动着,总把别的事物卷入到它的范围之内。意识施展它的任意性、可塑性、无限性、主动性和想象性,被它摄取的事物无以脱身地一个个附着其上。

因为意识是自由的,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一旦在人的心里点燃明灯,上帝在他的身上便失去威力,唯物论的光辉由此普照人间。与尼采一样,萨特欢呼上帝的死去,宣称无信仰的人群才是真正的自由人。人们舍弃神意,将因意志的任意活功,创造自己的未来,不受约束。

萨特的“存在”论,最终回到对“人本质”的阐述。人也是一种存在,然而在其刚诞生的时候,不具备本质。他像一块石头、一根原木那样,是“自发”的存在,而不是“自为的存在”,是非本质的存在,而不是本质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后天形成的,人在其一生中不断经由“自由选择”而造就的“存在”。

这是本质的存在,也是真正与真实的“存在”。萨特还认为:“自由选择”成为人从“非本质存在”到达“本质存在”的必由之路。“自由的选择”是主体存在的标志,表现人的充分与完备的“存在”。选择的前提是“自由”,不自由的选择,等于不选择。

史宾诺莎承认人类具有“自由意志”,有时人们会设想自己是一颗能“自由选择飞行路线与落点的石头”。他认为,人强调“自由意志”是因为具有“欲望”,“心灵的决定若扣掉欲望就不剩什么”。然而他笔锋一转,又说:心灵内没有绝对值,也没有绝对的自由意志,心灵的意愿由一个因素来决定,而这个因素又由另一个因素决定。

其实,萨特也惶恐地看到,他口口声声主张的自由,并非绝对的,而会受到传统、道德、社会、他人的束缚与限制,因此是有权限的,有边界的与有禁忌的。

选择是一个意念,也是一个权利。我想选择,这是选择的意念。我能选择,这是选择的权利。当人决定选择,选择才进行到一半,还有选择权的问题。有人有选择权,有人没有这个权利,或者这个权利被束缚与限制。因此要能“自由的选择”,第一步要做的是争取“选择的自由”,即自由选择的权利。萨特写作《存在与虚无》这本书的时候,德国法西斯正在肆虐,疯狂剥夺人类的自由权利,从这个意义说,萨特的自由选择论具有历史的“新启蒙”意义。

“自由”是有条件的与受框限的。如舞者在崖上跳舞,舞者向往舞蹈的自由。因为舞者知道,自由的舞蹈方是美丽的舞蹈。美丽的程度取决自由的程度,最自由的舞蹈方是最美丽的舞蹈。然而舞者受到悬崖的限制,不能超越悬崖的边界,超越了就会跌死,跳舞的美丽也丧失。人在社会里生话,也如崖上的舞蹈,受到法制与道德的限制。限制之内,人是自由的,超越就会不自由。以上的道理,萨特应该懂得。

然而他最后还是得出绝对自由的结论:自由不应该有“边界”,一切传统与法则,一概妨碍人的“自由选择”,都是“上帝”和“神明”编造出来吓唬人的。人应当否决一切传统的信仰与现实中的法制与德性,因为“一旦自由在人的灵魂里爆发,神明对这个人就无能为力了。”人原本可以无法无天,这才是真正的“存在”与“本质”的人。

也许道德与宗教限制了“自由”,但人在不自由中才能得到自由。绝对的“自由”,只会换得绝对的“不自由”。萨特论说极度的欢欣来自于欲望的无边际释放,期求绝对的自由,客观上成为无责任的“纵欲”论者,结果是对社会的破坏与对人类的伤害。

相关文章

  • 【萨特与波伏娃-3】你凭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

    萨特一生最重要的书是《存在与虚无》,这本书主要论证两个“存在”,即“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萨特认为,在“我...

  •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 在大学的时候,我读萨特的存在主义,其实缘起于萨特与波伏娃之间的这段很有意思的情感伴侣,再追究深点就是...

  • 香榭丽舍大道随想

    兰亭待尔 想去登铁塔,想去看卢浮宫,想去走进凯旋门幽玄的门洞,想乘渡船过塞纳河,去花神咖啡馆寻找萨 特与波伏娃常去...

  • 人若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就会有人替你决定!

    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波伏娃于1908年1...

  • 反思

    当爱情成为信仰 那它还是爱情吗? 你不是波伏娃, 你没有站在人类智慧的山巅, 你没有曲高和寡的孤独, 那么你凭什么...

  • 【萨特与波伏娃-4】"自由"的爱情与奇葩的婚

    萨特与波伏娃本着自由的爱情精神,订立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结婚契约:1、结为夫妻。2、一致同意婚后可各有情人。3、双方报...

  • 灵魂的伴侣

    西蒙娜·德·波伏娃出生于1908年。波伏娃的外祖父曾是凡尔登银行家,后来遭遇破产和监禁,家道衰落。波伏娃...

  • 波伏娃

    这本《第二性》被誉为“女性必读的《圣经》”,大家熟悉的那句名言“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是后天造就的”,就来自这本书。...

  • 波伏娃

    波伏娃女性女性讲座。想要认识和了解波伏娃最好的途径之一是读她的书,而她的成名作《第二性》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这本书...

  • 相由心生

    今日再读波伏娃的巜第二性》,并向众亲推介。 众亲中有个亲研习存在主义。 我二十岁时视波伏娃为偶像,主要是向往她的独...

网友评论

  • 七重梦境:萨特的绝对自由其实是绝对欲望。他所谓的自由是死刑犯选择绞刑还是断头的自由,是小孩子吵吵嚷嚷寻求棒棒糖的自由。是被强奸者选择呻吟和不呻吟的自由,难免小家子气。人其实几乎是机器人,你为何存在于这个时空点?你为何受固定物理法则局限?父母未生你时你在何处?不能自己决定生下来,不能决定何时离去以及去往何方,不能青春永驻,不能长相厮守,不能拒绝疾病,不能拒绝厄运,不能集天下美事于一身,简单总结不能成为上帝。大局已定,人生的99.9%是已经注定且无力改变,却聚焦那0.01%的自由选择,未免太小清新。实际那0.001%所谓的自为的自由也是假的。机器人无法产生哪怕百万分之一的意识,自由要么是百分百要么是零。
    七重梦境:@大道皮皮 没有云泥之别,都是泥。那0.01%是假的,不值一提的,带着无名尸孤坟腐朽气息的假象。
    大道皮皮:@七重梦境 就是那0.01%的微渺选择,足以让每个人产生天壤之别云泥之分。所以波伏娃选择了萨特而不是加缪,可怜的加缪
  • 翠娥Z:老师又开始谈哲学了👍👍👍
    叙尔:@掏心窝子 对的,一个好消息呢:angel:
    翠娥Z: @若兰行歌 很好了,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在中国召开,继续努力😊
    叙尔:@掏心窝子 谢谢评论,谈得不太好,还要努力
  • 遇见而已:绝对自由,这个词本身是有问题的。或者说绝对这个词是有问题的。
  • 香山豆包2012:“一切取决于你对时间的看法。注意过去与注意未来,都不会有自己的心境。而如何学习注意当下这一刻,到可能是通向自己的捷径。”
    叙尔:@香山豆包2012 谢谢好友评论:smile::blush:
  • d8149f4edfb2:从一个不“自由”的世界,去看一个“自由”的结果,未必是真正的结果。在不“自由”的世界里,那些促成不“自由”的规则是否对“自由”造成扭曲?
    叙尔:@比树年轮 谢谢好友评论,自由与不自由,其中对学问深刻,同意您的说法:blush:
  • Lnrsyao:宽的自由,窄的选择。
    问题是宽到什么程度,我的自由,我的领地,如何在“你的”面前呈现,或存在。
    这句话说的好:
    “人的‘存在’是后天形成的,人在其一生中不断经由‘自由选择’而造就的‘存在’。”
    似乎存在不是状态,而是过程。
    叙尔:@Lnrsyao 你看的问题很精髓,同意:clap:
    叙尔:问题是宽到什么程度,我的自由,我的领地,如何在“你的”面前呈现,或存在。:+1:
  • 125551f0dc36:知识学习
  • 小豆利子:人哪有绝对的自由呀,如果有,就和其他动物没啥两样了☕☕
    叙尔:@小豆利子 是啊,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都在不自由中得到自由。:cherries::cherries::cherries:
  • 90d5e8633feb:读你的文字,细读
  • 惊鸿2019:受教了。
    人们舍弃神意,将因意志的任意活功 应该是活动吧
    叙尔:@惊鸿2017 谢谢鼓励,一起研究哲学,生活的哲学:apple:

本文标题:【萨特与波伏娃-3】你凭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wf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