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的第六章以《神、鬼、人》为题,确实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原以为是林先生“故弄玄虚”,读罢,却发现并非如此,这章写得有血有肉,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刻画都极符合他所取的这个章节的名字“神、鬼、人”。
这部分写到神,写到了鬼,当然落脚点仍然在人。因为一切鬼神都是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物,信则有,不信则无。
苏家三人在朝为官后,东坡便与子由人生第一次离别,之后相互通信,留下诸多诗词,以下便是一首经典之作: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这是一首唱和之作。唱和之作历来多被人们视为文字游戏,但实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文学和诗词的训练方法,是诗文的基本功的练习。唱和之作中,每有佳品出现。比如毛泽东诗词便有一些唱和佳作。

在交友方面,苏夫人给东坡的警告,如今读来也觉得震耳发聩。她说:“你费那么多工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
苏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显然比才华横溢的东坡要成熟老练得多。“坦白直率”“泛泛之交”确实成为了东坡之后人生经历磨难的性格因素之一。
苏夫人的话,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我们普通人交朋识友的重要法定,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林语堂先生也觉得,真正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封建的宋王朝,东坡通过企祈神来求雨,以解旱灾之苦,也是他为官之一大政绩。
林先生用“祷告”来概括东坡或者其它民众的求雨行动,我觉得是只看到这种行为的表面现象,而并未探究其内涵,似乎不够准确。因为“祷告”应该是西方宗教的一个仪式或者一个重要行为,与中国传统的祈福,求神是有显著区别的。
西方宗教的祷告是一种内化于心的日常行为,而中国式的求神拜佛是一种临时“烧香”“抱佛脚”,或者更通俗地讲,是“有事则求,无事则不求”,所以,在我看来,这种行为的功利性非常之强!

写鬼的这些小故事,读来挺有趣味,林先生安排这些故事无非是要说明这样一位才华出众,刚正率直的诗人是不怕一切妖魔鬼怪的邪恶势力的。
他写到章惇与东坡的故事,读来让人惊悚,有种“鬼怪”之气,仿佛蕴含着一股杀气,戾气。
让人对“章惇”此人心生疑虑,他究竟是“人”,是“神”,还是“鬼”呢?其实,通过林先生的笔墨,我们几乎已经能够判断此人肯为东坡人生路上的“鬼”!

说到东坡的词,有一首是无人能绕得过的,那就是他写给亡妻十年祭词,淒美感涕,韵味十足,是千古名作。
我写笔记心得,一般不喜欢大段抄书,但今天,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首词,原原本本抄下来,这首词,我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会背诵,并且在我的很多文章中有直接引用的,也有间接学习借鉴和嫁接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淒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在人的一生中,另一半的作用非常重要,苏东坡的经历也同样与几位女人紧密关联。
林语堂把闰之与东坡的相伴称为“同甘共苦”,并且对东坡和妻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评价,这种评价,表面看是评说东坡与妻子的关系,其实,这也是林先生十分认可和推崇的理想的男女夫妻之间的关系。
我相信,也是很多传统的男女心目中理想的夫妻关系吧。当然这种观点,可能会遭到女权主张的人士的反驳!

备注: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4本书《苏东坡传》:神、鬼、人
阅读时间:2019年3月19日
阅读页数:38-48页第6章《神、鬼、人》
欢迎加入“同读一本书”.
我的读书观:把有限的阅读时间浪费在经典上。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请加微信694214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