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原名佐藤富子,生于日本仙台,是名门之后,更是基督教徒。教会学堂毕业后,在东京京桥区圣路加医院做护士。如果没有遇到郭沫若,她会和日本普通女子一样相夫教子,然后在岁月中幸福地老去。但命运似乎有着宿命般的随机性,她最终遇到并爱上了郭沫若。
在冈山读书的郭沫若来圣路加医院探访病友,不料见到了佐藤富子,顿时惊为天人,一见钟情,早忘了家中还有包办的发妻张琼华。
回到冈山后,郭沫若在给佐藤富子的第一封信中就写道:“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眉宇间散发着不可思议的洁光,就好比一轮光华四射的明月,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短短几个月中,在相隔千里的东京与冈山之间,两人书信往来40多次,最多的时候一周有5封信。
郭沫若本是情圣兼诗圣,情发于心,心动为诗,遂以情书对富子展开激烈的情感攻势。富子羞涩温婉,欣赏崇拜郭沫若的才情,早已芳心暗许。
只是,富子的家庭根本不可能接受一个非基督教徒,何况当时郭沫若又是弱国子民,经济上不能独立,前途更渺茫。但富子铁了心,不惜和父母家族断绝关系,只为和情郎朝朝暮暮。
1916年9月26日,佐藤富子在给郭沫若的回信中写道:“哥哥,除你而外,我是不能再爱别人了,我这个肉体,我这个灵魂,除你而外是不许为任何人所有的。”
总觉得父母强烈反对的婚姻,能真正幸福圆满的不多。
同年底,佐藤富子辞去了医院的工作,顶着家族的压力,不惜与家庭断绝关系,到冈山和郭沫若同居了。郭沫若给她取了个中国名字:郭安娜。
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洲帝国大学,富子为使丈夫学业有成,独自承担全部家务,洗衣做饭,忙里忙外,他们几经搬家并且要支付昂贵的房租。
为了生计,郭沫若拼命写作译书,没有桌椅用皮箱代替,没有砚台用磨平的砖头代替…… 这样清贫的日子,没有父母的亲情关照,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安娜含辛茹苦地坚持着,为郭沫若哺育了四儿一女。
数年后,郭沫若译作巨著《浮士德》出版,郭沫若在首页写道:Anna:此书费了十年的光阴才译成了。这是我们十年来生活的纪念。
第二页上则用德语写着:献给我永远的恋人安娜。
1921年,郭沫若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女神》,《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闻一多在《〈女神〉之时代精神》说:五四时期的青年“心里只塞满了叫不出的苦,喊不尽的哀。他们的心也快塞破了。忽地一个人用海涛的音调,雷霆的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至这个人便是郭沫若。”
在集中,他把安娜比做维纳斯,《女神》中所收的《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别离》、《维纳斯》,都是为安娜所做。
郭沫若后来回忆说:“有和她的恋爱发生,我的作诗的欲望才认真地发生出来。”
1923年,郭沫若医科大学毕业,携妻子回到上海。
在上海,郭沫若仍是卖文为生,生活依然拮据。这还不算什么,最尴尬的莫过于安娜的身份。郭沫若不愿离婚伤害张琼华,也不愿回老家妻妾成群伤害安娜,只得寓居上海以委曲求全。
爱上一个已婚男人,不管他其他方面有多么优秀,伤害的永远是自己,无形中更伤害了另外一个女人。
郭沫若后来回忆道:“我的日本老婆自从回到上海以后,她便很少有开朗的日子,生活自然是和她所想象的‘幸福’完全背驰。”
很多爱上已婚男子的女人都难逃心碎。原因不过是她想做他的一生,而他注定是她的过往。男人总认为自己有苦衷,然而苦衷谁没有呢,不能做说到底就是分量不够而已。
1927年,郭沫若到武汉参加北伐,和女学生兼部下安琳相识相恋,将艰苦的革命生涯变成活色生香的爱情之旅。
1928年2月,郭沫若受到蒋介石通缉,不得已举家离开上海,当时践行的人中就有安琳,在安娜面前,郭沫若与安琳席间异常尴尬。
据郭沫若自己写的文章回忆,安娜当时对郭沫若与安琳之间的“革命伴侣”关系了如指掌。安娜平静地问起此事,郭沫若坦率承认爱安琳。并说:“惟其爱才不结婚。”
安娜望着熟睡的孩子说:“是我阻挡了你们,如果没有这几个孩子,我会成全你们的。”
北伐失败,郭沫若回到上海,看看形势逼人,不得已于1928年再次举家流亡日本,时空转换,这段婚外情无疾而终。夫妻分别乘船回到日本后,郭沫若与安娜共同度过了较为安定的10年生活。
这10年,郭沫若在日本宪警监视下潜心研究甲骨文和中国古代史,先后出版了《十批判》、《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著作,取得了震惊中外的辉煌成就,一时名声大震,日本重臣西园寺公望慕名专门请他到自己别墅做客。
从1916年到1937年,郭沫若与安娜共同生活了21年。21年中相亲相爱,却终未能白头偕老。人世间缘来总是不易,缘去却是常态。
旅日十年,安娜本以为可以赏樱花以终老,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7月24日夜,得知蒋介石已经取消了对自己的通缉令后,在朋友的周密安排下,郭沫若离开家,他甚至没有告别,穿着居家服,直接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郭沫若秘密回国的消息传开后,安娜被日本政府军方拘留,受到非人的折磨。“敌人的妻子”、“卖国贼”,让安娜被监禁过三次,安娜后来回忆说:“他们紧紧的揪住我的头发,把我掀翻在地,又狠命地把头触地,发出嘭嘭的沉闷的声响,我的头疼得像要炸裂开来了,继而又昏沉沉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虽然生活艰苦,曾有不少人想高价收购郭沫若的手稿,她一一拒绝了。她种地、种菜,一天独自奔走数十里卖货,安娜不仅让五个孩子有饭吃,还让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
安娜说:“每当我痛苦时,我被毒打时,我就会祈祷圣母,祈祷早日见郭沫若,有这个念头陪伴,一切都可以挺过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7年《改造日报》记者陆立之探访住在东京的安娜时,看到室徒四壁,空无一物,全家仅靠一点山芋充饥。
见中国的记者到来,安娜涕泪交流地泣诉:“鼎堂(郭沫若)他不应该是这样。自从他走掉之后,我和孩子们都为他担惊受怕,他却音信全无,把这个家全忘了。如果说是战争阻隔,信息不通,这也是借口胡说,这里还是不断的有中国人的消息,我就读到过他回去后写的一篇文章叫做《在轰炸中来去》,说自己光荣的见到了蒋介石……”(《上海滩》1995年11月28日)
安娜以探访妹妹妹夫为由,带着子女先到台湾,于1948年8月初辗转来到香港。看到在香港《华商报》的副刊《茶亭》连载郭沫若的《抗战回忆录》,安娜喜极而泣。
遂千里迢迢,携子到中国寻夫,却不无尴尬地发现:自己的丈夫郭沫若早已成为他人夫,而且子女成群,对她只有无奈和敷衍。
1949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安娜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她保存的郭沫若手稿全部献给国家,五个孩子全部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安娜和长子住在大连。
1951年,安娜要求见郭一面,向郭沫若提出了三条要求:
1.要负责供给郭淑和郭志鸿读完大学;
2.要给她相当数额的抚养金;
3.在上述两条得到圆满解决后,双方登报声明脱离夫妻关系。
周恩来等人看不下去,先是给了安娜一个副部级的待遇,并将她安置在大连,委托大连大学的校长李一氓全面照顾安娜的生活。
毛泽东在开会见到郭沫若之际,偶尔还会关心地寻问郭是否给安娜寄了生活费。
后来,安娜的生活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管理照顾,享受副部长级待遇。
1978年春,郭沫若病危,安娜以85岁的高龄去北京探望,但只在病房待了片刻就出来了,安娜说:“他不愿意谈!”
沧海桑田,曾经亲密无间的爱人终无话可说。这是郭沫若和安娜最后一次见面。
坊间也有说法,说郭沫若最后对安娜说的话是:都怨日本军国主义。
儿子郭博曾说:“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个罪人。”
1983年,安娜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9年,安娜由于一生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荣获了第一届亚非和平奖。
安娜在晚年谈论自己时说:我这一辈子生活得像是一只野狗。不知道一个女人要被伤害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语。
1994年8月15日,安娜逝世,享年101岁。她神态安祥,陪伴她的是郭沫若写给她的一百多封情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