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在记载中是上帝亲口对以色列人说的话。十诫虽是上帝与所有犹太人的约定,但在文句中使用"你"而非"你们",代表着十诫是上帝与个人关系的建立,所谓的「分别为圣」,意指把一个人从一群人中特别标示起来,让他与别人不同,就像在学生中选出班代表一样。而在旧约时代中,借着十诫把人「分别为圣」,让遵守十诫的以色列人和其它的人不同,成为上帝拣选的子民。在新约时代中,借着耶稣基督的救赎来使人「分别为圣」,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救赎的基督徒、不分种族地都成为了上帝的子民。在宝瓶世纪中,是内在光和爱让人「分别为圣」。这是一个扩展与觉醒的历史过程,从外在行为、到信仰寄托、再到内在觉醒的过程。这并不意味着上帝与人的约定"过时"了!宇宙灵性法则是不会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的意识扩展而对同样的事物,有更深、更广、更圆融的觉悟。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对待圣经乃至种种古典圣教,因为这些是光的「基要真理」!"基要"就是最基础的根基,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基要"不是"唯一",不需要像宗教家一样我对你错的执持着,也不用因执于去宗教化而排斥,而是认真地把它们看而宇宙意识的显化。光的课程有两个级次十分需要基要真理,一个就是初阶三、有关于十诫的教导,另一个是行星四、关于启示录的教导。一个是旧约圣经的第二卷书,一个是新约的最后一卷书,而圣经六十六卷看似独立又环环相扣,上师们这样的课程安排,似乎有期望我们把圣经读完一遍的感觉!当然能力许可,能把圣经读一遍最好,那将协助我们进一步地学习如何把光的教导落实在生活当中。如同圣经故事中,使徒们将基督的爱落实在生活,以色列人把十诫落实在生活一样。
十诫,是十言,在原文里并没有"戒"或"律"的意思。因此,上帝对人所说的这十项言语,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诫命"也可理解为"灵性法则"。这两者的区别和我们的意识有关,因此安排在理性体这一部份才来学习。如果我们对身心的运作有所觉察,而只因为"权威"~因为上帝说的、因为佛说的、因为上师说的。。。等等,而去遵守一种被认定是圣的、正的、好的、尊贵的的行为,那就是一种诫命,一种基于恐惧而产生的不合理信念下的行为,因而自我限制和束缚。
相反的,透过觉察再建立的行为模式,是有生命的"灵性法则"。就像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一样,是先明心见性、才有可能有八正道的生活,而不是规定怎样的生活是八正道,依规定生活才得明心见性。因此,十言、是对于理性体得到释放、清理后的十项灵性生活指引,而不是要守十条诫命。这十项灵性法则可以协助个人灵性意识运作和宇宙意识运作相合相应,达到应化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