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有些朋友邀请我进一些打卡群,或者一些日更群,我都委婉的谢绝了。对于写文字,我不希望有一群人闹哄哄的在屁股后拿着鞭子抽,由别人督促着勉力奔跑。
这样很累,我也会变得刻板而僵化。我即使每天写出了文字,也不会有太多的快乐,会感觉那些文字好像是后娘养的,不那么亲切。
我相信自己能够写出文字,能够依着自己的想法,不那么僵硬的写出文字。虽然耗时有时长有时短,文字有时多有时少,那也是发自我的内心,而不是靠别人的吆喝逼出来的。
所幸,我一直这么坚持下来,也一直写出了文字,自己跟自己打着卡,自己给自己鼓励。人不再那么焦虑,日子也过得比较充实,也不再患得患失。
这一年多以来,每天都有想法,每天都写点文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其实写文字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开始也许痛苦,一旦形成自律,一切都像水到渠成。
对于写文,我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好像已经成了一种模板,雷打不动,雨冲不走,日日依旧。
我一般清晨五点过一点醒来,摸摸肚皮,有水放水,无水眯着眼让脑子进水。我开始胡思乱想,如同放着无数部电影,在半明半暗之间。
很多种念头,很多种思绪像蝗虫一样在脑中撞来撞去。有昨天前天过去经历的事,听到的话,见过的人。有晚上的梦,有看过的书。有曾经想拥有而又失去的情。
在迷迷糊糊之间,让脑中活跃得纷纷攘攘,一片光亮。
窗外开始有了鸟叫,汽车奔跑。室内有工友开始起床烧热水,搓衣服。
我依旧盖着眼皮,让思绪的马达在脑中轰鸣,越来越急。
也许就在某一个时刻,像捕鱼的人,撒下的网有了动静,某一个念头在我脑中有了价值,我的眼睛猛然睁开。
我打开手机,让念头变成文字,哪怕是三言两语,我也不怕,高楼大厦终于有了地基。反正我尽量将念头多转化,然后再又闭上眼睛,开始再一次的捕捞。
一般大概半个小时,东拼西凑,一篇文字的框架也就出来了,我的心情开始平静。再打开手机,看看各处的消息,在一些自己喜欢的平台以及朋友圈发布一些文字。
将这些杂事弄完之后,我的头脑也开始完全清醒,开始认真构思,将那些零散的文字整理。这样的时间一般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我也该起床洗洗漱漱。
我并不在意这篇文字有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了,我过后也还是会看,往往会有一些新的想法,让它更加完善。
之后吃早餐去上班,倘若是走路,我会东瞧西看,寻找新的念头,如果有新鲜的,也不妨记下来。如果没有新鲜的,也不要紧,可以用心的将一些风物在脑中储存,总会有用得上的地方。
如果是坐车有座位,人比较少时,我会接着早晨的文字写下去。如果公交车太挤只能站着,我大多数时候就看看信息,有时也会灵光一闪,赶紧腾开手,如同玩杂技,写下一个个字。
反正在路上,我如果手闲着,脑子就没闲,如果手忙着,脑子也许更忙。
下班回来的路上同样。
午休的时候,如果早晨的文字没完成,就尽量抓紧时间完成。如果已经完成了,就回回信息,看看各平台的状况,再抓紧时间看看自己喜欢的文字。最后,总会匀出半个小时,让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手,自己的脑壳,彻底放松休息一会儿。
下午也是一样,只要我在走,我在动或者不动,除了工作不能分神以外,我都会看,都会想,点点滴滴,留下痕迹。
到了晚上,与工友们聊聊天,开开玩笑,寻找一些素材。搓搓洗洗之后,窝到床上,发布公众号的文字,与文友进行交流,回馈一些信息。
倘若有了念头,也赶紧记下来,反正从不会嫌多,对于我,它们都会有用处。
到了九点,工友们差不多都睡了,灯熄掉了,宿舍也安静下来。我也开始排除一切干扰,专心看着文字,夯实自己。
一般到了十点半,睡意开始来了,我也不再勉强,准备睡觉。这样能够保证第二天早晨五点多醒来,进行下一篇文字的积累。
这将近一年,我一直就这样,不疾不徐,每天有输出,每天有输入,也算得上是早睡早起。
人不觉得特别累,心也不觉得特别燥,文字也能够保证,虽然质量也就那样。
我觉得很欣慰,不需要像别人那样吵吵嚷嚷,要求别人鞭策自己,将行动的权利交给别人。我也不会得意猖狂,拿着喇叭四处喊,我写了多少文字,你们向我学习。
讲真的,写文字真的是自己的事。写与不写,跟别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要自己开心,一天写三篇,三天写一篇,都没人在意。
做自己,不让文字委屈,也不让自己委屈。不要只是在朋友圈里看起来很努力,不要以为别人能够替你走出脚印。
自律是自己给自己的奖励,自己逗自己开心,不仅仅是写文字,它对应于任何自己值得做的事。
这是一件长远的事。
微信,bieshanjushui。公众号,别山举水。美篇签约作者。散文集《人生处处,总有相思凋碧树》月底上市,签名精装版正在预售,有需要的,微信联系。
网友评论
以之共勉!
嘿嘿嘿,继续努力,期待更好的作品问世,有趣的灵魂千里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