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去看班。
风大。远处雾蒙蒙的,阳光努力穿透云层,淡淡的温暖。
到底比不得初中时。我在,或不在,于他们似乎毫无影响。他们该做作业便做作业,该窃窃私语便窃窃私语。有趣的是,全班几乎清一色黑灰蓝,倒是我这个中年妇女,穿了黑色毛衣和桔色外套。这么活泼的颜色,即便我低眉顺眼地坐在后面角落里,仍显出几分突兀的艳丽。有点俗了。
挑了本张晓风的散文集。我读书本是极快的,此时更是一目十行。三百多页的书,二十分钟竟然已看了三分之二。其间,孩子们哗哗的翻书声,轻轻的咳嗽声,都会让我分神。这是一种奇怪的状态。每次与孩子们在一起,我总是静不下心来读书。仿佛我是那只飘摇的风筝,他们就是牵线的孩子,他们的小手稍稍晃呀晃,我柔软的心便也跟着晃呀晃。
十二点四十。孩子们开始午睡。终于安静。窗外,树叶在寒风中籁籁颤抖,有阳光调皮地钻进门缝,在他们脚边投下斑驳的图案。我亦开始重读张晓风,体味她的每一分敏感、细腻与纤弱。读《母亲的羽衣》时,我竟然没来由地湿了眼眶。
——小小的女儿临睡前勾着母亲的脖子问她:妈妈,你是不是天上的仙女变的?
——母亲一时怔住。胡乱应她:不是,你快睡觉。
——其实她想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这种生活中的小插曲,在张晓风的笔下,充满了可爱与温情。我的心简直都要化掉了。
正像作者所说,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只是当她成为了母亲,便心甘情愿地锁起七彩羽衣,将美丽与梦想深深掩藏了。
我望向儿子所在的位置,他正披着校服,伏桌而睡。他此时也一定在梦境的边缘浅浅地游走吧。这些年,他是我生活的重心,是心底的珍品。想来总有一日,他也会如我一般,甘心跌落凡尘,归于平庸,柔顺地接纳孩子所有的尖锐与锋芒,怀揣复杂的心绪,目送孩子越长越高,渐行渐远。
在这流转的俗世中越走越急的人啊,请莫要忘记,你也曾经是身披七彩羽衣的小小仙女,拥有无限的豪情与远大的梦想。即便暂时流于平凡,也要在那样一个温柔的午后,将羽衣轻轻拾起,抖落哀伤的尘埃,缅怀曾经的美好。
铃声响起,打断了我零乱的思绪。是一首好听的英文歌。像被魔法棒轻轻扫过,教室里立时喧杂起来。我温和地看着他们走来走去,谁能说这样的闹腾不是一种幸福呢?他们青春的能量正当满格,到处都是无法掩饰的明朗蓬勃的朝气。此时,在我眼里,他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身披铠甲的斗士,都是自带光芒的仙子。
本来,早已提醒自己,不过是短短两个小时的值班,千万别搞得太文艺。想当年,写个值班日志,简直煽起情来不要命,差点把自己的牙也酸掉了。或许那只是为了配合像超哥那样的文艺青年。末了,却还是写了这些情意绵绵的文字。到底是输给了细腻动人的张晓风,输给了青春无敌的孩子们,输给了多愁善感的自己。
阳光渐盛。走出教室的时候,我眯起了眼。寒风依然凛冽,天空显出一丝清澈的碧蓝。有云朵懒洋洋地飘来飘去,洁白如絮。这也是天上的仙女织就的罢,这般安逸与美好,静看这世间的纷扰嘈杂与欢乐孤独。
这一刻,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