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源于网络)
《论语》述而第17节。听听音乐,安贫乐道,孔老夫子在不出仕的日子里过着简单安逸的生活。但中国人是最不能安逸的,因为很容易会在安逸中沉沦迷失。
有说: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孔老夫子五十学《易》,真只是为了避凶趋吉?为了不犯大错?
《易》是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揭示宇宙间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易》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从这个角度看,孔老夫子学《易》是为了趋吉避凶,不犯大错,很正确,没毛病。
但我更愿意把"无大过"的过,理解为错过,而不是过错。
虽然目前吾之道不盛行,没有一展自己以德礼治国的政治理念的机会,只能听听音乐,过着安逸的生活(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但通过早点学《易》,使自己能推算社会发展的大势,就能更好地把握一展自己从政理念的机会,不让机遇白白错过。
要通过学《易》,让"如不可求"转变为"富而可求"。时刻准备着"用之则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