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只要用心教育叙事
感谢,你的年轻让我有机会成长    ( 石竹 )

感谢,你的年轻让我有机会成长    ( 石竹 )

作者: 云烟依旧 | 来源:发表于2016-11-16 00:18 被阅读22次
    感谢,你的年轻让我有机会成长    ( 石竹 )

    9月9日,星期五第一节,应教研组安排,全组成员随同几位领导参加了青年教师马雅云八4班地理公开课(多年的政史组今年改组为政史地教研组)。

    地理课,一直是我历史专业周边信号最弱的邻邦,若说基础知识,充其量只剩下初中时老师谆谆教诲的一些轮廓,甚至还不及眼前学生的储备量。

    所以那天的听课,只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学情的把控能力,以及教学流程中细节的处理机智为目标。坐在课堂里,聆听、观看的同时,也曾细想自己几十年里已经形成的隐隐痼疾和新理念的学习中邯郸学步的几招比划,暗暗中期盼,能在青年教师的课堂上吸取些新鲜血液,偷几招新理念下的新秘籍,为自己不惑的岁月里添几份站讲台的自信和激情。

    授课内容是《中国主要山脉的发布》,篇幅只占课本的一面半,中间还穿插了一张《中国山脉分布图》,学生在5分钟之内就完成了全文阅读。学习目标在教学流程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解读图标方向→(2)认读和识别我国主要山脉的具体位置以及分布走向→(3)解读和分析国界山和省界山的含义→(4)巩固练习。

    纵观教材编写的框架,本节内容应是后期内容进一步延展的基石,所以篇幅虽短却是精华。当时与同科老师短暂交流后确定,本节内容目标(2)是重点,目标(4)是难点。

    小马老师的课,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柔和,板书设计精炼,示范图画得形象逼真,课件制作生动,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远观,一群准备展现自我的孩子,在笑语盈盈的年轻老师的带领下,借着生动的课件链接及动画片中熊二熟悉头像的催化,共筑了一堂寓乐学好学为一体的现代版新理念旗帜下的快乐教学课;近看,我却心生悲凉,为自己,更为青年教师未知的明天。

    课堂流程非常舒畅,犹如一股小溪遇到了地势低且平坦的河道,大有势如破竹的风采。全程教师预设的的问题,不论是学生齐声回答还是个体展示,几乎都是标准答案。因为没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教师只能继续下一个环节去破竹。慢慢的,教师成了一群推手的竹,学生则顺势占势,愈战愈勇,大放光彩。(因为教师预设的问题答案都在书上,课件中凸显的问题就在每个学生的手指下按着,只待教师起声,学生就急不可待的接声唱和,其乐融融……)

    这一幕在我看来,熟悉的同时更是心痛,往事尤如一条皮鞭,将我抽回到了初上讲台的那一刻。

    二十多年前,因学校缺英语教师,我被强行架上了英语讲堂。怀揣着中学积攒的那些微薄英语知识,谨小慎微的模仿着当时死定的教学流程,诚惶诚恐的开讲了我的第一堂公开课。课后回顾,死定的教学环节中每一块积木我都和孩子们一一踩过,无一遗漏,重点已多次强调,难点也在训练中翻查N次,没有发现地雷,至于暗藏的疑难杂症都被我巧妙的绕过,自信课堂上没有发病,想着暗自窃喜,还有些洋洋自得。

    不料,在下午的评课活动中,当时的同仁及领导高度赞誉结束后,我的恩师满怀期待却又难掩心痛的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看似是全部,实质上它只是底色,真正在学生这块白色的宣纸上涂鸦缤纷的色彩,才是我们教师上课的归宿,而这一归宿的实现,则要靠教师深厚的教学素养,来激发学生们执笔的兴趣,来培养学生们构想美丽图画的创造力。这份归宿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站讲台的使命,也是我当教师几十年对古人将‘传道授业’置于‘解惑’前面的理解,望你在以后的教学中参考……”

    恩师的一番话如当头棒喝,让我无地自容。再回想那堂课却已是一幕“皇帝的新装”。在感激同仁及领导的鼓励、包容和爱护的同时,我更感激恩师那醍醐灌顶般的提醒和鞭策,也正是那番话让我明白了教师不同与一般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岁月如歌,世事变迁,虽然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更新,但有些东西却需要我们一直坚守。

    面对小马老师的这堂课,我曾设想,如果是上给七年级学生,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及口头表达能力诸方面审视,这无疑是一堂很成功的公开课,说是一堂观摩课一点也不过誉。然,眼前课堂里坐的是八年级学生,手捧的是初中四册地理中的第三册,现在依然置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不让人视而不见。

    如果只以当前新理念大旗下优质课的评选模式和评委们表面繁华的评课喜好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青年教师将如何成长?在他们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待铅华渐逝、激情磨损后,师生链接的根本---亲师,靠什么来垫补呢?待暮年苍苍时靠什么去支撑那声“老师好!”底气呢?

    带着往事的沉痛和对小马老师地理科班出身优势没能发挥出来的惋惜,思绪一直很混乱,以至于在评课中过多的带有情绪,再加上本来就缺乏我恩师那般委婉的表达和点拨的机智,让小马老师很难堪,冷静越久,愧疚也越长。

    如果说评课中对小马老师“授鱼”的拷问方式让我愧疚,那不能给予小马老师“授渔”的指引却是我放不下沉重的根源。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不同学科、不同授课主题、不同学情,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诸多的责任意识,应该从哪些方面或说那个点着手呢?

    说实话,这既是我几十年来追逐的点,也是我从教几十年来一直未解的困惑。

    曾几何时,我从同步教学的模仿到异步教学中的寻找,即使眼下如火如荼的和谐教学的探究里,无疑不是课标方框里高大上的能力目标指导。就在2014年学区培训中,上座的专家还专门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领着百十号基层教师,举着新理念的大旗,重走了一趟“新课标的长征路”。当时我就暗想,面对一片森林,上峰挥舞着一面一色的旗帜要整片树木靠拢看齐,作为参差不齐幼苗旁边的我们,即使每个教师都穿上一双“恨天高”的鞋子,不见得老天爷能眨眨眼,这一任重何止一个道远了得!

    在这样的郁郁沉沉中,不觉已进入不惑之年,这份迷漫始终在我的课堂里萦绕。如果说培养学生如何整理笔记,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提炼知识精华,算是给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面对教育这项工程也不过是一粒沙子,不足一提。

    今天小马老师的一堂课,让我再次深思,再次翻阅以前的读书笔记,再次与几位资深教师和青年教师交流探讨,在不同思想和不同经验的碰撞中,我突然豁然开朗----如何在40分钟的一节课里,实现所谓的教学目标,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答案就是——重新整合教学目标,做到目中有人。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教学目标分解开来,再结合不同学情的实际,制定出适合当前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

    比如,九年级历史关于“工业革命”这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开端、过程以及后世影响后,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提供今天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等资料,让学生明白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重要性,以达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应该算是达到了学习这一课的目标了。

    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重新整合教学目标,做到以人为本。

    比如,小马的这堂地理课,既然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发布和走向”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识记知识点方法不当,死记硬背相像普遍这一学情,在完成了解读教材的目的后,将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记忆知识点作为本节课的终极目标,在一节课结束时,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又学得了一两种识记方法,这不能不算是学生的一种额外的收获。

    另外,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一直困惑的问题,自行设计一堂专门解决这一问题为教学目标的课,以达到给学生解惑的目的。

    比如,学生面对选择题往往不知道依据什么去选择,或不明白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去选择,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选择题,或利用学生课外作业中的所有选择题,授予不同的解题方法上一节解题课,这样,既全方位的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又可在实践中学得几种解题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之,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学情,试着将相应的教学目标加以分解,借某个教学环节为切口,重新整合出适合当前学生的接受能力、能与学生的需求达成共鸣的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每一个40分钟的课堂里,都有需求得到满足,都有某一方面能力得到培养的机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不同层面上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使命。

    知道,这样的课堂,虽不能一次性达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但至少走近了一步;虽不能一次性够上爱国情感的教学目标,至少引起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思考;虽不能一次性改变学生不当的学习方法,至少让学生看到了恰当方法的高效性。相信,只要坚持跬步的积累,行千里的目标肯定会越来越近。

    ……..

    以上关于我对教学目标实现的理解,知道还比较肤浅,知道还有待与各位同仁进一步探究和实践,但在小马老师的课堂上得到启发还是感觉很欣慰,至少让我发现了改进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在此,衷心的感谢小马老师,是你的年轻,让我获得了成长的机会。

    愿,我们一道成为让别人幸福的幸福人!

                                       2016年09月2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谢,你的年轻让我有机会成长    ( 石竹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wl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