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修行之“重外拙内”

作者: 一朴信信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23:21 被阅读164次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黄帝第二10总第032篇

    列子老人家讲述修炼诚心的道理,由高到低,由深到浅,由难到易。黄帝“斋心服形”“登假成神”是最高境界,其次是列子“履虚乘风”。伯昏瞀人“履危临渊”,商丘开“投于高台”“泳水得珠”“入火取锦”属于中等层次。而“梁鸳养虎”、“承蜩犹掇”、“沤鸟舞而不下”,以及下面所讲的“操舟若神”、“悬水能游”等,就属于十分简明浅显的道理了。

    御风修行之“重外拙内”

    颜回问孔子说:“我曾渡过一个像酒壶一样陡的深渊,摆渡人撑船像神人一样神奇。我问他:‘撑船可以学吗?’他说:‘可以。能游泳的人可以教会他,善于游泳的人不需要学自己也会。至于那些能在深水中潜泳的人,即使从未见过船,拿起舵也能撑船。’我问他原因,他不告诉我。请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唉!我和你们在文辞上玩味这些道理已经很久了,而没有达到这种能实际运用的程度,又怎能具体领悟其中的道理呢?能游泳的人可以教会他,因为他不惧怕水;善于游泳的人不需要学自己也会,因为在他心里就没有怕水的意识。至于那些能在深水中潜泳的人,即使从未见过船,拿起舵也能撑船,是因为他早已把深渊看成山陵,把翻船看成车子从山上滚下。上万种具物翻滚倾覆的情形好像就摆在他面前,却不能进入他心中扰乱他,又怎能妨碍他撑船时自由自在呢?用瓦片玩投掷能保障去全心地领会技巧,用银钩玩投掷便会有所担心,用黄金玩投掷则会让人紧张得昏厥。投掷的技巧是一样的,然而,由于对外物的得失有所顾惜,内心就会因偏重于外物而不专一了。凡是看重身外之物的人,内在素质就会相对拙劣。”

    学舟的故事在说什么?内心不受干扰,注意力不分散,全心投入,才能完全与水融为一体,完全顺着水的性而操作,就不学而会了。所以,成功的秘诀并不在于外物的所谓优劣、利害、贵贱,而在于自己的内心能否不受干扰,完全融入,心不偏邪,顺物之性。“玩投掷”的例子更是直接告诉我们:越是过于重视、珍惜某物,越容易失去某物,“过犹不及”,人只有把心放在正中,不偏私,待物如己,顺物之性,物我一体,才能使该物为我所用。其实,私心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一旦偏私,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私心了。

    御风修行之“重外拙内”

    故事中孔子的一句话也挺有意思:“吾与若玩其文也久矣,而未达其实,而固且道与。”看来,学习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劳命伤财啊!重理轻实,重己轻人,眼高手低,好为人师,高高在上等,我等儒者务必要深深反思啊!故事还告诉我们,孔子的确是谦虚者的典范。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重外拙内”呢?列子老人家接着讲了另一个“御水”的故事:

    孔子在吕梁山游学,看到瀑布有几十丈高,流水的泡沫溅出几十里,鼋鼍鱼鳖也不能在里面游动,却见一个男人在里面游,以为他是一个因痛苦而想自杀的人,便叫弟子顺着水流去救他。这个人游了几百步就出来了,披散着头发唱着歌,游走在塘埂下。孔子跟上去问他说:“吕梁瀑布有几十丈高,流水的泡沫溅出几十里,鼋鼍鱼鳖也不能游动,刚才我看见你在里面游走,以为你是有痛苦而想自杀的人,便叫弟子顺着水流去救你。你出来后披散着头发,一面走一面唱歌,我以为是鬼怪呢。仔细看你,却是人。请问游泳有道术吗?”那人说:“没有,我没有什么道术。我首先安于事物本来的样子,然后顺着外物的本性而慢慢成长,最终的成功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命性。与漩涡一起游入水流,与涌出的水流一起浮出水面,顺从水的自然流向而不是因为担心安危去擅自作为,这就是我所凭借的方法。”孔子问:“什么叫安于固然,顺性成长,成于命性呢?”那人说:“我生在山上就安心于山上,这就是我心安的本然、固然;长在水边就安心于水边,这就是我所说的顺着水性而成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游成了这样而游成这样了,这就是我说的命性使然。”

    御风修行之“重外拙内”

    对常人来说,如此危险的动作,连亲眼所见的圣人都不敢相信,还以为是见了鬼呢。可是,作为一个无名氏,为什么就如此轻易地做到了呢?再听其言,没有长篇大论,也不知道理论是什么,却一语道出了人生的大道规律:“始乎固,长乎性,成乎命”。而这,不正是避免“重外拙内”的正确做法吗?一切顺其自然,物我合一,而不是动不动就强调自我,维护自我,擅自妄为。

    多么难能可贵啊!寥寥数语,就把立身之本、人生大道详述具尽,哪里还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御风修行之“重外拙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bx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