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午后,带着宝宝们闲逛到吴舍村,在进村的路口,看到一个小小的又古色古香的“吴井酒厂”门牌,便停车观望,原来这就是藏在吴舍村里的有名的横泾烧酒制造厂。
“横泾烧酒”是我们当地土烧,酒以地名,时至元朝已小有名气,至清朝乾隆年间曾为贡品。清柳商贤《横金志》载:“烧酒出在横金者为贵。”直至民国时期,横泾的酿酒业依旧兴盛,到了近乎家家酿酒的程度。
抗日战争胜利后,政治腐败,,酒税混乱,“天高皇帝远”,横泾渡村酿酒业进入鼎盛时期,上至豪门,下到平民,几乎家家酿酒,酒香满村。有雇工的、搭股的,也有自酿自卖的。 有“横泾烧酒渡村吊”的说法。 经济实力强、本钱多的酿户,办成一定规模的作坊。自进原料,自己销酒,养猪数百头, 自开肉铺,猪粪与农民换稻草,形成配套经营。
横泾曾是吴县六大古镇之一 , 水路交通便利, 是渡村等地烧酒的集散地, 酒以地名,镇以酒有名,成为名闻遐迩的酒镇。镇上酒行、酒店遍布,港内酒船,粮船栉比。当地有喝早酒的习惯,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清晨到酒店里坐上一二小时,细细品味;或在茶馆,二三知已,一斤烧酒,一碟酒菜,悠悠对饮。民国期间,镇上有万森、同丰、聚泰、元丰等酒行10余家。
“烧酒养猪”和“养牛种田”是以前渡村农村分工明显的两大经济支柱。当地人以烧酒养猪为主,只种少量土地: 一部分人凭高超的酿酒技术,受雇于外地糟坊做“把作师傅”; 也有的农闲时外出“掼糟坊"、做“分作”(代客家庭酸酒),主要在嘉善、松江、泗泾、七室、青補等地。种田以雇外人居多,形成规模经营,称“种客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解放后,农村以农业为主,酿酒作为副业。那时,我老公的爷爷就是烧酒养猪的大户。
直到1953 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酿酒原料匮乏,用山芋干等代用品酿酒,酿户条件有限,家庭酿酒业逐渐萎缩直至歇业。
一方水土自有一方酒文化。横泾烧酒,也曾在江南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名誉江南的横泾烧酒在近代却几乎绝了迹。
直到改革开放以来,酒类市场空前繁荣。当地政府正在探索利用当地丰富的米麦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太湖水,发掘传统工艺,让渡村烧酒重振雄风,再现江南名酒的风采。
2019年,为“横泾烧酒”注册了“吴井”品牌商标,2020年创办了苏州白酒厂,获得白酒生产许可证,开创了苏州白酒新纪元。
走进酒厂,见走廊里堆满了大大的酒缸,上面扎了红带子,还有堆砌成墙的酒甏。家庭酿酒设备简单, 主要是作灶和紅甏。
“横泾烧酒”制作技艺流程是这样的:选米、浸米、蒸饭、摊凉、拌药、洛缸、发酵、压榨、自然固态发酵、粉碎、拌陇糠、上甑(zeng)、吊酒、取酒、封缸、贮存。
其中,浸米和洛缸时候都要十分注意,浸米时间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并且浸米的时候,要慢慢均匀地撒下去,并且,撒一层加点水,撒一层加点水,使得太湖水与米完美接触。另外,洛缸也要一层层均匀地撒到缸里面。
酿酒是一个苦修的过程,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跟米打交道,才能打开这个密道。拌米、发酵都费力耗时,随后进行压榨、蒸馏等工序,200斤的米只能出50~60斤的白酒。其酒清如水,浓香四溢,辛而不霸,入喉感觉直线贯胸,颇受百姓喜爱。
整套工序全部纯然手工精制,一点一点揣摩酒醅的个性,耐得住寂寞。年轻人吃不得这份苦,老一辈也舍不得用机械化替代者祖祖辈辈传下的手艺,于是这纯手工酿造的好酒也只会越来越少
用米制作的烧酒,虽不像品牌化瓶装白酒那样精致,但在乡间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却是最好不过,除去味道自然醇厚、清冽甘甜外,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方人的记忆传承。
经受岁月熏陶的烧酒,年代越陈久反而越醇香。也只有在品味陈年烧酒时,才能尝出那珍贵的品质、精致的韵味和幽深的意境。今天的偶然相遇,真是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