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们这一生,从出生开始,便在经历着种种离别。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离别”应该是最凄美的一种吧。
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曾对“离别”加以吟诵,既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劝勉;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怅然;更有“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中的落寞……
那么,古今中外,哪一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离别场景让你念念不忘呢?
本周,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文学作品中那些经典的离别场景。若你来描述“离别”,又是怎样的场景?是豪迈洒脱,还是忧伤不舍?
参与话题的方式可以是群里讨论,可以是评论区留言,如果言犹未尽,亦可挥洒成文投稿到谈写作专题!涉及“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告别场景”就可以参与本次话题与积分活动啦。希望各位简友广泛参与哦!
本周话题讨论精选:
心中的小火苗:朱自清的《背影》里描写父亲蹒跚着去买橘子的场景,买完一股脑的给作者放下后,说了两句简单平实的话转身离开了,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流泪,当时读着就很感动,语言并不华丽,却能引发读者心底的感伤情绪。
老舍在《母亲》里描述作者要离开母亲去学校时的场景,“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短短几句,却饱含了母亲与儿子将离别的不舍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多是感伤的,虽然有时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见,但有时竟是一去不复返,多年后回忆起来也未免落寞和惆怅。
梅胜雪: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离别在文学作品里随处可见,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居易写的《长恨歌》里多情潇洒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离别。
读到这首诗时已过去了二十几年,但是尽管岁月荏冉,季节更替,我还能对其中的诗句倒背如流,“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这句淋漓尽致地写出唐玄宗贵为君王,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即将被处死,即只能袖手旁观的无奈与心痛,每读一次,心就痛一次,即为唐玄宗心痛,也为杨贵妃心痛。
痛唐玄宗沉迷美色,不理朝政,让宦官专权,吏治腐败,从而导致民不聊生,让繁荣的唐朝一步步走向衰弱。
痛杨贵妃为唐玄宗的错误买单,她的美丽、丰满、多才多艺,本是优点,是世间的女子梦寐以求的东西,对她偏偏成了致命的弱点,养成深闺人末识,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
其实杨玉环即使成了贵妃,她也没向唐玄宗提什么要求,是唐玄宗自己封她的兄长为官,导致后来的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在逃亡的途中,义不填鹰的士兵提出杀了杨贵妃以解心头之恨,才有了马嵬坡下的离别,才有了“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才有了后来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伴无人思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样的离别与思念怎能不叫人痛断肝肠,念念不忘?
月未全满:说起离别,我脑海中居然想到的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类的句子,哈哈
要说离别,还真没有刻骨铭心的,更多的则是“小别离”,比如龙应台《目送》中的那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唯有时间了解爱。
江晓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叶老巫:张爱玲的《半生缘》:写到的一个离别。曼桢被姐夫凌辱以后,她的亲姐姐把她囚禁了起来,没法跟外面的世均联系。每天只能看着窗外,希望世均找来。当世均找到祝家,被告知曼桢没有来过,失望离开祝家。此时,曼桢在楼上,看着心爱的世均背影离开,却一个字都没法交流。看到这里,我泪崩了……
驿路奇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离别时伤情,唯有凝望伫立,话却是说不出来的……
零露_清扬婉兮:长亭外 古道边
更多精彩评论,请浏览本文评论区~
往期话题回顾:『谈写作』往期话题集合
最后鸣谢谈写作工作组为谈写作社群活动付出和努力。
主编:驿路奇奇
稿件复核:小火君_
谈写作智多星:美瑾
如果你有好的话题也可以撩简信谈写作专题主编驿路奇奇,也许下一次话题就是你建议哦,入选话题有相应奖励哦~!
谈写作专题
网友评论
绝情谷……
断肠崖……
杨过醒来四下寻不到小龙女,在悬崖边看到那朵红色的龙女花,这花是夜里杨过亲手簪在小龙女头上的。
那一捧断肠草,是小龙女跳崖前留给杨过治疗情花毒的解药。
杨过抬头恍惚间看到小龙女在远处的山顶往下飘落,猛回头,却看到了涯畔石壁上的十六个大字:十六年后,在此相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
龙儿为过儿拼命抢了世间最后半颗绝情丹给他疗毒,然而过儿知道龙儿不仅中了情花毒,而且运功的时候被冰魄银针打了之后,经脉逆行,中毒更深,解药也无济于事了。
过儿知道龙儿必死,自己生无可恋才是最痛苦的事情。不如陪着龙儿一起死去,宁可不要这半颗世上仅存的绝情丹,于是把丹药扔进的悬崖谷底。
龙儿见状知道俩人必死无疑了,所以相安无事一晚,准备一起等死。
黄蓉悄悄告诉小龙女:其实天竺僧临死前,找到了断肠草可以解情花毒,只是疗程会慢一些,但是总会有一天治愈。
龙儿知道自己已经必死无疑,当还有一份希望让过儿活下去的时候,她就一定要让过儿活下去。
同时龙儿知道过儿已怀必死之心,绝不可能苟且独活,去服用断肠草,所以决定:干脆,自己偷偷的死去,留给过儿一个生的机会吧!
于是小龙女偷偷的离开杨过,在涯畔留下十六个字,约好十六年后再见。就是为了让杨过多活十六年,十六年后,或者他也不想死了,然后自己跳落悬崖。
金庸先生笔下生花,用这段情节,把生离死别演绎到了极致。所有我看过的的武侠小说,乃至所有其他的文学作品。这段分别是最让人撕心裂肺的痛,欲罢不能的哭。每次读起来既荡气回肠,痛快淋漓,又愁肠百转,痛惜扼腕。
据说金庸先生当年的本意就是写到这里戛然而止,作为一个悲剧结尾的,然而后来因为读者的抗议需求,才续写后面的部分。
金庸先生实在是把爱情理解透了,写透了,而今我再读这段,也竟然是仿佛是读懂了。
有情之人身中情花之毒,一动情便疼痛难捱,所以,真的爱情竟然真的是一想便疼的。欲求不得的会疼,两情相悦的会疼,生无可恋的会疼,痛失爱侣的更会疼。
难怪张国荣在《当爱已成往事》中会这样唱:“为何你不懂,只要有爱就有痛,忘了我就没有痛,将往事留在风中”。
是的,有爱就有痛,忘了就没有痛了,所以情花毒的解药叫“绝情丹”,只有绝情才能解毒疗伤脱困。
然而,爱情真是如李莫愁念念不忘的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
人的记忆是无法像硬盘那样被格式化的,所有的过往点点滴滴都会在脑海中存储着,越想得多便会越记得深,无法忘记的情毒,只能越来越痛,直到痛死了事。
所以世上是没有绝情丹可以解情毒的。那怎么办?金庸先生告诉我们,没有绝情丹,还有断肠草啊!不能绝情以忘忧,只得断肠而了却。什么是断肠啊?人断了肠就是死啊,所以了却情毒,只有一途可走,就是想着,念着,望着,盼着,恨着,怨着……,直到死去!
突然想起,曾经最让我动容的一段往事。有一天金岳霖先生突然召集几个朋友到北京饭店吃饭,席间,大家问为啥突然要吃饭啊?还这么隆重。金先生不急不慢的说:“今天是她(林徽因)的生日。”众人都感慨万千。
诚然如此,爱了就是一辈子,错过了,也不过就是一辈子。所以张国荣还在那首歌里开篇就唱到:“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底。”
要说离别,还真没有刻骨铭心的,更多的则是“小别离”,比如龙应台《目送》中的那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唯有时间了解爱。
影片最后,已经成为孙悟空的至尊宝在城楼下,看到转世以后的“紫霞仙子”和“至尊宝”。“紫霞仙子”的深情却被“至尊宝”拒绝,两个人就倔强地立在城楼上。悟空附身“至尊宝”上推波助澜,使得二人终于相爱。
悟空转身离去,“紫霞仙子”不解地望着他的背影,和“至尊宝”对话:“那个人好奇怪哟。”“他好像一条狗啊。”
悟空走着走着,一步一步,越走越快。我感到,那一刻,他的心结已经解开,他同过去告别,同爱情告别,从那一刻起,他真的成为了孙悟空。
音乐响起,眼泪瞬间流淌,为了悟空,为了紫霞,似乎也为了自己!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一船一船过去,她的爱人,她的丈夫,都没有出现。难道有什么意外?或者是……这样的离别,让人抓狂
读到这首诗时已过去了二十几年,但是尽管岁月荏冉,季节更替,我还能对其中的诗句倒背如流,“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这句淋漓尽致地写出唐玄宗贵为君王,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即将被处死,即只能袖手旁观的无奈与心痛,每读一次,心就痛一次,即为唐玄宗心痛,也为杨贵妃心痛。
痛唐玄宗沉迷美色,不理朝政,让宦官专权,吏治腐败,从而导致民不聊生,让繁荣的唐朝一步步走向衰弱。
痛杨贵妃为唐玄宗的错误买单,她的美丽、丰满、多才多艺,本是优点,是世间的女子梦寐以求的东西,对她偏偏成了致命的弱点,养成深闺人末识,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
其实杨玉环即使成了贵妃,她也没向唐玄宗提什么要求,是唐玄宗自己封她的兄长为官,导致后来的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在逃亡的途中,义不填鹰的士兵提出杀了杨贵妃以解心头之恨,才有了马嵬坡下的离别,才有了“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才有了后来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伴无人思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样的离别与思念怎能不叫人痛断肝肠,念念不忘?
老舍在《母亲》里描述作者要离开母亲去学校时的场景,“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短短几句,却饱含了母亲与儿子将离别的不舍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多是感伤的,虽然有时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见,但有时竟是一去不复返,多年后回忆起来也未免落寞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