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第:鄂南遗“芋园”

作者: 三峡孬张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10:01 被阅读17次

自通山返咸宁的路上,意外瞥见“楚天第一大夫第”标织,便欣然前往。 面包车拐入土路,在一座小桥前停下。桥下小溪宛若玉带,对面即是犹如城堡似的长方型庞大古民居建筑群,没想到它竟有一个雅致的庄园称谓:芋园。

说它像城堡,是因为它高墙深宅,四周封闭,生活起居自成体系。 讲它是庄园,是缘于它的实用功能,雕梁画栋、庄重典雅、结构稳固。 位于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畈上王湾的这座堪称奢华庄园,是清代同治年间开始修建的,其主人名字叫王明藩,号璞夫,生于道光九年。《王氏宗谱》载:王于咸丰戊午年(1858)中举而入仕,历任江西乐安、上饶、丰城、瑞昌、萍乡知县,同治年间,在家乡建起一座豪宅大院。

正史资料是:清中晚期王明藩任江西武宁知府时,曾受封“朝议大夫”,故芋园之大门镶上了“大夫第”门匾。 占地面积万余平米且保存完好的清代私家宅院,芋园可谓湖北境内奇观。走进院门,即见由青石板铺成的前院,足有3000平米。门左是庄园家学,占地400平米,取名“讲经楼”,楼前建有“鲲化池”,祈盼子女成才,鲲鹏展翅。 庄园以宗祠为中轴线,两边严格对称布局,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面阔十间,进深五进,每进院可连通,又各自是一个独立的小院,仅主居室就有64间,天井28个。

祠堂旁有一条宽3米长80余米的长巷,既是女眷们平日行走的避弄,又是通往家祠的通道。

立于长巷,左顾右盼,庄园的木作梁柱粗大,抬梁与穿斗并用,格扇、楼台装修虽然简朴,却颇富于气势。考量芋园内各类生活设施,更感慨主人之富有了。前院北侧是一字排开的七间仓房,每间仓容可达三万斤。其它如马厩、碾房、织房、柴房、厨房和杂役间等,多达三十余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便遭遇匪患,这里也安然无羌,因为院内生存条件,一应俱全。

那个时代,为着族人健康,宅院内居然设有“怡济药房”,甚是了得! 与宗祠相对处,还有戏楼,逢年过节或祭祀祖先,院内一定热闹非凡。

王家宗祠弘扬孝道,先前在中轴线的长巷上,摆有十多块诸如“江西上饶七品正堂”、“江西萍乡七品正堂”、“回避”、“肃静”之类的“巡行牌”。 据说王明藩辞官归来后,儿孙们每天的早课,就是向老爷子请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王明藩为官近40载,官声若何无从考证。他在家乡建了豪宅,则是事实。 抽身走出芋园,回望长达百米的猫拱式山墙和高昂的翼角,感觉进入幻境,那青砖拱衬的山墙、翼角,犹如腾飞之巨龙矣。 以物寓其志,芋园主人实不可小觑。

相关文章

  • 大夫第:鄂南遗“芋园”

    自通山返咸宁的路上,意外瞥见“楚天第一大夫第”标织,便欣然前往。 面包车拐入土路,在一座小桥前停下。桥下小溪宛若玉...

  • 遗大夫种书

    明鉴 …… “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

  • 芋园记事

    夜已深,镇政府依然灯火通明,几位扶贫干事眉头紧皱,盯着电脑和手头资料,忙个不停。下乡入户跑了一天,回到办公室上床随...

  • 屈祠祭*

    灵泽天悲泪, 汨罗水哀流。 大夫遗《离骚》, 祠祭忠魂回。

  • 留园遗梦

    留园就如同一个内涵丰富的姑苏才女,只有慢慢去感受才发现她的美是那种陈年老酿,越品味越有味道,越了解你越爱她。 山山...

  • 草园遗味

    东风徐徐来 华庭依次开 含露浅浅尝 随月入石斋 ――左石

  • 洋 芋 丝 丝

    洋 芋 丝 丝 written by: 杨梅jillyang (原创第10篇) 人生有...

  • 11、《徜徉香雪海》(系列之5.2/34)秋夜无雨

    第11回(5.2/34)、秋夜无雨 这次要赏读的是发表在柳园,于2008年01月15日,17:25:27的《日子遗...

  • 15、+《徜徉香雪海》(系列之5.3/34)秋夜无雨

    第15回(5.3/34)、秋夜无雨 这次要赏读的是发表在柳园,于2008年01月15日,17:25:27的《日子遗...

  • 恋上芋观园甜品

    甜品已同咖啡、音乐一样,意味着时尚、浪漫、与美丽。新潮男女们从享受甜品冷饮的美味,到追求自然与健康,无不为之疯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夫第:鄂南遗“芋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bd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