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世理而超然物外

作者: 杨共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4-06-03 19:34 被阅读0次

      作为隶书评委的王增军老师,全程参与了十三届国展隶书作品复评和终评。日前,王老师在书法报撰文称:获得满票11票的往往是中庸之作,没有个性,没有特点,技术上又过得去,不会有审美冲突。虽然不能讨好于人,但不让人反感。

      为此,书法好友岳老师认为:“这种分析比较合理,因为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觉得中庸的不存在考虑问题,会直接给票,自然得票较高。”另有一位名叫"泥古堂″的书友则觉得:“应该是平庸、庸俗更合适,达不到中庸。”更有一位名叫“六一斋主″的书友直言: “王增军把平庸当中庸,充分体现了评委们的平庸水平!”当然,在王老师网文后的评论区里,另外还有其他书友们的种种留言。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这凡俗的尘世间,真正能以书画作品与文章传世的徐渭、八大山人、老子、庄子等前辈先贤们,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常常是孤独、冷静、智慧的,仿佛始终很不合群,但各自的精神境界都很纯净,几乎是早早自觉地接近悟透世理而超然物外,而不会去在乎和迎合那些转瞬即逝的啥子得票与世俗眼光。

      时光易逝,世风易变。对于当下风风火火的所谓主流书画界,可能对于苏东坡先生曾经说过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话,也还是值得继续安安静静地认真思索和细细感悟的。

          ——素生  2024.6.4于眉山三苏祠外

庄子却聘图

相关文章

  •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国学启蒙4)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能够悟透万物的事理,心里就会越显得明白而专一;能够专心...

  • 画一扇窗户给自己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不少纷繁芜杂的烦心事。也许我们不是圣人,无法悟透的真谛,做不到超然物外。但我们却可以画一...

  • 《抒怀》

    独眼观世清,明澈无杂影。 看破红尘亊,悟透悲欢情。

  • 悟帖

    关于悟帖——须先悟人,再悟理,最后得精神 悟帖是临帖的一个内在要求,我们之所以分题来作讨论,是基于把问题弄得更加透...

  • 人生当看透悟透而不说透

    新疆乌恰刘绍发 9月18日 人生,看得太透,悲观!活得无味道。记得我当初看叔本华的那本代表作时,想到的中国一个思想...

  • 随性摄影——东林寺

    道由心悟 悟理,悟法,悟人生 ...

  • 大珠: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

    摘自:《顿悟入道要门论》 【唐】 大珠慧海禅师 著 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为什么不许诵经,并常...

  • 悟透

    心中没有过多的贪求 苦就少 口中没有多余的话语 祸就少 腹中没有多余的食物 病就少 思绪中没有过多的欲望 忧就少 ...

  • 悟透

    走上坡路时,往往把自己估计过高,似乎一切想要的东西都能唾手可得,甚至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身价的一部分而喜不自...

  • 悟—透

    人生是一部不怕剧透的戏,因为开头和结尾都明摆在那儿了,没什么悬念的,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终点看来毫无意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透世理而超然物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me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