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往事(三)

作者: 李集街新街小学cheng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10:31 被阅读0次

    第三件,不是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段历程。小时候,夏天的每个傍晚,奶奶做好了晚饭,用搪瓷面盆盛起来摊晾着,“扯火灶”上两口大铁锅被老人家洗涮干净,趁热倒入她辛苦提回来的塘水。灶膛里的余烬也被利用起来,递进几个柴火把子,全家人的洗澡水就解决了。

老奶奶用土灶烧火做饭

    大约五六岁时,每天傍晚将池塘里的水抬回家成了我和哥哥的专项任务。

    一根小扁担,一把绳子系的桶钩,一个小木桶,桶里放把水瓢。因为年龄小、力气小,小木桶放进水中,只能提上来半桶水,然后拿水瓢舀水。舀满了水,挂上桶钩,扁担往肩膀上一搭,我在前,扶着前端的扁担,哥哥在后,握住扁担下的桶钩绳子。预备,起身,兄妹俩小心翼翼地抬回一小桶塘水,到厨房把水转进大木桶里,来回抬几趟,直到把两个大木桶装满。这时候,妈妈通常在地里抢工分,奶奶忙着准备全家人的晚饭。

兄妹抬水图(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我们年龄和气力的增长,小扁担换成长扁担,小木桶换成大木桶,只需要来回抬两趟。再长大一些,有时是哥哥,有时是我,用两个塑料桶挑水,小桶又变成大桶,一趟就行。

    《三个和尚》的故事,我们看得多听得多,无论是抬水还是挑水,都让人想起故事中的画面,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觉得挺可爱,挺有趣的。

    我还想起了奶奶,想起奶奶为家庭辛勤操劳的一生。进而感慨,一代又一代的妇女都是这样,为家庭繁衍后代、为社会创造价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心尽责地付出、付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忙碌不停,直至油枯灯竭……她们的生命也因此有了意义,有了价值。

伯父家、我家和姑奶奶的合影照

  1987年前后,有家庭条件好的邻居打了水井,后来打水井的家庭越来越多。于是,家家户户从池塘往家里提水、抬水、挑水的现象逐渐成为了历史。

相关文章

  • 池塘往事(三)

    第三件,不是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段历程。小时候,夏天的每个傍晚,奶奶做好了晚饭,用搪瓷面盆盛起来摊晾着,“...

  • 池塘往事

    春风吹拂,万物复苏。我家门前的池塘沸腾起来。蛙声阵阵,几条小蛇竖直脑袋在水中畅游。粘在塘埂上的小伙伴们多了起来,钓...

  • 池塘往事(四)

    讲到这儿,我要引用一个句子,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师们教同学们写作文时经常说的句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

  • 池塘往事(二)

    与池塘相关的事情有好多件,让我一一道来—— 第一件当属哥哥差点儿被淹死这件事。那次真算他幸运,等人们发现时...

  • 池塘往事(一)

    前几天,看到咱八屋湾里的老队长、老党员捞水草、清塘护塘的情景,让我想起了与池塘有关的许多往事。 上世纪八...

  • 池塘往事(一)

    前几天,看到咱八屋湾里的老队长、老党员捞水草、清塘护塘的情景,让我想起了与池塘有关的许多往事。 上世纪八...

  • 《槽边往事》3——池塘选择

    选择在家乡还是超级城市生活,本身就是选择生活的方式。这种选择与其说是基于能力,毋宁说是基于性情。在小城市里生活,活...

  • 闲情(三)之杂感

    石榴烈烈逢盛夏, 清水池塘观荷花。 绿荫匝地何由叹, 往事纷乱煮成茶。

  • 池塘那些事三

    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从简单到复杂,最开始了解到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水,不同土壤养出不同的水,土与水息息相关,好...

  • 诗|无题

    无题 rose/文 院子里的芭蕉, 期待着一场雨。 池塘外的三月, 少了一片飞絮。 尘封的往事, 被酿成一壶酒。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池塘往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wd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