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谈写作今日看点
读后感|魏美琴两篇小说中俏皮的叙述语感和进取的女性形象

读后感|魏美琴两篇小说中俏皮的叙述语感和进取的女性形象

作者: 勒尤 | 来源:发表于2017-03-01 11:14 被阅读261次

    一个作者的语言,其实和他这个人是相伴相生的,也就是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自然会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不要缘木求鱼地去学习锤炼语言,而是应该让生活这把大锤好好锤一下自己。

    我看过魏美琴的两篇小说,一篇是《漂亮太太》,一篇是《渴望》。还有一篇是《王老五带着他爸去坐飞机》。这篇没怎么细看,所以今天不探讨。主要说说前两篇。

    《漂亮太太》讲了一个高中辍学的漂亮女孩,在煤矿打工,最后和煤矿技术副矿长恋爱成家的事。

    《渴望》讲了一个中年职业女性不耐职场抠掐龌龊,毅然辞职的事。

    魏美琴的小说,看后的第一感觉是:像一匹织得细密柔韧的棉布,样子可亲,质地也可亲。

    关于小说和织布的关系,好像是张抗抗还是铁凝说过一段,说自己的母亲年轻时织布,把机子搬到地窖里,一天中的固定时候一口气织完一段才休息,如果中途停下,就有可能导致不匀称、不密实。后来她领悟到,写小说有时和这个差不多,所以自己写起小说来,也恨不得钻到地窖里一口气写完。

    所以我在看魏美琴小说时,脑海里想象的是她像织布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织成一篇小说的情景。

    这两篇小说都是以一位女性在身份发生转变时切入,而且这转变看起来已经让主人公走上了疑无路的绝境,被迫奋争的的女性最后在跌跌撞撞的努力中,又重新找到自我。

    第一篇是第三人称角度叙述,叙述语气特别细密紧实,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幽默感。即便是女主在遇到性骚扰和婆婆挤兑这样的困境时,也依然是不紧不慢的叙述节奏,不温不火的叙述语气,哀而不伤,这一点很难得——这体现出一种分寸感,也是一位成熟写作者的功力所在吧。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一个作者的语言,其实和他这个人是相伴相生的,也就是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自然会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不要缘木求鱼地去学习锤炼语言,而是应该让生活这把大锤好好锤一下自己。

    第二篇是第一人称角度叙述,这个角度更难把握一些。一般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小说,其实作者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里面或隐或显,会有自己的影子,甚至是一些亲身经历。所以,作者自己和小说人物之间的比例,是比较难把控的。经典如《老残游记》这样的小说,也依然存在作者借人物之口直抒胸臆的瑕疵。在这篇里,魏美琴依旧做得不错,这点我很佩服。

    在这篇里,那位多年前和“我”特别热络,多年后在“我”暂时落魄后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嫂子”,看得我牙根都有点痒痒,可作者在小说字里行间却对她有着一种爱恨交织慈悲抚慰的宽容与理解——她们都人到中年,都面临更年期,也都面临丈夫爱答不理的困境。“我”和“嫂子”,是互为镜像的两个人物,“嫂子”就是“我”的镜子,“我”通过这面镜子,照出了自己内心的惶惑和挣扎,而”嫂子“不过是我内心世界的外化而已。所以,选择了原谅嫂子,就是选择了原谅暂时不堪的自己。

    这篇有个瑕疵:结尾处,嫂子的兄弟和“我”一路结伴返程,“我”被他身上对爱情的执着和生活的信念深深感染,重新燃起努力向前的激情。最后来了一句卒章显志式的点题之笔,有点儿“露”了。

    当然,这就像一匹上好的布匹,即便露出一根两根的线头,却依然无损它作为一匹好布的质感。

    ps:我看过的魏美琴小说,都发在《鄂尔多斯》上,这是一本具有国际国内双刊号的纯文学刊物,发行量500本,发行方式主要靠作者读者自取。

    ps:作者我见过两次,不说话,两次说的话没超过十句。大概她想说的,都写在小说里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魏美琴两篇小说中俏皮的叙述语感和进取的女性形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eq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