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又回到学校。刚到工作室,同门师弟对我说,师姐,好羡慕你啊。我讲,怎么?他说,真羡慕你要毕业了,我们还要继续在学校待到吐。我告诉他,别说你了,连我都羡慕我自己,终于要毕业了呢。
是真的,提及毕业我前所未有的开心和欣慰。虽然不知该如何确切的形容这三年,但确定的是这是我不喜欢的三年。每一天,似乎都在期盼着毕业的到来,好像这已经成了我坚持下来的唯一动力。不喜欢一段生活,大抵是因为不喜欢这个城市或者不喜欢这里的人事。我呢,既不喜欢这个城市,也没有值得喜欢的人事,所以结果就是无论如何都喜欢不上这段生活,结束对我来说只是解脱。若是在这毕业之际,非要让我说出我留恋这里的什么,那我只有说小吃街上的太和板面了,因为实在是不吃会想念的。
三年前,老爸送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说我不想呆在这里。他说,那,收拾东西,走人。然后我就选择了留在这里。后来回想了一下,当一个人被赋予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大于他的预期时,他往往会选择那个保守的想法。换做现在的我,一定会change my mind.可惜没有一次选择是可以重来的。
回想起三年的学校生活居然是如此的苍白,每年给自己放两个月的寒假和三个月的暑假,再加外出旅行,在校时间本来也就短的不像一个合格的学生。在学校,我的原则就是与大家和平共处,互不侵犯隐私,互不干涉内政,不在班里争权夺利,不在老师面前争宠夺爱。这直接导致我没有加入我们班两大女生帮派的任何一方,以至于有时候她们会怀疑我是双面间谍,哈哈,想想也是好有趣。学校生活不是没有经历,只是我懒于让类似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占据我本来就不大的脑空间。
曾经也是被各路人马百般呵护的,曾经也是被姹紫千红花团锦簇的,曾经也是谁的掌上明珠,曾经也被某人一直一直的叫做亲爱的。三年时间,是怎样生生改变一个人,来看看如今的我。会一个人在上铺套被套,不管多大的被子和多小的床;会一个人去逛街,试衣服给店员看,和她们探讨哪件更适合我;会一个人去吃饭,食堂也好,饭店也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会一个人去操场跑步,五圈,十圈,跑到麻木停不下来;会在阳光明媚的周末一个人在办公室宅一天,看自己喜欢的书,总之是不说话的;会一个人坐一天一夜的长途火车,一个人去赶午夜航班,一个人在机场等天亮;一个人去各处旅行,找老朋友、新朋友相聚在陌生的某处。
学校一直都有一种阴郁的氛围在罩着,即使是耀眼的阳光从窗外射到我的面前,我都觉得刺痛双眼而非格外温暖。心里撑起一把透明的防护伞,看似毫无防备,却时刻小心翼翼。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大雨倾盆。就像《重庆森林》里的那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一个很小心的人,每一次穿雨衣,我都会戴太阳眼镜,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最要命的是,没有人愿意伸出手去碰触真相,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发现这把伞的存在,以至于他们看到的永远都是我的坚强和我的各种不在乎。当然,我也宁愿她们当我是个傻姑娘,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好像这三年所有与欢乐相关的记忆碎片都是在与学校无关的别处,我都会记得,谁陪我油菜花田里的笑靥,谁陪我看嘉陵江的日出,谁陪我走过东马棚街,谁在凌晨一点陪我吃的街边大排档,谁为我在白堤撑起的雨伞,谁陪我光着脚丫坐在夕阳下的玄武湖畔,谁拉着我穿越外滩拥挤的人潮,谁在1933和我玩起的捉迷藏,谁在海滨浴场教我的游泳,谁在九寨帮我拿的背包,谁半夜带我兜风到山谷去看星星,谁帮我写的毕业论文里的编程,谁打电话唤我回家说她需要我,谁……我都记得,也不会忘记。
如今,我要与这难以想象的三年说再见了,我没有感慨万千,我时刻都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当然,也感谢这苦难的三年所给予我的一切,最要感谢的是让我学会了去享受孤独。至此,感谢苦难,感谢孤独,羡慕我的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