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随笔散文散文
读龙应台《目送-爱情》后写

读龙应台《目送-爱情》后写

作者: 薄幸名7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19:38 被阅读513次


读龙应台《目送-爱情》后写
    我是不懂爱情的,而在曾经的多少年里,我以为我懂。
  站在爱情的方向,生命本是无望的。
  龙应台孩子的老师说,爱情的长久是互利的,并且举了他朋友父母的列子。这大概是人性里与生理需求相对应的精神需求吧!
    父母的生命是没有爱情的,这我是知道的。在那个物质需求极度匮乏的年代,又怎敢奢求?贫穷的标签是,你的一切正常需求都是奢求。在农村里,我没有见到过爱情,我想,他人也是不会见到的。父母的互利原则我是知道的,只是,最大的因缘是埋在我的身上的,他们的利在我身上。我是一盘绳索,硬深深的把他们捆在一棵树上。扼杀了他们所有的可能的另外一种人生。多么残忍,可是不会有人这样认为。最深的悲哀大概是不自知吧!父母的生活的所有点都是不同步的。不同步的人生羁押在一起,可又能怎样呢。你还要我怎样,能怎样,他们不能怎样。
  我深深的记得,父亲给我讲过的一段话。而我在听过后尽是悲情。生活总是让你进行极限挑战,就看你能走到哪里。他说,母亲在黄昏里站在一棵树下,向上仰望着。月儿俯瞰母亲,母亲仰望大树。有些许之情,诉与谁人听?而父亲说,他在怀疑着什么,要不然站在树下是干什么呢。父亲的心是生活打造的一颗现实的心,被风吹过,雨打过,日晒过。我的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人思想的距离。知音难觅。这大概是真正的奢侈与奢求。
  父亲和母亲总是在吵,三句有俩句合不成一个节拍。他们大概永远都无法理解另一个人的不可思议。他们的一生都是给了我哪!为了我,而压抑艰难的居于一室。生活本就艰难,却是无人知你。而那个年代的大都是如此。我幼儿园的同桌。他的父母曾互相打破过头,流了一地的血。可真真是头破血流。可是,他们育有四个子女,至今还在一起。我无法言语,嘴唇微张,却不知可说什么。
      我有七八年的书龄。从懵懂至此。我读了好多爱情故事,我总是头头是道,只是,我一直很希冀,但却是从未相信过。
    我至今不懂爱情,也不打算去相信爱情。生命还很年轻,一个人的路是风景独好。 

相关文章

  • 读龙应台《目送-爱情》后写

    我是不懂爱情的,而在曾经的多少年里,我以为我懂。 站在爱情的方向,生命本是无望的。 龙应台孩子的老师说,...

  • 不必追

    --------读《目送》后感 《目送》是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

  • 读龙应台《目送》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

  • 读龙应台《目送》

    前段时间,学校进行读书交流,看到同事拿了一本《目送》,眼神就不断追随,同事见状说:“我快看完了,你想看就先看吧!”...

  • 读《目送》 龙应台

    这是一本散文集,《目送》也是里面最为著名的一篇散文,也许你也曾在哪里看到过这段熟悉的话:“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

  • 【寒假悦读】姜奕读《目送》

    无言目送生命 ——读《目送》有感 育才中学初二十五班姜奕 《目送》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写的人“人生三书”中的一本。读了...

  • 读《目送》后写

    我站在街角处,看着影子一跳一跳地远去。合上眼,汹涌而来的悲伤倾盆而下,措手不及。 在听了龙应台的《目送》...

  •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简单的文字,喜欢她平...

  •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 《...

  • 读龙应台的《目送》

    龙应台是台湾女作家,写有“人生三书”巜孩子你慢慢来》、巜亲爱的安德烈》、《目送》。 我感悟着作者在《目送》里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龙应台《目送-爱情》后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ww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