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狂想

作者: 夜听面包屋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22:32 被阅读5次
来电•狂想

1997年盛夏,《甲方乙方》中的葛优将想体验生活的尤老板送到偏远山村。

他叮嘱村里的二舅给尤老板吃粗粮野菜,并提醒看好村里的鸡。

说罢,葛优开着大奔疾驰而去,在山野间扬起一阵迷蒙的烟尘。

尤老板呆立在小村之中,开始深陷信息囚笼。

他的大哥大被收走,村里也没电视电话,站在村口远望,荒野无边无际。

时间逐渐变得缓慢粘稠,所有的念想开始陷入瓶颈,步入泥潭,最终成为浪遏之舟、已灰之木。

葛优把尤老板忘了。忘了整整两个月。

尤老板吃光村里所有的鸡,却仍填不满信息饥渴。他躺在村口的石窑上,痴望前路,目光远眺处,正是信息潮水退去的方向。

那一年,外面的世界色彩斑斓。信息正汇成洪流,奔涌向前,积蓄下一个时代。追赶潮涌的人们乐此不疲跃跃欲试,探出手试图抓住一切信息。

装在黑色皮包里的大哥大,数字BP机上的数字密码,如同开启巨大宝库的锁匙和暗号。信息潮涌中的每一朵未知浪花,都可能指向人生跃迁的细微缝隙。

在世纪的尾声,移动时代巨浪席卷而来,一切都变了模样。

我们的工作生活开始在信息的浪涌下重新解构,最终浓缩于指尖之上。

似乎每日只有闭眼入睡,才能和信息世界暂时隔绝。醒来抓起手机,自己又被拽回信息洪流之中。

对人们而言,信息既是多巴胺,也是尼古丁,既是未知之地的财富,也是纵横交错的迷宫。

无人再去尝试躲避激涨洪流,择高处而居。

洪流早已淹没人们的隐私,并编织成数据牢笼,掌控人们的生活。

日前刚上映的《来电狂响》里的手机信息,更是成为了破局的关键。

电影中的红男绿女们在手机里放置自己真实的欲望和焦虑,甚至将性命安危命悬一线。

若不是微信群突然热闹起来,站在高楼上俯瞰城市的韩笑,极有可能一跃而下粉身碎骨。

海量信息就这样成了孤岛之间的最后通联。一旦中断,世界便开始冷寂,人生就犹如万古长夜。

二十年前的尤老板远离洪流时,尚且能够吃羊充饥,二十年后的《来电狂响》里,人们已经俯首臣服于洪流的伟力。

一群都市人,围坐一桌,交出手机,想要重新审视被信息扭曲的生活,但不断响起的消息提示,就如锋刃般剖开了每个人极力维持的完美假象,留下一个更为陌生的彼此。

所有的面具上都是色彩斑斓,背负的秘密和欲望却都在明暗更替、粗野喘息。

据说《来电狂响》刚上映时,最先发布的是一张将手机比喻为刀的概念海报。

每个角色都在手机的刀尖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这或许也是我们所有人都正在亲历的惊险一幕,我们呼吸急促,我们等待结局。

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面包街上的小屋

原文链接:来电·狂想

相关文章

  • 来电•狂想

    1997年盛夏,《甲方乙方》中的葛优将想体验生活的尤老板送到偏远山村。 他叮嘱村里的二舅给尤老板吃粗粮野菜,并提醒...

  • 《来电狂想》

    日更D7 手机,是人们现在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它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比如和别人沟通联系、报警、查阅资料、买东西、找地...

  • 《来电狂想》

    这算是一部2019年的跨年剧,但我在2019年的春节才有机会欣赏。都说这是一部成本很低的电影;也都说这是一部让很...

  • 来电狂想

    在信息时代,手机似乎成了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用它来打电话,用它来发短信,用它来记录生活,拍照发动态或是玩游戏...

  • 来电狂想

    手机真的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许离开一会儿就觉得不自在。 电影的情节是贾迪自导自想的一台戏,现在的聚...

  • 来电狂想

    手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主宰了我们的生活。看了电影《来电狂响》,爆笑的同时,心里有所感触。 该影片讲述了七位...

  • 《来电狂想》

    今晚看了《来电狂想》,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每个人的秘密就越来越多了,而夫妻间不能让对方知道的事也变得越来越多。 你敢...

  • 《来电狂想》分享

    电影《来电狂想》改编自意大利电影《完美的陌生人》,讲述的是3个家庭+一个女强人,7个好友聚餐,由于心理医生戴戴和李...

  • 无来电 不狂想

    从前车马慢的那些年 写过书信一篇篇 情谊像信纸般纯白 真诚又简单 后来可以打电话 联系很方便 来电里诉着家长里短 ...

  • 看《来电狂想》输出

    昨夜,初雪,和喜欢的人看了来电狂想。 里面的人物细节描写,剧情编排很接中国地气了,通过共同分享手机的一个游戏,引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电•狂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f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