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30 二百四十八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10.8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语音整理
实际上从本篇的第六章开始,一直到第九章,讲的都是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从这四章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时时处处坚持遵循周礼,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于国君大夫见面时候的言谈举止,还体现在他的衣着和饮食方面。尤其是在祭祀、服丧的时候,与平时衣服的穿着打扮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等,都有不同的规格和礼制。在吃的方面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于有害健康的食物一概不吃。从而表现出孔子对于自己的身体发肤的爱惜之情。
我们来看文本。“祭于公,不宿肉”,我们讲春秋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于戎”,在祭祀的时候都要用到平时很难吃到的肉,甚至用整头牛或者是整头猪来作为祭品,当然有的时候也会用整块的肉来祭祀。等祭祀完了以后,要把肉切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这种被分割的肉呢,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胙肉”,就是诸侯用整头的牲畜来祭祀完以后,要把这些祭品切成块分给核心官员。这实际上也是代表了一个互相认可的圈子,这些肉给谁不给谁,可以体现出哪些人能够进入到国君的社交圈子。
我们知道,孔子后来之所以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胙肉不至”,鲁国国君祭祀完以后竟然没有给孔子分胙肉。这孔子在家里等了好几天也没等来,于是才决心要离开鲁国。到了鲁国的边界又等了三天,想着万一国君再命人把胙肉送过来,自己也就不走了,但最后还没有等到,孔子就心灰意冷,周游列国。可见这个胙肉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尽管孔子并不缺肉吃。
春秋时期祭祀分为公祭和私祭,国君举行的当然是公祭了。从国君那里分到的肉,当天都要吃掉,不可过夜。而家祭用的肉不能超过三天。这是一个什么原因呢?因为天子诸侯祭祀的时候,早上杀牲,然后就举行祭奠,到第二天还要举行再祭,这样前后就持续了两天,等到祭祀完全结束以后,才把这个胙肉分给大臣。大臣拿到这个肉以后,马上就要加工处理,不然的话呢,到第三天可能就坏掉了。所以,“祭于公,不宿肉”,意思就是分得的胙肉要当天处理,不能过夜。“祭肉不出三日”,则说的是家祭的肉,要保证三天内把它处理完,“出三日,不食之矣。”过了三天。可能就不新鲜了,就不能吃了。
总之,这一章在讲孔子对于祭肉这种珍贵食品,也是要求比较高的,要保证它的新鲜度,否则一概不吃。
李零讲解
这是讲祭肉。
“祭于公,不宿肉”,是说参加国君举行的祭祀,祭祀后,把祭肉向下分发,千万别过夜。
“祭肉不出三日”,这种祭祀分两次,有可能在第三天才得到祭肉。祭肉超过三天就不新鲜了,所以说“出三日,不食之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