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丁香》第五章 少女

作者: 李郝成 | 来源:发表于2023-10-12 22:39 被阅读0次

  这天旭东锄地回来吃过中午饭,从放杂物的边窑找出把精巧的专门用来挖药材的小镢头,打算去山里挖药材。

    这个季节正是远志、柴胡等中药材生长旺盛的季节。农民们闲时都会搞点副业、补贴生活。他觉得一个人去空旷的山里太无聊,便带着镢头干粮到前村找微。

  他在如海爷爷家的窑顶看见微正在给院子外边的小菜园浇水,大声喊道:“微!和我挖药材去!”

  丁微喊道:“我还要写暑假作业呢!”

  旭东大声催促说:“快走!别和女娃一样整天窝家里,都窝臭了!”

  丁微说:“你去吧!我不去!”

  旭东见微不肯去,跑下如海爷爷家的短坡,跑到围着干荆棘的菜园外头说:“赶快走!一会天更热了,一斤远志能卖八九块钱哩!”

  丁微奶奶正在窑里做中午饭。她听到有人喊孙子,走出去看是谁。

  她看见后村兰成的儿子旭东正和孙子说话,说:“旭东,你找微微有事吗?”

  旭东皱眉说:“奶奶,我想带微去挖远志,可是微不去!”

  丁微奶奶吟吟笑道:“微微还要看书哩,没空和你挖!”

  旭东不以为然地说:“少学一天又没事,您就让微和我去吧!他在学校整天上课,放假了还做作业,跟我去地里玩玩也蛮好的嘛!”

  丁微奶奶说:“微微,你想跟旭东玩的话就去吧!”

  丁微本不想去,可看到旭东兴高采烈的模样和手上短巧的小镢头,只好不情愿地说:“走吧!”

  丁微奶奶说:“饭熟了,你回窑吃了再走!旭东,你也进来!”

  绿豆汤已经熬好,雪白的大馍馍也已经蒸好,丁微奶奶给孙子和旭东各盛了一大碗绿豆汤,又把放腌菜盐酱油辣椒油野韭花酱等的红漆木盘、馍馍红薯端到前炕的苇席上,笑着说:“旭东、微微,吃饭!”

  旭东学着大人的口吻说:“奶奶,我吃饱了!”

  丁微奶奶说:“再吃点,你一会要挣命劳动哩,容易饿!”

  旭东张开肩上的方格布袋,说:“奶奶,你看!我拿了两个馍馍哩!”

  丁微奶奶瞅了眼旭东的方格布袋,又瞅了眼孙子手上的半个馍馍,轻啐说:“微微要是也像你这么能吃就好了!”

  她好容易从窑后头的老旧衣柜里翻出从前儿子去镇上念初中时背的又旧又破的军绿挎包,说:“微微,我给你装两个馍馍、一罐头瓶腌菜!你带上和旭东吃!”

  丁微撇了眼又旧又破的挎包,皱眉说:“我不要。”

  丁微奶奶着急道:“那你饿了吃什么?”

  旭东似乎察觉到微是因为书包太破才不愿意背的,忙说:“微吃我的就行了!”

  丁微奶奶笑着说:“那怎么行!”

  旭东说:“有什么不行的,微天天晚上教我打篮球哩!”

  吃完饭,丁微奶奶把馍馍、腌菜、红薯、水,箸装到军绿挎包里,提到孙子面前说:“微微,快背上!”

  旭东见微眉头紧皱,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抢过包,把东西一股脑儿塞进自己包里,朗声笑道:“奶奶,我和微走了!”

  丁微奶奶递给孙子钥匙,关心地说:“微微,你热的话早点回来!”

  她又叮咛旭东道:“微微如果不认识路的话你带他回来!”

  旭东忍俊不禁,失笑道:“奶奶,我知道了!我保管把您宝贝孙子给您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

  远志生长在黄河边连绵不绝的荒山上,山的下面便是几十米高的断崖。

  按地理上的命名,这里叫作“晋陕大峡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如四千多年前的石峁遗址和陶寺遗址就在其周围。

  你若来这里或者到黄河上著名的“壶口瀑布”、“乾坤湾”旅游,一定会惊讶于一条河竟然能将绵亘不断的群山无情切割成这副模样。

  当然,你会更惊讶于千年万年的风力流水人力作用竟然能将长江三角洲一般平坦肥沃的土地冲刷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犹如老人面上条条刀刻般无法再次平展的纹路……

  旭东指着一株叶片形似柳叶,枝干又高又细的绿色植物说:“这就是‘远志’!是一种药材哩!”

  他说着用镢刨开远志周围的土,拔了起来。丁微没想到它的根竟然有二十多厘米长,而且又粗又结实,点缀着点点泥土。

  旭东甩掉远志根部的泥土,掏出小剪刀,剪下远志根递给微,丁微皱眉接了过来。

  山下是波澜不惊的黄河。

  它从遥远的青藏高原流来,流到这里,流入大海,像是一条自上古时代起就被封印在山谷平原中的无时无刻不在悲咽的巨龙……

  丁微以为旭东这么叛逆的少年顶着毒辣的太阳挖一会药材就会去休息,可没想到他竟然一口气挖了一个来小时。

  丁微只觉被太阳晒得头脑昏眩、浑身燥热。要不是自己经常锻炼、身体强壮,肯定已经晕倒了。

  旭东看到微手里的远志已如碗口般粗细,指着山背后的阴凉处说:“咱们休息会吧!”

  丁微高兴地说:“好啊!”

  旭东躺在山坡上,悠闲地抽着烟,看着天上发光的羽绒般明丽细腻自在飞卷的流云,问说:“微,你是不是看上香了?”

  丁微大吃一惊,红着脸辩解道:“没……没有……”

  旭东撇了微一眼,讪笑说:“没有才怪!香那么漂亮,谁都会喜欢哩!”

  他顿了顿,突然感伤地说:“香真可怜,刚生下来妈妈就死了,爸爸和后妈还经常欺负她!”

  “咱村人到香家劝香爸爸对香好点,不要打骂女儿了,可是他不听,打得更厉害了。”

  丁微心里燃起了愤怒的火焰,他无法想象香的爸爸明明知道女儿那么可怜,为什么还这样对待自己的骨肉呢?

  为什么总有些父母无法全心全意对待自己的儿女、因为自己的私欲甚至背离伦理道德的情欲置儿女的身体心理的成长发育于不顾——这也导致了这个世界出现种种意料之内的悲剧……

  家庭是人的身体和心灵最重要的孕育工厂、没有正常的家庭,就没有正常的身体与心灵。

  又劳作了一会,旭东耐不住热,脱掉了红色背心,露出了他那宽阔厚实的脊背。

  丁微看见旭东后背上有点点黑红色的斑,斑旁是黝黑卷曲的晒干的死皮,思忖说:“你有什么皮肤病吗?背怎么这副样子?”

  旭东哈哈大笑道:“什么皮肤病!这是被太阳烤脱皮了,过几天就会好的!”

  丁微放下远志根,惊恐地说:“我回去了!”

  旭东说:“你们这些念书娃就是吃不了苦!”

  “你洗澡吗?”

  丁微说:“洗澡?咱们村难道有浴室?”

  旭东讪笑说:“当然没有那种东西!不过你爷爷家前头的沟里有个大水潭,潭里的水很凉爽哩!咱村人天热的时候都在里边洗澡!”

  丁微皱眉说:“那水不是很脏吗?”

  旭东说:“水是从上面岩缝里流出来的,是活水,怎么可能脏呢?”

  丁微担心地说:“可是现在会不会有人正在洗呢?”

  旭东说:“现在是农忙时节,村里人都在地里忙着干活,谁有空洗澡呢?你尽管放心大胆地洗吧!就算把皮搓掉都不会有人来的!”

  丁微说:“那我去洗了!”

  旭东说:“你能找到回家的路吗?可别迷路了。”

  丁微说:“当然能,我又不是小孩子!”

  ——

  丁微回家带齐毛巾、洗发水、洗面奶,搓澡巾等装备就高高兴兴地下了山谷。

  他其实早就想洗澡了。自从回到爷爷家,他还没有洗过澡,可已经出了好几身汗了。爷爷家里养着各种家畜,被褥衣服经常不换洗,一定有很多病菌。

  他仿佛感到病菌已经在他身体上肆意繁殖,甚至钻进毛孔,在他的身体内部四处游荡……

  对面山上有人放羊。因为天气太热,牧羊人钻进了小树林里,肥白的羊群却还在草地上不停吃草。丁微想不通羊的皮毛那么厚,为什么不怕热呢?

  溪水明净活泼,栖身在安谧的山谷里,两旁生长着茵茵碧草、亭亭翠木,抬起头来,能看到两旁峭立的山岩上突兀而出的数株叶片厚绿、枝干乌黑,姿态迥异的酸枣树。这种奇妙的视感宛若北宋范宽、郭熙的山水画中岩崖上生长着的秀致妍丽的灌木,以一种灵动的姿态向观赏者们喊道:

  “嘿,傻瓜!我就在这里!”

  “禅就在这里!”

  “你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你到底在执着什么?”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魏晋南北朝之后儒道佛是三大宗,而魏晋南北朝之前是儒道墨。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文化哲学史,雕塑建筑史中,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可以说是两种指导性的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意识形态,而且这种影响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那么,道家思想体系和佛家思想体系有什么不同呢?

  简单地说,道家和佛家的世界观是根本不同的,但方法论即实践法则有相似的地方。这种“相似”是乍一看上去的相似,细细研究推敲起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佛道修行者都会修建寺观、隐居山林,但是道家人不剃发、可婚娶;佛家人剃发,“寸草不生,六根清净”,不可婚娶。这种简单的显而易见的仪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佛道思想体系是从两种文化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

  道家的世界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以“道”“自然”为世界本原,而在大乘佛教看来,世界是没有本原的。

  若说有,那世界的本原就是“空”。

  万事万物在“空”中以“地水火风”的物质形式生灭组合,是“缘起性空”、没有本质的,甚至《金刚经》云“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连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庄严身相都破除了。

  按文化的孕育环境看,道家文化是在广义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的地理气候人文历史对主观存在的作用,体现出一种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人田园诗式的农业文明的“天人合一”和务实精神,影响它的思想的典籍如《周易》、《诗经》,《尚书》等,有些可能已经消湮于历史长河。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佛家文化是雅利安人在牧歌式的迁徙过程中、吠陀仙人和歌人以奇幻瑰丽的想象力和飘逸的思维写出《梨俱吠陀》,以四吠陀和印度的地理气候人文历史为蓝本,诞生出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婆罗门教、弥曼差派、吠檀多派、耆那教,小乘佛教等等哲学和宗教哲学的体系。

  最后在犍陀罗诞生了大乘佛教。据说由龙树菩萨开创的以“缘起性空”为根本思想的大乘佛教是希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处的“色”是物质的意思;此篇由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的玄奘大师亲手翻译的两三百字的《心经》即是佛教般若思想的精华,是六百卷四百六十八万字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心要,其思想之弘大深刻非常人所能窥其一二……

  ——

  秋天的时候青涩的酸枣会变得艳红,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讨小孩子们喜欢。女子妇人老太婆们会用细长的竹竿把熟透的酸枣从半崖上敲下来,让孩子们吃掉果肉,洗净晒干果核,等待药材商收购。

  看到岩上流淌的溪水洁净如水晶,丁微不由双手掬起喝了一口,顿觉甘甜清冽、沁人心脾。

  他没想到自己看见洁净清爽的水潭的时候也看见了水潭里赤裸着的香。

  她背向自己,脊背光洁柔滑,手臂和腰身的曲线玲珑雅致、美丽动人,散发着少女独有的清新恬静、富于弹性的感觉。

  丁香似乎感觉到有人在偷偷窥视自己,猛然转过了身。

  她美丽的面颊上带着少女特有的娇艳的红晕,亮晶晶的水珠从她乌黑的长发流下,流过小小的雪白的胸膛、平坦的腹部,如莹润的白瓷盘中滚动的水晶球。

  丁香掩住胸膛和下身,大声说:“走开呀!”

  丁微猛然一怔,一口气跑出很远。

  他看见香的身体时心里顿时又涌出了那种莫名的强烈的悸动。

  年少的他当然不懂情欲之事。

  他只想紧紧地抱住她,让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不再受到任何伤害。

  也不知过了多久,丁微见香不来找自己,鼓起勇气走回水潭。

  香不在,他的心沉了下去。

  “她该不会再也不理我了吧?”

  他脱掉衣服,身体完整无遗地暴露在阳光里。

  他个性谦和懦弱,却很喜欢打篮球、跑步锻炼,所以他的身体无疑是健美的。

  他滑入水潭,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相关文章

  • 丁香梦

    微风送来花香 串串风铃在流转 脆响 白色的纱帐被风 掀起 倚在床头读书的少女 诧异 桌上多了一捧带露的紫丁香 从...

  • 【梦】

    我在江南的梦境中等你,依旧烟雨蒙蒙,而我却不是那个紫丁香幽怨的女子,是一袭水蓝色旗袍、笑颜明媚的十四岁少女,...

  • 春的畅想

    谁,解封冬的魔咒醉人的绿,一波波还嫌不够圆满又将姹紫嫣红妆点 白玉兰,芳华绽放埋下的桃花酒盛满少女的心事紫丁香,摇...

  • 春的畅想

    谁,解封冬的魔咒醉人的绿,一波波还嫌不够圆满又将姹紫嫣红妆点 白玉兰,芳华绽放埋下的桃花酒盛满少女的心事紫丁香,摇...

  • 冰晶琉璃(连载)5

    第五章 私人诊所里,医生轻轻地拿起棉签,为少女消毒,血染红了被单。幸亏少女及时将血液凝固成冰,毒液扩散不深...

  • 紫丁香

    如梦的紫色 氤氲在眼底 是谁给了你愁怨的哀怜? 可是 我面前的你 枝桠缀满了堇紫的花朵 童话般地盛开在校园 写满青...

  • 紫丁香

    苍白的坟墓永远把我们分开,永远覆盖了你羞涩的微笑,永远泯灭了我的初恋。山野荒凉,没有人来,我无法想象你冥室中的寂寞...

  • 《紫丁香》

    影子 交叠在紫色的愁怨里 聚拢了沉甸甸的孤寂 花香洇开心头最柔的软 寂寞成了你全部的秘密 把忧郁驱赶出身体 在淡紫...

  • 紫丁香

    我喜欢,这些 紫色、细碎的小花 和它们的 芬芳,但是 我不知道,...

  • 紫丁香

    窗外天透亮透亮的,鞭炮声断断续续传来。雪停了,一夜的雪淹盖了青瓦,整个村庄银装素裹!早上7点踏月起床梳洗,收拾了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紫丁香》第五章 少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bo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