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篇共3580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在前两天公布的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
《大象席地而坐》获得了两个奖项,一个是最佳剧情长片,一个是最佳改编剧本。
一个死去的导演在充满着无限向往的场合上黯然离场,奖项颁给了一个不出场的导演。
也算是对所有为电影事业付出心血,可能至今并没见到成效的导演的一个慰问。
image大家说,《大象席地而坐》好,生猛,给人以无限的思考,
谁也不敢说什么,一个死去的人,一个为无人认可而苦恼自杀的导演,谁还敢说不好?
这不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吗?
image关于这部电影的话题似乎永远和导演的自杀绑定,如果谈这部电影不谈导演自杀似乎永远缺乏了点儿什么。
有点愧疚,我了解到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导演自杀。
也是因为导演为电影自杀,我才去看了这部长达4个小时的电影。
我甚至有个大胆的设想,如果不是因为导演为电影自杀,
是不是这部电影就埋没在众多不知名电影中了?
image而且因为导演只拍了这么一部电影,所以这部电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不可超越的。
因为导演已经去世了,所以永远不能判断以后他的作品会不会有质的突破,导演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image豆瓣评分8.1,其实并不算高分。
前几天,认认真真刷这部电影的时候,旁边的小伙伴走过来一起看了会儿,
他说看着很难受,为什么这么多的长镜头,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在前面特写,后面的人给模糊的全景的镜头?
我说,这是部刚得奖的电影,我来领会一下,看完了也许就知道为什么了。
image看了前一个小时,我得出的结论是知道为什么台湾会喜欢这部电影,给这部电影评奖了。
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有一些些杨德昌的味道,但是不如杨德昌老辣,也不如他的细腻。
具体谈谈电影本身,这部电影好看吗?
实实在在说,整体还是能够抓住人的,就是看的时候整体的心情会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
感觉整个人被导演拉进了一个死胡同,还外加不停地说教,让人感觉人生毫无希望,
唯一让人觉得有一些想象的就是这部电影中一直提到的满洲里,满洲里那头坐在地上的大象。
image【整体观感】
同样是作为一部多线叙事方式的影片,导演构建人物之间,动物和人,事情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用一种莫名其妙而产生的连接。
例如,开头影片中的男主人公之一就说,满洲里有一头大象,它就那么坐着,真特么有意思。
旁边一女的问,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没关系。
例如两个中学生是好朋友,其中之一偷了校园小霸王的手机。
另一个男孩子作为朋友要去帮助他,可是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说他只是按程序走,却没想到就杀了校园小霸王。
他没想到按程序走,怎么就出了问题呢?
例如男主跟自己想追的女孩说,自己的哥们死了都怪她。
为什么怪她呢?她明明什么也没有做。
男主解释,因为这妹子不理他,不接受他的求爱,所以他心情不好。
他心情不好了,就去睡了自己哥们的老婆,被哥们发现了,哥们就跳楼了。
image……
导演以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世界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张紧挨着一张,
没有什么事情是毫无来由的,导演几乎用了3个小时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就像是来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都跟童年的经历有关一样。
这其实是一种类似宿命观的讲述方式。
image仅仅像是《公民凯恩》,《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样讲述一个人一生的宿命感已经不易,
胡波厉害的地方在于,他陈述的方式是多线的,他把几乎是不相干的人用线串联起来,
构建一种新的,毫无出路的宿命世界观。
这是一群人的宿命,活在影片中的人都找不到出路。
之所以大家说这部影片生猛,是因为这部电影确实涵盖了导演的苦闷,
全片色调黑暗压抑,导演的生活似乎看不到一丝光明。
【满洲里的大象】
满洲里的那头大象其实是全片的一种代表希望的象征,大家以为看到了满洲里的大象,
就能找到出路,就能找到答案。
换一个地方,就能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对生活的激情。
image影片中的人都有意无意的做着一些让人觉得不可理解的事情,这些事情或许不是他们有意去设计的,但多少都是因为他们才造成的结果。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种苦闷是那几个想要去满洲里的人心中都有的苦闷。
老爷爷只想好好陪伴在孙女身边,但是儿子媳妇却希望送自己去养老院,因为不这样,孙女就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似乎孙女如果得不到好的教育是因为老爷爷不去养老院造成的。
影片中有个镜头,老人的小狗被大狗咬死了,他看着无能为力。
这就有点在暗示这个老人的境况,他有自己的房子,自己一直心爱的孙女,
却还是要被儿子和媳妇赶走,在现实中他无能为力的看着小狗被咬死,
但是他心里决定不能有下一次,他一定要陪伴在孙女的身边。
image于是老爷爷带走了孙女,一起去了满洲里。
中学生黄玲只想有个温馨干净美好的家庭,她妈妈不能提供这种环境,于是她跟学校的副处长成天混在一起,因为副处长有个干净舒服的家。
后来回家,妈妈要去陪一个小科长睡觉,妈妈跟女儿抱怨,似乎是女儿对生活的要求,
才导致她需要陪小科长睡觉。
于是女儿离家出走,去了满洲里。
中学生韦布因为帮助朋友,一不小心可能错手推了校园小霸王滑下楼梯身亡,
校园小霸王的哥哥四处找他,把他家砸了。
韦布的家庭也都厌恶嫌弃韦布,只有奶奶跟他关系最好,但是后来奶奶也死了。
他失手害死了人,唯一的希望(奶奶)也没了。
好像他杀了人,就是因为按了程序走,帮助朋友才导致的。
他想换个地方生活会不会好些?
于是他找老爷爷借钱,买车票,去了满洲里。
image那头大象又为什么会席地而坐呢?而且是一动不动的呆在一个地方,
它为什么这么独特?它就不想去别的地儿看一看吗?
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不管是什么原因,起码这头大象跟现在的自己差不多。
现在自己去看看为什么呆在原地不动的大象,或许能够得到一丝启发,
启发自己是不是要呆在原地等死,还是要走向远方,去另外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继续过活。
电影最后也没有解释,大象为什么要席地而坐。
而原文里给出的答案太残忍(大概能从原文中理解胡波为什么选择死亡):
等我贴着它,看到它那条断了的后腿。它看上去至少有五吨重,能坐稳就很厉害了,我几乎笑了出来,说实话我很想抱着它哭一场,但它用鼻子勾了我一下,力气真大,然后一脚踩向我的胸口。
所谓的真实,所谓的希望,不过是换一个地方死亡。
image【电影中的长镜头和拍摄手法】
前面朋友还问我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长镜头,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大概能够给出一些答案。
因为长镜头代表着真实,代表着无可辩驳的现实,为了增强现实感,这部电影使用了特别多的长镜头。
拍摄手法是让我觉得有些难受的地方,因为变化并不多,拍摄人的时候,
几乎总是使用一种看似“对立”的拍摄手法。
让一个人的特写贴在镜头前,随后给镜头后的人全景,并伴随着模糊视角。
image这种拍摄手法似乎在说,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东西,对于身后,再远一点的世界是看不清的。
还有就是,我们可能永远看不清身边人对自己是怎样一种态度。
过多的长镜头还有单调的拍摄手法,暗淡的影片基调给人一种非常压抑,喘不过气的感觉。
【人生看不到希望,偏执的人生态度】
全片都在渲染一种生活中找不到出路,换个地方还是不会变化的人生态度,
让人觉得特别抑郁。
朋友问我,看完这部被如此称赞的影片是什么感觉,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导演是不是有抑郁症?
他好像总是陷在自己构建的一种“死胡同”中,被家庭,学校,朋友等身边的事情困住,
找不到出路,急切的想要逃离这个地方,逃离生活,去向远方。
如果一直是这样的态度倒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这个导演的偏执之地在于,他给自己的远方也画上了句号,告诉自己,远方都是一样的黑暗。
image没有什么能够拯救你,这才是生活的答案。
生活本来就是苦的,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他不相信生活是会变化的,人是会变的,他更愿意相信那个死胡同。
豆瓣网友评论:
“你总是不高兴,跟个诗人似的。”
image电影中在电梯中有个路人跟黄玲说了个冷笑话:
一个教授坐渔船,问渔民,你懂不懂诗?渔民说不懂。
那你就没有了一半的生命。
教授又问渔民,你懂不懂音乐?渔民说不懂。
那你又没有了一半生命。
渔民问教授,你会不会游泳?教授说不会。
那你整个生命都没了。
接着教授就掉水里了……
所以《大象席地而坐》也是对于现实的一个讽刺,导演个人对于现实的讽刺。
他宁愿去死,宁愿以死献身艺术来讽刺不懂诗歌不懂艺术,
整天为现实而奔波的社会人。
image但是就像是影片中人说的那样:
“你以为别人是傻逼看不出来你那要表达的肤浅的东西??”
这个导演的心里实在是开不出一朵美丽的花。
没有春天的人,拍出来的东西大约也是吻合他的偏执的。
对于世界的认识与理解狭隘,模块化。
他可能以悲伤,以忧愁,以痛苦为美;而觉得开心乐观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说句题外话,同样是表现对人性的变化失去希望,《春光乍泄》拍得就没有什么矫情,
该说故事就说故事,从刚开始的存有希望到后来的失去希望,去天涯海角看瀑布,
一气呵成。充满希望到心灰意冷,这样的绝望比从来不愿意尝试能给人造成更大的情感冲击。
《春光乍泄》直到最后还在说:“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大象席地而坐》从始至终都在说:“人活着啊,是不会好的,会一直痛苦下去。”)
image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编辑:小青蛙
**小青蛙看电影原创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