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鹤的家并非在安若市区,而是在安若市的郊区,位于安若市的东北角一个叫芝林村的小地方,离开市区30公里。安若市地处江南,常言说的鱼米之乡并非浪得虚名,她的北面就是几百里太湖。常家的祖上也曾打鱼为生,后来有了钱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买下了几百亩地。自己无法耕种那么多,佃出去雇人耕种,收些租金,日子过得安逸稳定,可以说是富裕人家。
只可惜常鹤的太爷爷一辈染上了鸦片瘾,几百亩地也被抽大烟抽没了。到了常鹤爷爷辈,已经没有了昔日风光,就是一普普通通的农民,靠着常鹤曾祖母娘家的奁资换的几十亩薄地,好歹还不至于不能生活。但也是因为家里有地,在解放后评定家庭成分时被评了个“中农”,而且还是个“上中农”,不是常说的“贫下中农”。这个成分的上面就是“地主富农”,换句话说,当年的常家虽然没落,但好歹还是小康之家,还能自给自足,不至于当佃农或雇农,或者出门要饭。
常鹤往上几辈人丁不旺,几乎都是一脉单传。不像村里其他姓氏,如赵、刘、王……那么兴旺。到了常鹤爷爷辈,常鹤的太奶奶很争气,生了五个儿子,可以说是为老常家立功了。分别取名为常镐、常钰、常镇、常铭和常锦,中间还有两个女儿,常铃和常钲。由此常家一下子人丁兴旺起来,其中的常铭就是常鹤的爷爷。常铭也有五个儿女,二子三女。常洲、常洋是儿子,常淓、常湫、常淳是女儿。到了常鹤这一辈,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一般家庭只能生养二胎,常洲作为家里长子,有了一儿一女,常鹤下面还有个妹妹,常鸰。常娟是堂姐,是常镐的孙女。
芝林村不是一个富裕的村落,也没出过什么书香世家,在常鹤以前的老一辈也没出过什么进士、状元之类,连个秀才也没听说有过。祖祖辈辈要么打鱼,要么种地。常鹤小时候也是经常在田野里晃悠,跟在大人后面帮着插秧、摘棉花……还曾希望自己到了十五岁也可以到生产队赚工分,为家里减轻负担。可还没到十五岁呢,集体所有制变成了包干到户,开始联产承包,自己的地自己种,“赚工分”的希望破灭。更何况常鹤的学习成绩不错,读完小学到中学,顺顺当当,从来不用家里人操心,妥妥的学霸一枚。还没考上大学呢,村里人看到他也不叫他名字,直接叫“大学生”怎么怎么,弄的他也不好意思。
每回这样叫,常鹤母亲心里听着喜滋滋的,可嘴里总喜欢说,“不作数的,还不晓得啊哩……”其实常鹤父亲当年读书也很不错,只是家里负担重,下面弟弟妹妹多,硬生生的被常铭要求辍学回家。为这事,每回当着常鹤的面,作为已经是父亲的常洲还是耿耿于怀。当年常洲都已经上初二了,来年就可以初三,初中毕业没准可以读个高中上个大学啥呢。可作为父亲的常铭不让,直接把儿子撵回了家。常洲班主任专门上门劝说,老头子耿脾气发作几头牛也拉不回。最后看到常州还要上学,干脆躺在床上装病……没法子,谁让常洲是家里老大呢。初二就辍学回家,开始他的务农经历,在他的学历上就是“初中肄业”。所以看到儿子常鹤读书成绩不错,心里暗自发誓,“哪怕卖掉家里揩台布也要供儿子上学,不能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
常鹤也真的争气,顺利考上了大学,还是一所不错的大学,震泽大学。转眼硕士都快毕业了,村里人看到他更是“理直气壮”地叫他,“大学生,大学生……”
2021.2.7 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