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袭人被宝玉误踢,夜里吐血,收了素日想争荣夸耀之心,主仆颠倒,轮到宝玉为袭人贴心服侍。
端阳佳节(也称端午节)来了,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洒席,请薛家母女赏午(端午节风俗,吃午饭时饮雄黄酒,吃樱桃、桑椹等时鲜果品等,赏石榴花等等节日活动)。
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不与他说话,自知是昨儿的原故。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采,也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没好意思的,越发不理他。林黛玉见宝玉懒懒的,只当是他因为得罪了宝钗的原故,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懒懒的。凤姐昨日晚间王夫人就告诉了他宝玉金钏的事,知道王夫人不自在,自己如何敢说笑,也就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更觉淡淡的。贾迎春姊妹见众人无意思,也都无意思了。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个人对曹公上段描写非常喜欢,所以留整段摘抄为赏。它表现的是宝玉、宝钗、王夫人、林黛玉、凤姐、贾迎春姊妹之间通过表情、神态判断彼此的心理描写。语言表达非常附和每个人的性格特征,言语贴切。
聚散离合本为人间常事。林黛玉认为人聚就有散,聚时欢喜,散时清冷,清冷生伤感不如不聚的好。如花开令人爱慕,谢时增惆怅,倒是开的好。喜时也是悲;而宝玉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愿花常开,谢了没趣,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无可如何。
宝黛俩人对于人生聚散有着不同的理解。黛玉觉散了正常,其中理由跟仓央嘉措的《十诫诗》内容有相似之处。
而宝玉却不如此。等大家无兴散后,宝玉见晴雯失手把扇子股跌折而找茬奚落她,这便有了作品中出现的著名桥段—晴雯撕扇。
这是除袭人之外,描写宝玉手下的另外一个重要丫鬟晴雯。宝玉跟前的丫鬟很多,曹公在前投入笔墨较多的还有麝月与小红等。
晴雯是个嘴不饶人的漂亮丫头,快言快语中透露着机灵,属于一眼就能看清事物重点的那种人。所以当宝玉奚落她时,她毫不客气地回击宝玉无事生非,小题大做,平时比扇子更贵重的物品摔了也没找过事,今天却对着自己一把扇子过意不去。晴雯这脾气发的,看来平时真被惯着了,此语表现差矣,她忘记自己的身份了。
宝玉被晴雯的言语顶撞的浑身发战,袭人来后又因一句“我们”的称呼遭到晴雯笑话,袭人好言相劝,晴雯并不买账。宝玉与袭人说一句,晴雯却能回顶好几句,惹得宝玉终于大怒,决定马上禀报王夫人,把晴雯赶紧逐走。
晴雯没有想到,就一把扇子与几句真话便把主子惹毛了,她委屈地哭了,她向宝玉表达自己并不愿意离开贾府。宝玉依然执意去告诉王夫人。袭人为晴雯求情,一众丫鬟见了也进屋一起跪在宝玉跟前为晴雯求情,如此一般折腾与好言相劝后,宝玉暂作罢了。
正在此时,黛玉语带幽默上场,逗笑了宝玉与袭人。在对话中,黛玉亲切称袭人为嫂子,宝玉刚放下晴雯之言,又因黛玉提袭人嫂子而顾虑,黛玉提说宝玉要做两次和尚之说令读者看到了黛玉俏皮的一面,袭人无妨与她与宝玉的关系,黛玉对这点是自信的。宝玉虽说错了话,但他也应该知道黛玉懂他相同一句话里的不同含义。
宝玉被薛蟠喊去喝酒,酒散人归,见院中趁凉榻上有人躺着,以为是袭人,便去问候她的身体。没想到一推才知是晴雯。
晴雯嫌宝玉又来招惹自己,但宝玉却笑对晴雯不生气,他只是提醒晴雯不该对袭人说那些话。晴雯笑言自己不配,两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越说越开心了。
宝玉请晴雯与她一起洗澡,晴雯不愿。并告诉宝玉说一把扇子都能惹了主子生气,如果一旦打破了盘子,还不知怎么办的话。
宝玉一听,说出下面一段话“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爱打也是可以的。那扇子原是扇的,要撕着玩也可以,只是不可生气时拿它出气。(个人很佩服宝玉这段说词)
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她。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麝月过来,宝玉一把将她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撕,二人大笑。麝月看拿自己东西开心不高兴,宝玉却说,愿意打开扇子匣子任麝月拣。只管把匣子搬出来,让晴雯尽力的撕。麝月不愿造孽,让晴雯想撕自个去搬。晴雯终于撕乏了,也开心了。宝玉更有一句:“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晴雯撕扇这段表现了晴雯性格的直率,她有着极其容易满足的一面,两把扇子就轻易解决了她的情绪问题,这样的丫头能有什么复杂心思呢!其中表现宝玉、袭人、晴雯的不同心理活动也非常有意思。可以简单分析一下。
从晴雯单方面讲,她伶牙俐齿对宝玉与袭人表达了那么多,一来表白自己跟宝玉的清白关系。自从金钏儿被王夫人被逐的事情传开后,估计宝玉跟前的丫鬟们都巴不得与宝玉脱开暧昧不清的关系。这是怕被王夫人知道啊!
作为袭人,听到晴雯嘲笑她说自己与宝玉为“我们”时,一句惊醒梦中人,晴雯言语犀利,作为宝玉的近身丫鬟,她是早知道袭人与宝玉的那层关系,袭人的一句“我们”相当于不打自招了。被晴雯说破袭人可不敢承认,这原因也是怕王夫人。
而宝玉呢,明知晴雯清楚自己跟袭人的那层关系,但也不想让晴雯说出来,后来意识到即便晴雯就算离开了贾府,话说出来对自己也没有好处。他得护着袭人,不如把晴雯哄开心了,大家继续你好我好,岂不更好。
这里要说,还是袭人反应快,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不打自招被晴雯点破后,她顿时明白话中深意。这其实是晴雯在旁敲侧击她呢,大家都是奴才命,今天她出事,明天可能就轮到自己了。这也是为了她好。
同样,晴雯当着袭人的面说也是在埋怨宝玉,王夫人把金钏儿赶走,作为宝玉竟然没帮金钏儿说半句话。而丫鬟里最危险的是离宝玉最近的袭人,王夫人说不定哪天再生气,就轮到袭人倒霉了。
袭人素与晴雯、麝月等熟悉,对晴雯的性格了解,晴雯所言并非恶言,主仆身份不同,只有主子独善其身才能保全丫鬟们的名誉。可见,王夫人逐走金钏儿的紧张空气还笼罩在丫鬟们的心里。
所以,当宝玉生气要赶走晴雯时,袭人才会使劲为晴雯求情。而袭人帮晴雯求情同样也是在侧面敲打晴雯,对待主子说话态度要端正谨慎,不敬主子迟早会翻车。那金钏儿就是个不懂敬上的,言语轻浮自招误会被赶,你晴雯也多加注意,别总由着性子戳心窝子,大家都身为丫鬟,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