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分离和爱同等重要。缺少其一,孩子都无法健康成长。即在一起相互亲密,但在人格上相互独立,保持距离,这才是健康的亲密关系。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三次关键的分离。
第一次,0~6个月,婴儿离开妈妈温暖舒服的子宫。虽然完成了与母亲肉体上的分离,但心理上仍然与母亲连在一起,感知到妈妈与自己是一体的,一切都依赖妈妈等主要养育者的照顾。这时婴儿的所有诉求最好都要及时满足,无条件接纳。
第二次是6~36个月,是分离-个体化阶段。孩子开始学习分离和独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逐步明确自己是谁,建立客体永久性(能维持对母亲及其他一切的稳定形象)等。
这个阶段主要是与母亲的分离。这时容易激活家长的客体丧失体验,所以并不容易。父母有时会不希望孩子离开自己,当父母有这样的愿望时,孩子出于对父母的爱会满足父母的,比如表现得依赖、离不开父母。所以我们要保持觉察。
完成这次分离后,一个人就会开始进入更加宽广的世界。
虽然这里讲分离,但我们请注意,妈妈要陪孩子到三岁,三岁前不要有长时间的分离(不超过两个星期)。这样孩子才能建立客体永久性,妈妈作为孩子第一个最重要的客体,能住进孩子的心里并稳定地存在,而且还总体上是一个好客体,这需要妈妈用情用心地高质量陪伴与照顾,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此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分离,而没有被抛弃的创伤。
第三次是与原生家庭的分离。这一过程持续时间很长,从三岁到十八岁,甚至有些人会持续到生命结束那天。孩子会逐渐开始受其他重要人物的影响,比如老师、朋友、公众人物等。完成这次分离,一个人才能以一种“这是我的世界,我要说了算的”主体感,更好地去创造自己的世界。
母性指向融合和容纳
母亲和父亲不同,母性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看见孩子,指向融合和容纳;父性指向分离和秩序,提供规则、界限与力量,更具竞争性,将母子关系撑开。
妈妈若想让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要情绪平和,多和他互动,看见他。
之前曾看过一个视频,一个美女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尽管在外人眼里她挺漂亮,她却总想要整自己的很多部位。因为她对这些部位不满意,总认为自己长的丑。因为她妈妈几乎从来看不见她,她觉得自己有很多丑陋不堪的东西,这在她的内在种下自卑的种子。
书中也讲了一个案例。
一岁半的女孩忽然不愿意洗澡,爷爷奶奶认为是被妈妈惯坏了。但妈妈怀疑这是有原因的,她去看女儿坚决不洗澡的样子,去感受女儿的内心,突然有一个声音从她心底冒出:该不是女儿生病了吧。去检查果然病了。有意思的是,当她从医生手中拿到诊断书的一刹那,女儿不哭了,变得非常安静。这时妈妈明白,女儿的哭闹不愿洗澡,是想让大人知道她病了。此时,她觉得和女儿之间建立了一种很深的奇妙的连接。第二天她去上班时,女儿竟没有像之前那般哭闹,却像大人一样对她说:妈妈,拜拜。听到女儿干脆的道别,她眼泪差一点落下来。她觉得女儿是懂她的,女儿也更有力量了,可以接受短暂的分离。
她先懂了女儿,女儿也随即还了她一个懂得,开始长大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即我深深触碰到了你的感受,懂得了你的世界。共情能力的构建,就源自于能彼此碰触的母婴关系,而它的基础是妈妈能看见婴儿的感受。
我们常认为孩子还小,他懂什么。恰恰相反,孩子越小,感受越灵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
父性指向秩序和分离
父性的秩序、规则与分离,要建立在前期母性的爱与融合的基础上。否则,人的心灵会像荒漠,空而疼痛。
爸爸最初的功能是支持妈妈。客体关系理论认为,父亲在孩子三岁前“不重要”,他的价值就是给太太提供保护和支持,以让太太可以更好地实现母亲的功能,去容纳孩子。
三岁后,父亲的重要功能是更多地加入母亲和孩子,把孩子带离与母亲的共生关系,也更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帮助孩子学会竞争与合作,更好地进入外部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