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台湾,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内心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打小开始,由于生活在福建前线的部队大院里,每天耳朵里充斥的是“打倒美帝国主义和蒋匪帮,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几百公里的海峡,隔断了两岸之间彼此的交流。那时心中的台湾,犹如自家的珠宝被人抢走,总幻想着哪天能够通过努力再回到自己的手中,而阿里山和日月潭作为最美的景色,成了宝岛的代名词。
台湾随笔其实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外,对于部队大院的孩子们来说,更感兴趣的事情是,父辈们忙于政治和军事攻势时所带来生活上的乐趣。比如说在哪抓到了对方特工,发现了传单和气球,或者是降落伞。运气好的话,破碎的气球和降落伞绳都可以成为我们在学校炫耀的玩具。
再就是从广播中收听那无止境的召唤宣传:蒋军官兵们,祖国欢迎你们弃暗投明,驾船或者飞机起义投诚,我们将给予奖励!当时双方采取的宣传方式几乎一样,从枪支和子弹,一直到飞机、军舰都有明码标价,要知道不是用人民币,是黄金,黄金,真的是黄金!所以,小伙伴们热衷的是换算成人民币得多少钱,其他人不说,如今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林义夫就是抱着个篮球从金门游过来的,当然人家不是为钱是为了信念。整体上那时的台湾,在人民心中就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最终要插上红旗的地方。
台湾随笔当时间来到改革开放之初,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两岸对峙结束,国家抓科技发展了,科学春天一来,要学习竞赛参加高考了。这时,我们才开始知道,原来这些年台湾经济发展很牛逼,成了亚洲的四小龙。从那时开始,家里谁有海外关系成了人们羡慕对象,从国外走私的东西大量由南方涌入,电子表、计算器、录音机、彩电,有香港和日本产的,当然也包括许多台湾产品。
再后来,作为行政当局负责人(官方说法)蒋经国开放党禁,尤其是允许老兵回大陆探亲,通过人的交往一下拉近了两岸的距离,看着那些当年被父辈赶到对岸去的敌人荣归故里,手里拿着大把钞票,买房送礼甚至在大陆娶上年青媳妇,还在读书的我开始明白:有时候经济的作用比政治和军事还要大。
记得那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会偷偷用短波收音机收听国外的电台,听得最多的是澳洲广播电台(中文播音),其音乐节目大都是播放的流行音乐,通过收听,我开始知道了台湾的青山,刘文正等歌手,特别是邓丽君的歌声更让人痴迷,原来一个人的声音竟然可以比容貌更让人难以忘怀!
台湾随笔等到了两岸开始小三通,两地交流更加平凡,尤其是在文化方面,香港和台湾几乎成了大陆的风向标。电影、电视以及歌曲自不必说,作为学生偶像的作家学者,像琼瑶、席慕容、柏杨、乃至龙应台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可谓深远。
我真正开始和台湾同胞打交道,已经是92年。鉴于深圳开发开放的成果,邓公又在上海的浦东画了一个圈,并表示已经画得有点晚了。正好那年我从部队回到了上海,到处的工地、飞扬的尘土、满街的广告预示着经济起飞的开始。
记得当年进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就是台湾的某4A广告公司,老板是某位张姓女歌星的哥哥,据说有竹联帮背景。老板不常见到,但管理我们的创意总监是地道的台湾人,其父依据“立功、立德、立言”分别给他们三兄弟起了名字,可见传统文化对台湾的影响。这位老兄平时工作之余不愿和员工多沟通,也许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怕熟悉他之后发现其不足,但他给大家的感觉是自信心不强。尽管如此,但他把国际广告的理念和运作方式带了过来,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当年作为我们企划部门的“头脑风暴”,一帮人关在会议室连续几小时,彼此就某个广告业务项目进行争论创作,确实效果明显,比如当年很流行的金帝巧克力、中兴百货广告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诞生的。
那时的合资企业不多,由于和国企待遇相差明显(这家台湾公司工资不高,但已是国企的一倍),所以想进合资企业的人非常多。九十年代的招聘不像现在基本靠网络,几乎都是通过招聘会和报纸登广告,据说应聘这家公司的信件整整装了三大麻袋,里面挑出的人可以说个个都是精英,很多人后来成了跨国广告公司的总监,有的甚至自己做起了老板。
不幸的是,老板做生意的方式并不正规,限于资源,公司做的几乎都是台资企业的生意。为了抢生意,公司有个专门的公关部,清一色大学刚毕业的的美女,每次出去谈业务,必有公关陪同前往,此所谓“文抢”。至于“武抢”则是通过黑道背景,强行让企业把广告业务拿过来,就因为这惹怒了对手,在我辞职离开后,听说老板被人强行压入汽车给绑架了,最后人虽然回来,但一蹶不振,公司也倒闭了。
台湾随笔对上海人来说,当时对台湾人有个称呼叫“台巴子”,具体意思恐怕很少有人解释得清楚。我对此的翻译是……应该叫“不懂规矩的乡下傻瓜”,为什么会这么叫?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1.当时的台资企业规模不大,基本家族式管理,水平很低;2.对员工和欧美企业相比很苛刻,薪水不高;3.不尊重员工,暴发户心态严重;4.部分人对女性很色。记得当时希尔顿酒店对面华山路上的酒吧一条街,晚上泡吧的台湾人很多。有个夸张的说法,台湾人发起小费来不是一张张数钱,而是用尺子量,所以才有了“巴子”的称号。实际依我看,在岛上生活惯的人,由于资源匮乏,不安全感强,导致行为不大气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据早年曾担任蒋经国侍卫长的张先生告诉我:他来上海住在錦仓文华大酒店,早上从房间下来,一看大堂里坐的人,竟然好几个都是台湾的通缉犯。那时候台湾没有放开赴大陆限制,正规的公司几乎都是绕道新加坡或者香港投资大陆,这类企业不多,敢于前来的,除了黑道就是在台湾待不下去的人,由此才有这样的表现,我对此看法深以为然。这些人只代表了小部分人,不能代表整个台湾。不然,也不会出现搁到现在,在《非诚勿扰》节目中,台湾来的男嘉宾始终是牵手率最高的地区嘉宾的这样的情况出现。
我真正认识有代表性的台湾人,是在泰国正大集团下面的一家公司。这家管理咨询公司作为集团在大陆业务的智囊,是由正大集团总裁室投资设立的,董事长是集团资深执行副总裁陈定国博士(还有一位同等级的副总裁是歌星翁倩玉的父亲,而翁本人演唱的正大综艺主题歌《爱的奉献》也成了正大集团的企业理念标志)。陈博士是华人中第一位在美国拿到管理学博士学位的,先后在台湾的大学和诸如台塑等大企业工作过,在台湾知名度很高。他是台湾原住民出生,小时候家里很穷,靠自己努力一步步取得成就。虽然著作等身,但和我们相处没有任何架子,且再热的天永远是白衬衫外面是西装领带,这直接导致我们也是同样要求,好在我在部队呆久了,倒没有任何不适。
台湾随笔也许有人觉得奇怪,正大集团是泰国公司,为什么要用台湾人?事实上除了陈博士,整个集团的管理团队几乎都来自台湾。这主要因为正大的创始人谢易初老先生是福建泉州人,当把管理权交到四个儿子(分别用正大中国命名)手里后,泰国当地找不到合适的管理人员,只能到同文同种的台湾找。由于从经营农业饲料起步(是国内在珠海最早引进的四家合资企业之一……正大康地),正好契合了大陆开放的步伐,最高峰的时候,正大在国内有一百多家企业,很难想象的是副总裁竟然也有一百多位,分为四个等级,开起会来济济一堂,这里面有多少陈博士的功劳我不知道,但上海曾经名噪一时的幸福摩托车、力波啤酒、大江鸡、富都世界(现在的正大广场)、易初莲花、大伟力鞋业、正大综艺娱乐节目等都是由正大投资的,而且你恐怕不知道的是,美国化妆品牌“露华浓”则是通过正大美国公司牵线搭桥,由本人提供市场调查报告进入中国的。说这些似乎与陈定国博士没啥直接关系,但作为战略管理专家,一个集团的多行业发展与其整体规划密不可分。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我印象最深的是和我们员工聚餐时,说的不是管理理论,而是应该如何坚韧不拔,去坚持自己的目标,他一边说,一边把一盘上海菜“葱烤鲫鱼”吃得连鱼骨头也不剩下。
另外一位关系很好的台湾朋友是肖君,认识他纯粹是因为工作关系。97年我在一家大型国有家电企业负责资产重组,面对下滑的市场份额,领导让我找家靠谱的广告公司拍部电视广告并投入播放。
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公司希望能少花钱多办事,通过以前广告公司的同事,帮我介绍了认识了广告公司老板肖先生。他是那种看上去充满艺术细胞的人,一身着装看似简单,但很有品味。很快按照我们的要求,他拿出了脚本,物色了演员(主角是王志文的太太,当时还是刚出道的模特),一周左右就拍摄完成,安排电视台播放,结果让领导很满意,由此我们也成为多年的好友。常常我会去他办公室和家里聊天,他也是军人家庭出身,只是我们分属不同阵营,大学毕业后服完兵役后,与妻子结了婚。夫人是大户人家,自己开投资公司,挣的钱比他多,在家里感到受压抑,加上两人没有孩子,等可以来大陆做生意后,他很早就来到了大陆。期间做过很多生意,甚至到内蒙贩过羊,最后做了这家广告公司,以创意为主,几乎什么业务都做。
肖君喜欢音乐、美术,无论是家里别墅和公寓永远一尘不染,办公室里放着一把大提琴,没事就拉几下,几年下来,水平大有提高。我和他交流最多的,除了业务,就是喝酒。他喜欢喝酒,对菜要求不高,也从不劝酒,只是喝到脸微微泛红,即宣告结束。我们一起喝得最多的是金门高粱,喝完每次还常送我几瓶,并再三嘱咐我,喝之前将酒放冰箱冷冻室里可以口感最佳,另外最适合搭配的是重庆火锅。在我感觉中,无论长发续须,还是寸头叼着烟斗,他永远都是那么温文尔雅,也完全契合了我心目中台湾人的形象。
客观上说,随着两岸合作的加强,台资的进入还是对大陆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如今仅在沪的台湾常住人口就超过10万,在某些方面,特别是生活服务上(如超市、餐饮、娱乐等)起到很好的引领和推动,像我居住的周边,密布的台湾店铺,很多具有鲜明特色,有空大家不妨转转。
以上 所有这些,就是到目前为止,台湾给我留下的印象。实行大陆人员可以赴台旅游后,其实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实地感受真实的台湾的,但如今的两岸关系和之前相比,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政治上的摩擦,台湾经济上的滑坡使得其吸引力大不如前,加上去世界上任何国家现在也很方便,也造成一直没有了去台的冲动。这次由于考察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确定了赴台湾之行,我除了工作上的任务外,可能最关心的就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在台湾的保存情况。
台湾随笔从明天行程开始,我将根据每天在台见闻,写下自己的随笔感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每天晚上点击本文,观看文字更新,大家进行相互交流!
台北初窥
台湾随笔飞机准点降落在桃源机场,离开上海时,天空下着久盼的雷阵雨,但空气依然闷热潮湿,而台北此刻却阳光灿烂。虽然气温34度,但不感觉躁热,风吹过来,给人很清爽的感觉。
当飞机开始下降,不久海岸线出现了,台湾的最北端属于丘林地带,再往南,随着淡水河的出现,逐渐进入平原,沿途植被保持完好,几乎没有人工开挖导致裸露的浮土,这说明台湾的环保意识很强。再等到经过廊桥,进入机场内部,沿途整洁明亮,完全看不到灰尘,一路上几乎看不到保洁人员,所有各类工作人员着装都很整齐。这点不像国内,人员分为三六九等,衣服档次差别极大,随地不时还能看到垃圾。
台湾随笔说完了好的,再看不足。桃园机场作为当地最大的国际机场,规模、硬件设施完全不能和大陆比,最搞笑的是飞机落地后,在滑行跑道上硬生生地停了20多分钟,原因竟然是没有停机位,同时获此待遇的还有四五个航班。这还不算,到入镜海关,人山人海,虽然服务很热情,但一半窗口不开,通个关花去40多分钟,效率确实够低,由此导致接我们的包车司机在外面苦等了一个多小时。
说到司机卓师傅,40多岁,扎着马尾,胳膊上纹满图案,曾经在深圳打过工,对大陆也很了解。一路上他很热情地了解我们的行程,帮助安排,实际上借此也在推销自己的业务,但不像大陆的司机那么直接让人反感。聊起台湾的政治,我问他对政党的态度,他表示一概没有兴趣,最后还加一句:如果可能,他希望一觉醒来,习大大能管理台湾,因为现在的台湾太自由,什么也做不成。我听了哈哈一笑,现在的年青人真是见解独特!
晚上,美女婷芳同学来陪我们吃饭,推荐了一家客家小馆,都是家常菜,但真的很地道,价格虽然有点小贵,大家吃得几乎一点不剩。闲聊中了解到,婷芳去年刚硕士毕业,目前在事务所任职,月薪人民币大概7000左右,按理在当地也算不低(上海也过得去了),可等吃完饭一结账,再到宁夏路夜市逛一圈,我计算一下,如果周末这样出来消费几趟,估计也省不下什么钱。难怪街上的房子老旧的居多,确实没有什么改善的动力和能力。
台湾随笔不过确实得承认,这里人的素质肯定比大陆强,候机厅我旁边一位台湾人听说我来台,在详细了解行程后,耐心和我介绍各地的景点和小吃,并祝我旅行快乐。而入台后一路上不仅看不见垃圾,就是在宁夏路小吃街这么拥挤的地方,竟然路面也非常干净,两端的垃圾桶分类严明,每个人放的时候也很细致,这种自觉性估计我们内地还得很久才能实现。
今天的遗憾是到得晚了,没看到淡水河的日落,明天早起,用日出来弥补!
台湾随笔一.探寻法鼓山文化
台湾的清晨,天亮得很早。夜里狗叫和早上的鸟鸣让人几乎忘了自己身处都市。五点半起床,在空荡荡的大街上闲逛,想直接到淡水河边去拍日出。
酒店的旁边就是台北火车站,这座仿古建筑有点像人民大会堂显得比较厚重,后门一座雕像“父爱”颇具特色。
台湾随笔台湾随笔
车站前面的忠孝西路和东路相连,路按照建设时期来看,应该是很宽了,一路上有不少高层建筑,远处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台北101大楼,作为主干道,路上车辆和机车很多。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凭感觉继续往南走,一路上的老房子让人觉得依稀是在香港或者日本,两种文化随着街道延伸,直到走到路尽头,看见的是座政府办公大楼,上面青天白日旗十分醒目。
台湾随笔由于估计要绕道到达淡水河边再回来时间已经来不及,只得悻悻地往回返,无意间看见了一片绿化不错的空间,走近一看,是台湾二二八和平公园,题词的是当时的台北市长阿扁。台湾这种民主的地方确实有点怪,即使他目前在服刑,个人题词也不见有人去铲除,老百姓更是见怪不怪了。
台湾随笔今天早上的安排是坐公车往东北方向旅行,第一站来到法鼓山文化的代表之一……农禅寺。原以为寺庙应该是香火缭绕,香客聚集的地方,待进得门来,却完全是座现代建筑,巨大的石质建筑辅以石柱、石墙及巨幅《金刚经石碑》,特别是与开着睡莲的水月池相互映衬,突显庄严肃穆,一个仿若磐石,一个变幻莫测;一个动中有静,一个静中带动;两者在相互对照中宣说着法意,是个静心修为的好去处。
此地七十年代从一片菜地开始,通过开山祖师东初老人及其弟子圣严法师的努力,终成一方净土。里面的保安和导游都是义工,着装整齐,对香客入内也有严格要求。这和内地以旅游,收门票的寺院形成鲜明对比。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圣严大师为江苏人,毕业于上海静安佛学院,当初两度从军来到台湾,其博学执着,为教业发展孜孜以求,2009年圆寂前写下四句偈语,其言其行无愧一代宗师!
台湾随笔下一站是北投公园,这里由北投溪形成的山谷自然组成。由于温泉丰富,日本占领时期被日本人开发为泡温泉的胜地,因此被称为台北后花园。公园四周都是温泉酒店,山谷由下而上,分布着图书馆、温泉博物馆、露天温泉、日式庭院和温泉谷,还有日本人建的寺庙。整个区域由栈道自然相连,游客不多,非常干净,图书馆里到处是看书的人们,秩序井然。中间经过一家日本酒店,图中服务员从客人准备上车开始就站在路边,待客人驶离,面向客人频频招手,直道看不见车辆,深鞠一躬然后回到酒店,日式服务可见一斑。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在北投吃过了午饭,换乘捷运列车来到淡水。淡水河由此留入大海,是船舶进入台北的咽喉要道,历史上荷兰殖民者入侵和郑成功收复台湾都是由此开始,经过多年建设,淡水的商业街颇具规模,除了欧式建筑,还有天主教堂,妈祖庙等等。坐在河边的咖啡馆里,忘着大海,我盼望着着落日时分的来临。
台湾随笔终于拍到了期待的淡水河落日!但不是在淡水河出海口,因为等待时间太久,很多人不愿等,只好折回台北市区,看看到了落日时分,我独自拐到码头,在最佳时机,得到了心仪的回馈,此行不虚!
台湾随笔讲了一天的观光,也不能忘了正题。下午在迪化街看到很多旧时候的商店,卖铁锅、火钳,竹筛竹篮,甚至还有我幼年抓鱼的鱼鼓,这种传承真的难能可贵!要知道,即使在大陆偏僻的乡下现在也没有这么全的东西了。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晚上在西门町,繁华的道路两边,是号召两岸统一和鼓吹台独的在摆开架势抗衡,台独一方几乎无人,只有旗帜,而统一一方人员不少,但岁数偏大,警察也在一边维持秩序不敢有误,看来这样的局面难有改观,这也让我明白一点:文化的传承并不等于观点一致,希望大家保持合而不同,同时能使和平不受影响。
台湾随笔二.漫谈两岸发展前景
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是个庞大的课题,基本是属于政府和专家的事,轮不到我等平民百姓说话。可今天的行程是由台北前往宜兰,火车是下午的,上午安排了去“国父纪念馆”和台北101大楼参观,因为和政治搭边,所以谈点民间认识,仅供各位参考。
台湾随笔国父纪念馆位于繁华的忠孝东路,和101大楼、台北市政府挨得很近,有点上海南京路的味道。坐在捷运地铁上,一路看到的都是以忠孝命名的站名,说起来国民党统治下还是很看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
台湾随笔
纪念馆是个仿古建筑,有点类似毛主席纪念堂,正门台阶上来进入大厅,一座巨大中山先生石雕坐像摆放正中,两侧由卫兵站立护卫(而卫兵换班仪式成为参观的热点)。除此外,各层设有中山生平介绍,有大会议室,还有试听室,然而内部大部分区域则是各家艺术画廊,让人们在缅怀之余欣赏艺术,这既是宣传、展示民主的好方法,也增加了纪念馆收益,值得大陆借鉴。
台湾随笔整个参观过程也引起我一点感慨。今天是工作日,参观的人不多,除了大陆游客,基本就是放暑假的小学生,偶尔才会看到零星的当地散客,往往是父母带着子女,起到的是结合文物介绍历史的作用。这两天和台湾当地人打交道下来,我的感觉:这里不但是在逐步去大陆化,实际是在逐步去中国化。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谈谈个人看法。
今天在大陆,绝大多数老百姓很难理解,为什么部分台湾人(不仅是绿营)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不希望中国统一。因为大家觉得:与大陆一水之隔的宝岛,无论从地理位置、法理还是历史事实上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小英子祖上还是地道福建人,这么干不是汉奸是什么?
然而实际从历史上看,在唐宋以前,不要说台湾,就是广东福建一代,当时都属于蛮荒地区,除了官员囚犯流放,很少有人主动前往这些地区,当地虽属中国,但土著们几乎是自己顾自己地生活着。
从明代开始,我国手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和国际交往通过郑和下西洋也日益增多。本来像台湾和内地贸易已明显增加,偏偏那时开始,东南沿海倭寇侵扰不断(当然也包括不少大陆出洋成为海盗者),这些强盗对居民时有统治号令,所以即使像台湾,普通百姓根本不清楚真正管理他们的是谁。到了清代,先是郑成功及后代统治台湾,再后来清朝统治完又换成荷兰人,再到近代又是日本人,这种走马灯式的变换,我觉得很难让台湾人有一种和大陆牢不可分的想法,这是历史造成的原因。
真正说台湾让汉人全方位的实行管理,不过是从日本45年投降到国民党退居台湾才算是开始,那时候蒋介石于失败之余痛定思痛,召开一系列改革才有了后面的发展和繁荣,但这种繁荣也是建立在强势和一党专政基础上的。
台湾随笔而在蒋家统治的几十年时间里,经济的繁荣和没有战争的状态,使得这期间台湾成长起来的一代很多人出国留洋,即使学成回到台湾,接受教育不同,视野也不同了,加上他们没有父辈从大陆撤退的痛楚经历,当然也没了和国民党老一辈那样对大陆文化上的依存感,这是现实所带来的问题。
在今天的青年人看来,政治参与热情已经蜕化,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由和生活的保障,所以才既会像我听到希望大大来管理台湾的声音,也有人明里暗里显示出来的对大陆人和对统一的排斥。
未来会怎样?真的不好说,去化意识太强,大陆肯定不答应,而维持现状又可能导致分离思潮越来越严重。因此,打与和平都是相对的,关键在于某种偶然因素出现导致决策者所下决心的结果,这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由来。
以今天看到的台军护卫兵换班仪式看,我的感觉是花架子太多,中看不中用,按照目前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和素质,只要决心下了,统一绝不是问题,不信咱们走着瞧!
台湾随笔三.民宿文化与人文素质
这次赴台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和民宿,三天下来,住的都是民宿。而宜兰这个地方,三面环山,东面是平原面对着太平洋,是个典型的簸箕地形,没有多少工业,以农业为主,春秋季雨水多,自然环境比较好。靠着离台北比较近,乡村旅游得到较快发展,前几年大陆人的观光更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如今在乡村腹地经常可以看到独幢的漂亮小楼,不用说,一定是家民宿。
台湾随笔民宿的概念,在国内最早始于08年前后,那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了解决国外短期游客激增的问题,政府倡导家庭腾出多余房间,租给游客居住。后来10年的上海世博会如法炮制,渐渐形成气候。
也是那时候起,出国旅游的自由行客人发现通过booking和B&B预订当地个人开办的旅馆价格便宜很多,这直接导致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国内个体旅游业也向着民宿方向发展,一来二去,就有了如今民宿的规模,特别是在旅游景区民宿数量成倍增加。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很多人搞不清酒店和民宿的区别,总以为都是解决住宿问题,两者差不多。实际两者区别明显,酒店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投资,大多都由旅游酒店行业协会进行评定,根据硬件设施情况确定星级标准,并有价格上的指导,属于特种行业(需要通过消防和治安管理审核),而民宿在这方面没那么严格,主要是以满足游客住家式体验为前提。
既然如此,又有人将其与农家乐混淆,事实上农家乐法律上必须是农民开办,围绕农业产品,以餐饮为主,兼顾住宿业务。也就是说,从住宿来讲,民宿没有硬性标准,但必须有特色,其住宿的条件要求远非农家乐可比。
此次考察住的两家民宿,无论是在台北市内还是宜兰乡下,两者有个共同特点,由于住宿规模不大,为保证整洁,客人进入后,首先必须换鞋才能进入室内和房间(在台湾一些小型博物馆同样如此)。此举极大地保证了民宿的整洁和卫生,在任何区域随时可坐可躺,做到了一尘不染。
台湾随笔上 图 为民宿门口的鞋箱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正是有了整洁作为基本保障,尽管客房面积不大,且提供的都是只满足基本需要(比如毛巾,极简单的牙具等)的服务,房价折合成人民币一晚价格都在500元左右。当然,纯粹和国内的民宿相比,这不是最贵的,但以其提供的服务来说,这一价格已经有点贵了。
以走在国内民宿前沿的江浙地区民宿来考量,可以用“高、新、奇”来概括,高是高档,很多景区附近的民宿,设计建造时可谓不惜工本,亭台水岸一应俱全,或仿园林,或带禅意,档次高了,由此居住价格也飙升到每晚两三千元,偶尔居住可以,长期难以承受;新是指设计及概念新颖,金属、玻璃、木料、竹制品轮流上阵,满足了客人中年青人追求时尚的要求;特是特色鲜明,比如山洞改造、树屋、屋顶挑空可观星空的玻璃房等等,虽然花了心思,宣传也很热火,但价格偏高,适应者了了,其持续性和效益都是问题。
根据个人观察,因为民宿是个新生的业态,要做出特色,用心是必须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些概念的应用上。宜兰这家民宿,老板自己设计了整幢楼,前后花去两年时间。走在里面,无处不见其用心。
台湾随笔墙上这个时钟,看似简单,但简洁且与白墙协调一致,关键不是摆设,它真的能用(我认为中间指针部分是从别的地方拆下来的)。
台湾随笔这个茶几是一个旧箱子,经过修复,皮的线条和银色金属表面,既诉说着沧桑,也体现着时尚。
这些还不是最夸张的,我看到卫生间的陶制仿木地板,本来一般人可能就是买来往地上一铺就是。但因为仿制的木纹有树的结疤,木纹的纹理,如果同样的铺下去,很容易让人看出是假的。这位对艺术执着的老板,竟然用了八种以上不同木纹路的地板交叉铺设,如果不细心看,你绝对看不出是陶的,这就是用心,也是民宿文化的核心构成!
台湾随笔有了经营者用心和严格控制的管理标准,这只是解决了民宿发展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游客的人文素质问题。我看到这里无论马路还是景点,垃圾箱远比国内少,保洁人员也难得看到,但不管山地、道路还是河道中几乎看不到丢弃的垃圾。而在民宿内,我的感觉:整洁的环境让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把一点小纸屑遗落在地面上。良好的从小教育、自身习惯养成及环境约束是保持优美环境的保障,这方面我悲观的感觉,国内起码还落后十年。
台湾随笔好的民宿是散客旅游的保障,而由景观旅游转化为休闲旅游,还需要有好的环境和符合乡村特点的旅游产品。宜兰这个地方,周边起伏的山峦,平整的田地,由山上流下来的沟渠水源构成了基本的优美画面,给了乡间骑行很好的理由。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除此之外,这里人们也利用了现有条件,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今天看了一个老厂房改建的室内植物园,犹如把绿色搬入室内,尤其是当地一种香草植物,看上去像茉莉花,香气浓郁,令人流连忘返。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另一个是生产威士忌和咖啡的花园工厂,游人可以随时进入,完整参观整个流水生产过程,品尝产品,进行选购。即便什么不买,徘徊其间,也是一种美好享受。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看来好的民宿,好的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与政府提倡的地方经济发展方向有机结合,带给了旅游业新的动力,这方面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好在我们大别山的基地刚刚开始起步,我们可以把别人好的经验很好的引进、消化并加以利用。
四.成长与平衡
感谢大家每天的陪伴!
先说个好笑的事儿,昨天我发了一组宜兰的风光照片,其中最后一张是宜兰的龟山岛,就是下面这张:
台湾随笔很多朋友看了点赞多多,还有说感到震撼,说是一种难得一见的奇观景色,当然,也有人表示是照片被PS过度。点赞的朋友眼光不错,我虽然不想破坏大家的美感,可又不忍心误导大家,只能告诉真实的状况。这并不是一张照片,而是在昨天参观金光企业画廊看到的一幅当地油画家的画作!
或许真相让人失落,可我想说的是,这位画家肯定见到了这样的实景,然后不管是凭印象或者是照片画出了这幅作品。这是油画这个品种的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喜欢油画中写实派画家的原因。能将一幅画画到让人感觉不到与摄影的差别,这是技术上的深厚功力所在。也许有些画家创造力很强,但抽象的作品个人认为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检验的只是人的想象空间。
台湾随笔上图是另一位作家的作品,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是台湾的风貌,这需要写实,也需要头脑中存在对台湾的认识。
说到对台湾的认识,除了原来固有的看法,几天下来觉得新的感受是:外观上由国内四五十年代的风貌、加上过去日本的建筑以及少量荷兰人占领时遗留的欧式风格构成了直观上的台湾。
说到这点,你可能不相信,这里河沟里的鱼多得让你吃惊。早上我起来散步,在田边小渠的浅水里发现四条半斤左右的鲫鱼,后来再到冬山参观绿博园,乘船游览冬山河的时候不时有鱼从水中跃起,我问驾船师傅,是不是当地不许捕鱼?他说:其实没有任何限制,只是大家不喜欢吃河鱼。等到了花莲,我的天!看见不深的水里,到处是斤把重的鲫鱼和扁鱼,有的地方竟然有上百条,用手都能直接捞起来,这要是在大陆,还不早给消灭完了。下面两张图是发现鱼群的地方,欢迎大家来捕捞。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由此,再谈到这几天接触到的台湾人,好的地方是,无论你走在哪里,只要看你有些犹豫,立刻会有人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尤其是年长者;不管什么事,你提出来,对方肯定尽量帮你解决。言辞都非常客气;即使为了做生意,也只会点到即止,绝不死缠烂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里生活节奏明显缓慢得多,像民宿的工作人员,上班最多提前十分钟到,很多人去了大城市,又回到乡下,情愿少拿工资过慢生活。连在台北,大白天坐在咖啡馆里也有很多年青人,半天泡着,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
每天,总有人就是在这种地方,大家吹着海风,看着夕阳,呆呆地过着无聊的日子。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今天在民宿老板娘亲自驾车送我们去景点的路上,我和她开玩笑说,虽然我们同文同种,但几十年下来,差异已经很明显。举个例子,像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如果遇上排队这样的事,只要前面超过六个人,大多数人就会感到烦躁,不是想插队就是考虑放弃,而台湾则完全不同,队伍再长,大家秩序井然,只是在排队同时干点自己的事。
说到厎,产生这样的现象根源在于两岸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如今的大陆,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都供大于求,你不努力,你不拼,你不降低成本就没法生存,这样的压迫感使得人人都焦虑不安,快生活快节奏成为常态。反观台湾,它和国际上没有那么大的贸易量,自身的供需状态处于平衡中,收入差异不大,努力与否并不能马上体现价值,加上传统文化的熏陶,这里的社会是平衡的社会,而不似大陆,虽然竞争性强,但总是有结构性的成长机会。
台湾随笔两岸这种模式上的不同,进而引生出一个话题,当我们到一定年龄,想过一种平缓生活的时候,台湾或许也是我们的一种选择,就像台北的朋友所说,你卖了上海一套房子,可以在台湾买最好的别墅,还能省下笔钱慢慢生活。是否真的如此,接下来几天继续观察。
台湾随笔五.旅游,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大清早起来,这里的太阳已经老高,漫步在花莲的大街上,墙上有个醒目的“在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广告。关于台湾人文方面的优势这两天已经说得很多,所以继续我们的行程,还是接着看景。
很多来过台湾的朋友回去后,谈及旅行经历,大都会说,台湾小吃很有特点,语言无障碍,但景色一般,毕竟有限的地域,其地貌特色根本无法和大陆广阔的疆土相比。
这话初听起来,确实不错,台湾的人文景观限于两岸的角度差异,如非研究历史,相信感兴趣的游客不多,至于自然景观,那得用与和台湾地貌相同区域比才似乎比较合理。
台湾随笔这是我今天在花莲清水断崖拍的照片,据导游说今天气候好,海水颜色很漂亮。也许在大陆海岸线上你也能拍到这样的海水(像海南、或者青岛、大连),但能够站在高山上这样观海的地方好像不多。
台湾随笔再如在七星潭观远处山水,有种雾霭岚山的感觉,如果不是绝好的空气,你没法看到这样的效果。包括下面的这种河里的石头,由于是大理石材质,和水相融合,有种凝脂般的味道。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
台湾随笔当然,我觉得旅游的目的不是比较一个地方景点本身的好坏,甚至就景点的养护管理来说,台湾和大陆的距离可谓天差地别。这里的景点人为的公共设施很少,且都很陈旧。前往景区的道路几乎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但它和对应的人流,交通公具很搭,就是一种慢节奏,以及我之前说的平衡性生活方式的体现。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以目前的旅游方式来看,尤其是境外游,国人还是以景点旅游方式为主,长途奔袭,车上睡觉,下车拍照;而国外大多数人则不同,他们的休假是以休闲旅游为主,不在乎景点有多漂亮,只要环境好,有特色,方便休息,有感兴趣的活动就行了。受此影响,所以才会在小小的台湾,靠近台北的宜兰和花莲,仅民宿就分别达到2000和3000多家,他们的客人主要就是台湾大城市的客人,还有就是部分大陆自由行客人。蓬勃的市场,导致不仅民宿数量增长,而且质量也高于大多数欧洲的民宿。下图是今天入住的民宿,老板全家和客人住在一起(他们仅住其中一间),老板娘坚称:只有主人和游客住在一起,这才是民宿。
台湾随笔我随手翻了翻老板提供的游览地图,几乎看得到的景点基本都是牧场、粮食加工、渔港,手工点心制作之类的地方,他们是把原本农耕时代的生活,通过休闲旅游交还给城市的现代人们,以怀念过去,更传承文化给未来,这样的旅游才是回归自然,才是旅游长期发展的目的所在!
按照这样的要求,首先台湾要改善的地方仍然还很多,尤其像大陆来的散客,住在民宿,几乎不提供餐饮,要吃饭,不像在大陆,出门打个车就行。这里因为人少,出租车数量有限,通常是要提前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预约,车子大概15分钟后到,吃个饭要预约两次,而游览景点,公交车几乎没有,只能靠包车,车价还得自己谈。毕竟当地人是自驾游,根本不存在这类问题,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变相宰客的情况,长此以往很容易影响台湾的旅游形象,限制未来的发展。
而对大陆广大地方来说,那些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即便没有很美的自然景观,同样可以借鉴休闲旅游思路,发展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旅游业,而且这类项目未来会得到大力发展。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六.那些曾撩动我们情感的难忘旋律
台东县位于台湾东南方,人口只有22万,且近一半在外面工作,由于没什么工业,也是台湾最贫穷的地方,但借着有利的农业生态环境,这里也是台湾城市人们最喜欢旅游的区域,房屋的价格明显偏高。
因为只是把这里作为到屏东垦丁的中转地,所以只有半天观光时间。所居住民宿老板……一对年青的夫妻建议我们包部车,商量好去的地方,然后和司机确定价格。
依据在前几个城市的经验,我拿过地图一看,排除掉大同小异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找出特色景点,计算好路程时间,等送我们去城里吃饭的出租车司机一来,路上和他就很快确定了今天的路线与费用。
等早上车子来到门口,开门下来的却是位老人,一问才知道是昨晚司机的父亲。开始我还在嘀咕这家伙说好了怎么自己不来,把老爹弄来应付我们,到行驶在路上聊开了,才感到老者的经历不简单。
这位姓廖的老人当年是国军海军陆战队士兵,三年服役期间两年多在驾驶汽车,从此和车结下不解之缘。退役后自己开了家出租车公司,目前是台东最大出租车企业,共有100多辆车。我很好奇,作为老板,为啥还要开车?他回答也很爽气,儿子因为又接了单全天的包车,临时没人替,所以他来开,顺便解解闷,免得家里听老婆叨叨得难受。
老人先带我们去看当地的富冈鱼港,在港湾里停着一些刚返航的渔船,由于到得稍晚,旁边的鱼市已经快结束了。这里的渔民都是在近海捕捞,看上去品种不少,最多的是秋刀鱼,也有带鱼和金枪鱼,比大陆的要大得多。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一路上老人很健谈,以65岁的年纪,他已经去过大陆25次,除新疆、西藏等少数地区,国内基本都去过了。谈起各地的景点,他如数家珍,说是特别喜欢历史古迹,最推崇的是曲阜的孔庙。以前是每年到大陆两次,后来老婆怕他到大陆有外遇,必须跟她同行,现在改为一次。
虽说年纪大了,说自己不想再开车,但言语之中仍听得出老人不舍之情。三个孩子,老大就是昨天送我们的,已经38岁了,还没结婚,因为不爱读书,当了环保署工作人员九年始终考试通不过,只好回公司帮忙,下一步准备接班;一个女儿出嫁了,自己打算把祖上留给他们三兄弟的土地分完卖掉,钱交给女儿买套房子;最骄傲是小儿子,台湾交大研究所毕业,现在台北干得很好。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我们一边说一边在景区间穿行,老人训练有素,每到一地,先让我们下车,同时告诉怎么走,他提前到地方等待我们,甚至同时考虑车辆散热和我们上车降温的问题,尤为可贵的,只要我们到了,他一定先下来打开车门让我们上,这里没有年龄,没有身份,只有职业素质,这点让我非常感动!
当然老人也不避讳自身曾经的问题,他过去喜欢赌博,照他的说法,输的钱够买几套房子,还有就是很多台湾人喜欢嚼槟榔的习惯。据他自己说,光花在这上面的钱就超过200万台币,先后戒了一百多次,五年前才彻底戒除,但留下后遗症是,嘴巴必须不停的动,否则驾车立马没精神。我这才知道槟榔的厉害,比戒烟难多了。
台湾随笔由于包车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景点转完,我请老人带我到银行再换点钱,老人一口答应,当听我说换钱要验看证件还要填表,他直接从口袋掏钱和我兑换,并顺道让我们参观了一个地标建筑。在车站分别,我请他下次来大陆一定见个面,他说不喜欢上海,还是我过来好,顺便可以弥补此次的遗憾。
我目送他开车离开,这是我这次遇到最有个性的台湾人,直爽、好客、文明,也是台湾老一辈的代表。
台湾随笔说到弥补遗憾,这才是这段文字的正题。昨天看地图,无意间发现台东外海有两座离岛,一个叫绿岛(又叫火烧岛),是当年台湾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不少人都知道。另一个叫兰屿,知道的人就少了,这是台湾九个原住民族中唯一一个海洋民族的居住地,同时也是台湾著名蝴蝶兰的产地。
看到这两座岛,我马上想起了两首和这两个岛相关的歌曲,巧得很,它们都是由上海著名歌唱家朱逢博七八十年代首先在大陆唱起来的。关于兰屿的歌为大陆创作,名叫《兰花与蝴蝶》,为谷建芬作曲,其中的几句是“兰屿岛啊蝴蝶兰,常与百花争芬芳,我爱台湾蝴蝶美,花的山啊花的港,祖国的宝岛,我的家乡,祖国的宝岛,我的家乡!”
台湾随笔另一首关于绿岛的歌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绿岛小夜曲》,受当年台湾作家柏杨的影响,人们一直以为此歌是被关在绿岛的政治犯所作,是思念爱人的歌曲。我经过查证,才知道这是个谬误。
其实这首歌作于56年,是当时在台湾中广音乐的两个年青人,由于受小夜曲影响,想创作一首中国的小夜曲,先是一个当晚拿出歌词,另一个看了十分满意,加上自己又在追求自己的学生,将情感倾入曲中,这才有了这首《绿岛小夜曲》,这里的绿岛指的是台湾(确实这次整个东部走下来,我觉得台湾是名副其实的绿岛),并由当时的歌星紫薇演唱灌制唱片,后来传到菲律宾和马来亚,并流行开来。因为创作这首歌曲,曲作者最终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情这是后话。
这首歌所以会进入大陆,是由于当时国内六十年代按照周总理要求,为了加强和亚非拉国家友谊,我们国内专门成立了东方歌舞团,在各国访问表演,由此需要演唱当地歌曲,就这样把绿岛小夜曲带回了国内,优美的旋律,感动了无数国人,很多歌手都演唱过这首歌。
台湾随笔由于这些缘由,所以我才希望能有机会去绿岛和兰屿看看,虽然此次来不及,那就以后弥补吧。
在这次的行程中,虽然和文化界方面没什么接触,但文化的影响力仍不时可见。在花莲的将军府参观时,正好在举办台湾书画界赴大陆采风成果展,一位女士看到我们进去,立刻热心介绍,她本人是位书法家,不仅认真介绍整个展览作品,还为我们演唱了她书写的一首台湾老歌,谈起两岸血脉关系,感情溢于言表。
而在松园别馆,我意外看见了正在举办的太平洋诗歌展,甚至看到了年青时欣赏的席慕容本人的新作,诗人们的言语自然赤诚,冲满了中华文人的情感,这里奉上其中一首供大家赏读。
台湾随笔无论诗词、歌曲、文章,无论哪个年代,总有那些曾经撩动我们情感的旋律,会在不经意时重新出现,勾起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回到童年……
七.太平洋吹来清新的风
今天是在台的第八天,也是正式考察的最后一天。昨天下午由台东乘火车到枋寮,然后再打车来到车城(不是俄罗斯那个车臣哦)的后湾住下,这里离垦丁很近,但相比起来要安静很多。后湾也是个海湾,旁边就是海洋馆,等借完今天要用的电瓶车回到民宿,太阳已剩最后一抹余晖,好我此刻能沐浴夕阳,听着海浪声,也是很美的感觉。
台湾随笔早上醒来,就听到“沙沙”的声音,推开窗户一看,原来夜里已经落下了雷阵雨。沥沥的雨水浇灌着田野,让获得滋润的大地也仿佛有了生机,窗外的露台在雨中显得宁静,似乎不愿催醒休息的人们,而这宁静的画面却让人陶醉。
台湾随笔来过台湾的人都知道,台湾最美的风景在南端,这就是垦丁半岛。它三面环海,台湾别的地方也有不少海湾,但海岸多数是石英岩风化而成,不适合游泳观光。而垦丁则不同,它犹如将整个台湾的山脉斜插入海,地势越近海越趋平缓,湾里几乎都是沙滩,很适合休闲和游泳。
垦丁整个半岛的海岸线约有五十多公里,除非自驾,否则很难全程浏览。当然也有强悍人士,骑车环岛游,几十公里不在话下。可我们毕竟不同,在体力与全程游览兼顾之下只能选择骑行电瓶车。因为在台湾,没有国际驾照,是不允许驾驶汽车和摩托车的,电瓶车正好避开了驾照问题,租用一天600台币(约合132元人民币),配三个电瓶,足够行驶一天,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借着早晨降下的雨水,在多云的天气下开始了我们的骑行路程。我们由后湾即垦丁西面往南再向东向北,环行一周,为了不破坏大家的美感,直接上图吧!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这是白沙滩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上图是猫鼻头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上图 为南湾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这是船帆石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鹅銮鼻公园
台湾随笔图为 港口吊桥
这些天从台北(严格意义上说是从淡水开始),沿着东海岸一路往南,穿越中央山脉,领略田园风光,跋涉在沿海山脉之间,最后来到最南端的鹅銮鼻公园观景平台。越往南,太平洋上吹来的风越直接越清新。海风夹着海水的味道,同时还间歇发散着不同植物的气息,在这里,望天望海是蓝;望云是纯白;而望山则是一片葱绿,这种绿不同于大陆的嫩绿,它是一种墨绿,犹如绿宝石般让人舍不得离开。
其实细观台湾的草木,长得都不是很粗壮,但它们的根茎都非常发达,紧紧抓俯着地面,尤其在海边的珊瑚岩上,你看那些树木的根,很多都断了好多回,但又会长出新根,依然抱紧岩石,顽强生长。
台湾随笔 台湾随笔之所以会这样,或许因为台湾岛本身是大陆的一道屏障,每年夏季总有台风直接袭击台湾。台风过后,树木倒塌,洪水肆虐。但同样因为季风,调节着雨水,丰润这里万物,于是才有了这般绿色的植物,才养育了这里人们,即使几百年来经历这么多管理者的更迭,他们依然过着属于自己安逸的生活。
朋友,当你来台湾的时候,不论逗留多久,建议你不妨多感受下那太平洋吹来的清新的风,习惯了她,你就理解了台湾!
八.尾声
今天是在台湾居住的最后一晚,明天我们将在高雄登机返回上海,重新恢复自己原来的生活。这些天台湾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每个人或许会有不同的见解。但对我而言,过去概念中的台湾、和台湾朋友交往过程中印象的台湾,在这些天里得到了丰富和进一步完善。
我不知道下次何时再来,可一个模糊的岛屿在脑海里已经逐渐变得清晰,这里的人们文明友善,尽管他们城市未必比我们的城市先进;这里有很多我们祖宗留下的东西,无论物质还是精神,他们依然在珍惜;最重要的,我现在知道了,台湾是一座遍布绿色的岛屿。既然是绿岛,那就让我们在《绿岛小夜曲》中结束我们的行程:
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
姑娘啊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
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
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
椰子树的长影掩不住我的情谊
明媚地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
姑娘啊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
台湾随笔再见了宝岛,再见了台湾!
再见了这些天陪伴阅读本文的朋友,
下次旅行我们再见!
台湾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