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一瞬间有些恍惚。我已经忘了自己从家里出来几天了。
明明只是短短两天的时间,完成的事情之多、接受的信息量之大,让我感觉好像过了两周。
醒了以后仔细看了看昨天管理员给的材料。我住的房子每个月房租38200日元,第一个月需要交日本惯有的入住礼金10800日元。入住礼金是日本特有的文化,至于为什么给房东礼金,有的说法是要感谢房东租房子给自己;还有说法是为了鼓励租房者长期租赁,防止频繁的租房退房;另外还有直接由此筛选住户人群质量的说法;最后一种说法是,房子需要定期翻修和清扫,这部分钱就从每次换住户第一个月收的礼金里出。
关于交房费的方式,我住的会馆比较特殊,没法直接到便利店去交款,指定地点是三井住友银行。学校里有三井住友银行的ATM机,但是自助操作很复杂。实体店的话,最近的一家在四条河原町,就在京都市中心最繁华的那个十字路口。于是,每个月去四条交房费,也变成了我们这帮小姑娘定期去市中心商店街逛街的小借口。从学校到四条河原町距离不远,步行的话四十分钟,坐公交的话,只在八坂神社前面拐一个弯,车程二十分钟左右。但是,到银行交款有一件事比较麻烦。日本银行的营业时间为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而且只在工作日开门,正常的节假日人家也放假。这对于每天都有课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不方便。所以,虽然惊喜地计划每次去交房费的时候顺道逛街,可是每月交房费的截止日期基本上都是在月初,后来上课忙起来的时候,基本上只能看每月的前几天谁有空去银行,就把别人的房费缴费单都带着,一起交了。房费通知单上虽然需要亲笔填写姓名和电话,但不需要一定本人去交,所以可以别人代劳。
刚开始看到自己房间的独立洗手间时,没敢进。因为第一眼看上去,好像根本就没有能下脚的地方。
但其实住习惯后就感觉还好啦。浴缸、喷头、干湿分隔帘、洗手台、镜子、马桶,满满当当的,设备一应俱全。之前曾听老师说过,日本对空间的利用很合理,室内设计十分巧妙。有的公寓面积很小,为了节省空间,洗手台是可折叠的。可折叠的洗手台在人洗澡的时候,可以掰到马桶上方;在使用马桶的时候,直接转到浴盆上方就好了。
而且日本人超爱泡澡,无论多小的洗手间,都是要有浴盆的!
会馆每个月的房费,除了住宿费,只包含床上用品的租赁费和水费。管理员大爷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要是自己做饭、想喝热水,或者洗热水澡的话,烧水、做饭的电钱是要自己掏的,而会馆的电费并不便宜。大爷这算是把“丑话”说在了前头——我们会馆的大爷从来不骗人——真的,我一开始觉得新鲜,天气虽然不冷,没事儿也泡澡。结果第二个月交电费的时候就痛切地觉得:不听大爷言,吃亏想打脸了……
前一个月的房费请求单,一般会在下个月五号之前投递到一楼自己房间的信箱里。电费通知单则会在八号之前。电费直接在一楼办公室窗口交给管理员就可以,比较简单。过了截止日期还没交费的人的信箱上,会被贴条。大爷一开始也给我们开会提醒过,如果长期外出旅行的话,一定要注意,不要错过缴费而给别人添麻烦。
无论是夏被冬被,还是枕头床单,床上用品都由会馆提供。每周五办公室的工作时间,也就是上午九点到下午六点,住户可以自己去二楼电梯旁边的仓库换洗床单、被罩和枕套。
相信大家早就听说过日本精细的垃圾分类。日本的垃圾分类很复杂,比如塑料垃圾、厨余垃圾、金属瓶罐等等,都要分开处理。京都的垃圾分类还算简单,就两种:黄色带紫色提示字的袋子,用来盛放可燃垃圾,厨余垃圾也包括在内;透明绿色字的袋子用来回收资源垃圾,带「プラ」(塑料)字样的瓶子、罐子、包装袋等等,统统都放到资源垃圾的袋子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诸如沾上酱汁的塑料盒、喝酸奶剩下的有残留的瓶子,都是要清洗晾干后,再丢掉的。并且,哪天丢哪样垃圾,也非常有讲究。但因为住在会馆里,只需要把两种垃圾袋放进会馆一楼连接室外的屋子里的不同箱子里就好。管理员就会在固定的日子拿出去丢掉。还有就是,本来需要交钱才能丢掉的大件垃圾,比如说坏掉的旅行箱、不用的沙发等等,本来是需要去便利店花四百日元买一张说明单的,但问过管理员之后得知,我们会馆直接放到一楼集中堆放垃圾的屋子里即可,管理员们来处理。
像这样落实到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节约了许多人力和资源,值得学习!
刚入住的时候,大爷为我们准备了垃圾分类的两种袋子,用完之后就要自己去便利店买了。不过即使扔垃圾的过程已经简化了很多,一开始还是有许多留学生不懂。有人会拿超市买东西的普通塑料袋装垃圾,或者是直接随时把大包垃圾扔到外面的垃圾箱里。大爷为此在一楼通告板上,贴了好久英日文双语的告示。因为就算是拿超市的塑料袋装了垃圾,最后也一定要套上专用的袋子进行分类。直接拿普通塑料袋扔垃圾是不可以的。
除了扔垃圾的便利,会馆的其他配套设施也很完备。入住时有一张单子用来确认家具,房间里从床头灯到学习用的台灯都给准备了。其他日常需要的工具,比如吸尘器、熨斗、体重秤、还有各种维修用具,都可以到一楼的管理员办公室借。
会馆的管理员都会英语。昨天和我一起入住的同学,基本上都是英语项目的学生,大家来自世界各地,还有父母一方是中国人、另一方是日本人,但从小一直居住在美国的混血同学。
上一篇:故事开始在九月2
下一篇:故事开始在九月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