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兰凌(二十二)

作者: 上善若水VI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0:50 被阅读106次

第八章:冲破樊篱

二十二

这是兰凌七十年代迎来的第五个春天。

几年来,兰凌的万物万象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悄悄在变,有的显著在变。这些变化带给兰凌人的是轻松和愉悦的心情。

以往兰凌最高的建筑邮电大楼已不再“鹤立鸡群”,五层以上的房屋比比皆是。学校、医院、商店、银行已遍布城区。

街市上一扫往年晚秋般的冷清,而代之以随处可见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爿爿店铺生意兴隆,新建的营业面积一千五百多平米的百货商场里浏览、购物的人们摩肩接踵,人气满满。……

总之兰凌到处都充盈着盎然的春意。

也许由于身在其中,抑或没有心思,卫立民并没有觉出身边有多大变化,近些日子他一直在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下一步兰凌该怎么走?

这两年卫立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兰凌的专业技术力量捉襟见肘,已经远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现在全市工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多人,而且顶尖的科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由于科技人才短缺,兰凌的工业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品种、档次诸方面都缺乏市场竞争力,路子越走越窄,严重制约了兰凌的经济发展步伐。

从省里参加博览会回来以后,卫立民更加意识到壮大科技队伍、提高科技水平已迫在眉睫。

然而科技人才从哪里来?

靠院校分配现在哪来的毕业生?

自己抓紧培养这是肯定的,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搜罗人才就只有引进这条路了。

卫立民知道,现在这样做无疑是一步险棋,但这步棋非走不可。

在省城观摩学习结束的时候,卫立民得知纺织局那个调查组的事已得到妥善处理,他就让马仲良先带队回去,自己留在省城对当地科技人员的状况做了一番调查了解。

他去了几家科研机构和工矿企业,发现不少科技人才都还在“靠边站”,有的甚至还在蹲牛棚,他们掌握的专业技能正在荒废,他感到十分痛惜。

那时候他心里已开始在酝酿引进人才的计划。

卫立民决定先找马仲良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

一直以来大凡重大一些的事情他总喜欢跟马仲良一起切磋,而马仲良也往往能帮他排难解忧。

这天上午卫立民处理完手头几件急办的事就给马仲良打电话请他到自己办公室来。

马仲良来到卫立民办公室,见他正紧皱着眉头,一只手按着腹部,忙问道:“立民书记你怎么啦?”

“没事,胃有点不舒服,老毛病了,刚才已经吃过药,一会儿就没事了。”

过了片刻卫立民感觉好多了,就直奔主题地对马仲良说,“仲良同志,请你过来是想跟你商量咱们兰凌科技力量的事,我感到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他接着说,“你也看到了,现在光靠派出去学很多东西尤其是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东西是学不来的,我们必须尽快建起一支强有力的科技队伍,不然就只能老跟在人家屁股后头慢慢爬。我反复考虑这个坎儿是绕不过去的,你说呢?”

马仲良沉思了一下叹口气说,“立民书记,我完全理解此时此刻你的心情,”马仲良有点激动起来,“这些年兰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啥这样少?谁都知道这些人现在就是一个字‘臭’,人家躲都躲不及还会培养?还会重用?眼见科技瓶颈严重影响兰凌发展而科技人员又面临青黄不接,咋不叫人揪心?”

“这么说,原来你也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怎么没听你说过呢?”

“唉,说有什么用?说了也白说,急也是干急,有啥办法?”马仲良两手一摊显得焦愁而无奈。

卫立民说,“仲良,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不惜代价大量引进科技人才。”

他接着说,“博览会结束以后我对省城科技人员状况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有不少科技人才还蜗在那里,这些人工作上没有用武之地,生活上的困难得不到解决,他们想离开当地却又感到没处可去。我想各大城市的情况恐怕大同小异,我们何不借此机会敞开大门把这些人才引进兰凌?”

“嗨,你这个主意太好了!”马仲良兴奋之余却不免担心,“立民书记,这可是个禁区呀,人家都怕沾上边,你却还……”

没等马仲良说完卫立民就抢过话来,“仲良,如果说怕我最怕的是老百姓受穷,”顿了一下接着说,“我心里明白这要担很大风险,但为了兰凌的发展我们别无选择,顾不了那么多了,我豁出去了。”

“立民书记,”马仲良被深深地感动了,“你既然有这个决心、这个担当、做了这个决定,我还能有什么顾虑?我一家老小都在乡下,没什么可牵挂的,出了事大不了我还回厂里当我的工人去,我也想好了,咱就破釜沉舟干他一场。”

此时此刻卫立民和马仲良的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仲良同志,”卫立民说,“这个动作比较大,我想请你出马。”

“这没问题,我随时都可以出发。”

“我们再合计合计,还得开个常委会统一一下认识,我总的想法是组织一个专门班子,由你带队,科委主任和组织、人事、劳动、教育、公安这些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他接着强调:“第一,重点是跑各大城市、主要工业城市,因为这些地方科技人才较为集中。第二,对我们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对提升兰凌经济发展水平能起到引领作用的尖子人才要不惜代价大量引进。第三,对确定要引进的人才当场敲定,对人家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凡是能解决的当场拍板解决。”

卫立民最后说,“具体操作办法你们自己定吧,人员组织好以后即刻出发。”

十天以后马仲良带着引进人才专班出发了。

卫立民亲自到车站去送他们,同他们一一握别,最后紧握着马仲良的手说,“仲良同志辛苦你了,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送走了马仲良他们,卫立民突然想起已经一个多星期没去卷烟厂了,他决定到卷烟厂去看看。

相关文章

  • 逐梦兰凌(二十二)

    第八章:冲破樊篱 二十二 这是兰凌七十年代迎来的第五个春天。 几年来,兰凌的万物万象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悄悄在变,...

  • 逐梦兰凌 (三)

    三 几天以后,卫立民推出了他的第一个决策方案。 这天,他把市城建委主任肖长根和市财政局长刘明达叫到他的办公室,先听...

  • 逐梦兰凌(十三)

    第五章:卧龙欲飞 十三 这天下午倪福基叫人把厂办打扫干净,并准备了茶水,他和市委卫立民书记、工交办马仲良主任约好要...

  • 逐梦兰凌(十二)

    十二 中午开饭的时间到了,食堂餐厅里买饭的工人排起了长队。 卫立民拿着两个盛饭菜的钵子跟着队来到卖饭窗口,瞄了一下...

  • 逐梦兰凌(十一)

    十一 在前往卷烟厂的路上,卫立民思绪连绵。 他到兰凌后走进的第一家企业就是卷烟厂。事前他就知道,卷烟厂是兰凌纳税第...

  • 逐梦兰凌(尾声)

    不是尾声 昨天的一场雪下得真大,一夜之间兰凌裹上了白色的素装。 凛冽的北风尖声呼啸着把过往行人的手脸吹得生疼,那树...

  • 逐梦兰凌(三十)

    三十 郁汉祥接到市里任职通知后一直称病没去上班。 他患的是心病,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想心事。 想到自己含辛茹苦、扒心...

  • 逐梦兰凌(十四)

    十四 最操心梦婷婚事的人是她父亲郁汉祥。 郁汉祥就梦婷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一直视若掌上明珠。郁汉祥的妻子早在梦婷上中...

  • 逐梦兰凌(十五)

    十五 一个星期后市里召开了筹备印染厂项目专题会,市委、市革委会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研究决定,在卧龙棉织厂印染...

  • 逐梦兰凌(十七)

    十七 自从上月省里批准兰凌上印染厂的批文下来以后,卧龙厂自制印染设备大会战随即拉开了帷幕。 卷染、轧染、煮漂配套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逐梦兰凌(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br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