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话并不对,也不是孔子说的,应当是后来腐儒、酸儒们说的。
对于父母如果有过错怎么办,孔子有其意见。
我们先讲一个曾子挨打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孔子家语》里,且好懂,故直接引用原文: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孔子家语·六本》)
论语新视界068|曾参挨的那顿打:父母有过怎么办曾子被曾晳打得都晕死过去了,醒了还得抚琴而歌,装着没事的样子。他以为这样就是孝了。
曾子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二十四孝之一。
孔子很生气。
孔子认为,父亲打你的时候,打得轻就挨着,打得重就得逃走。如果不逃走,一不小心被父亲打死了,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之境? 如果是这样,何孝之有?
那么,父母如果有过错,该怎么办呢?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4·18)
“几”是委婉、态度和蔼的意思。“劳”是忧愁、烦劳的意思。“不违”就是不要唐突地、强硬地违背父母的意思。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发现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而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要强行违背他们的意志,还以继续地劝下去,不要因为父母没有听取自己的意见就有怨气。
论语新视界068|曾参挨的那顿打:父母有过怎么办孔子的这个意思,在《礼记》中也有表达。
《礼记·内则》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
《礼记·坊记》说,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
但是,孔子并不提倡绝对服从父母,在《孝经·谏诤》中有这样一段: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此外,《弟子规》也说过:“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论语新视界068|曾参挨的那顿打:父母有过怎么办有人认为,现在要弘扬传统文化,确实是很有难度。为什么呢?因为大概自爷爷那辈起,就都没有认真学习过传统文化了,所以都不懂。譬如说孝道,譬如说修身之道,这些传统的理念,家庭里面可能没有这个意识。
我赞同以上观点。
所以,现在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发现父母有“过”,包括一些不合于现在的道德规范、生活规范等的方式和做法,我们一定要认真规劝,以避免使父母陷入不义的处境,而达到无过的境界。劝谏父母时,态度要恭敬和顺,言辞要委婉含蓄,讲究说话技巧,让父母欣然省悟,从而避免犯过,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如果父母不受劝谏,也千万不要气馁,更不宜盛气凌人,唐突双亲。应该以无比的耐心,换一种方式或说法去感悟父母。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别唐突父母,甚至触怒父母,更别违反孝敬父母的本心。在整个劝谏父母、从事沟通、建立共识、避免犯过的过程中,子女要千方百计为成全父母之德设想,内心里不要有一丝一毫愤怒之情。必须如此,才算克尽孝道。这一段,是对孔子教导的最好的诠释。
通读《孔子家语》,其记录的语言及风格与《论语》大异,且《弟子规》亦后人编纂,其意与孔子之意亦已大异,包括《礼记》、《孝经》,皆仅作参考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