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105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12-05 23:56 被阅读0次

2023-12-6 一百〇五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第十四章。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这一章是评价子路的,但是和前面几章不同的是,谁评价子路并没有明确的说明。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这个评价,应该不是孔子的评价。因为孔子在评价子路的时候,大多都是负面的、否定的,而在这一章里对于子路的评价则是积极的、肯定的,所以我们猜测可能是子路的同门对子路给予的一个总结和评价。
我们看文本,“子路有闻”。这个“闻”和听不太一样,听是一个动作,闻则是去听的结果。我们给它理解成学会了,学到了,学有所得这样的一个意思。这样一来,这句话理解起来是这样的,就是子路跟老师求学,得到了治国安邦的道理。
“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还没有”得及去执行,唯恐离开老师之后又有所闻,从而遗漏了老师重要的教导。
从整体上来看,就是子路跟老师学到了治国安邦之道以后,有所得道,于是就想去执行,去行道。那必然要离开老师去做官,那这样的话呢,他又担心遗漏了老师新的教导,因此就感到比较矛盾。
很明显,这句话省略了一些内容。如果我们给它补充完整的话,那就是子路有闻道,未之能行道,唯恐又闻道。也就是说这三个动词后边都有一个宾语,道。因为这个宾语在当时人所共知,所以出于简洁的需要,就直接给省略了。
注意,这个“有”,我们把前后两个给它区别开来,第一个“子路有闻”,就是子路学有所得;那第二个“有”呢,就是“唯恐又闻”,是一个通假字,通“又”。就是离开老师之后,老师又有新的内容传授,从而产生了遗漏。
子路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中国教育思想史里,最早是《尚书》中提出的“知行说”。所谓“知行说”,就是知易行难,强调行的重要性。这个被后来很多思想家所继承,并且被广泛的引用。但是孔子呢,进一步创造了“学行说”。所谓“学行说”,就是强调行,它固然不易,但是知也很难,要想这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发奋的学。只有把学做好了才能够知,做好了知才能够有行。
这个学说在后来被王阳明发展成“知行合一说”。就是知离不开行,行也离不开知。那么子路实际上在这里遇到的就是知行不能合一的问题。
在他学有所得以后,就想去实行。但是去实行的时候呢,离开老师又害怕遗漏了新知,这个矛盾他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当然在这里也反映出了子路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轻率,就是鲁莽。
子路的急性子的背后,是不急于闻,而急于行。对他而言,这个听和做这两件事,是相互割裂的,它完全不同于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实际上子路遇到的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很多人也都遇到过。求学与创业,你先做哪一个?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有一个不同的选择。这里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杨伯峻译

子路有所聞,還没有能够去做,只怕又有所聞。

孙中兴详解

这章言简意赅。描述的是子路的即闻即行。

子路只要听闻到善言,就会想办法马上做到,如果还来不及做到,就很怕又听到另外一件值得去实践的善行。

子路是个很讲义气的人,也是个急性子,允诺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尽快做到。《颜渊篇》第十二章就说他“无宿诺”,不会隔天才实践诺言。毓老师就说过子路是比明朝的王阳明还要早践行“知行合一”的人。这章说他“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很生动地描述了子路的急躁却求上进的个性。

孔子这里并没有对子路的行为有任何评论。这章要参看《先进篇》第二十二章:子路问孔子:“是不是听闻了善道就要去做?”孔子回答说:“总要和父兄先商量一下吧!怎么可以这么任性就去做了呢?”换成冉有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就说:“是的。事不宜迟,马上就去做吧!”另外一位弟子公西华听到了孔子这么极端的建议,大惑不解地问孔子原因何在。孔子回答说:“冉求行事保守,所以鼓励他勇往直前,而子路行事冲动,所以就让他再想一想。”

从这里的故事看来,孔子会认为:实践虽然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慎”(《为政篇》2.18),要“虑深通敏”,不可“有勇无谋”,特别不可为了求快而快,“欲速,则不达”(《子路篇》13.17)。但也不可思前想后,踌躇不前,这样往往会误了时机。他就反对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公冶长篇》5.20)。所以这种快慢之间的拿捏,除了看人的个性,也要看外在的情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诲。这也是孔子的“时”(因时因人而异)教。

相关文章

  • 《论语》讲堂留影62

    2023-10-10 六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 学习《论语》(105)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合理...

  • 105/180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欢迎关注《论语大讲堂》和《三笑集》

    《论语大讲堂》发表友友们关于《论语》的解读和学习笔记,各抒己见,一起学《论语》。 《三笑集》发表友友们关于儒、释、...

  • 子厚论语讲堂

    语文百群读书会讲座076期 主题:《论语·八佾第三》上 时间:3月29日周四20:00-21:00 主讲:子厚(博...

  • 每天读论语-105

    读论语-105 原文(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听到新的知识,还没来得及去实行,只...

  • 【105】《论语》(尧曰)

    《尧曰》 【译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

  • 早读论语105天

    【原文】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翻译】孔子说:“做事情过或不及,都是祸害啊!” 【有感】另一种...

  • Day106:上半部《论语》总结

    玩转《论语》105天 从2月1日开始到今天5月16日,历时105天,中间只休息了一天,其余都是每天裁几则生涩难懂的...

  • 读《论语》有感

    高中语文老师酷爱读《论语》,还曾多次赴北京听《论语》讲堂,即使在高三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抽出几节课来给我们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1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tj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