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和顺于道、理于义

作者: 陳_旭_東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07:21 被阅读1次
    四十二、和顺于道、理于义

    我们说「圣人设卦观象」,说的是圣人在向原始人传授易经的招式,其中,设卦是前期准备过程,目的是通过得到的卦,来预测未来的情况,其中的一个技术性的关键环节,就是「观象」。

    这里所谓的「卦」,是「八卦」,又叫「三极」。当然同时也就包括了「三极」的同卵双胞胎「六爻」。

    于是问题就是,这里的「观象」观的是什么「象」?具体而言,是「三极」还是「六爻」?

    依据前后文的联系,我们的观点是,这里的「观象」,仅限于「八卦」,从头至尾与「六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理由有三:

    一,《说卦》里面的「象」,仅限于三画卦的形象。比如八卦的每一个卦,《系辞》都列出了诸多的象征事物,无一不是说的三画卦。

    二,这里的解卦,并不直接考虑「六爻」。因为所谓的六爻,就是八卦出现了动,也就是产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本质上是此八卦,通过动,变成新的八卦,所以所谓的「变化」就说的是这个现象。后边有专门的关于「变化」的说明,就是「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谈的是动变前后的两个八卦,而不是六爻。

    三,最后的那一句话,「六爻者,三极之道也」,可不是来凑数的,而是直接告诉我们,观象无关六爻什么事,六爻仅仅是对三极的一种表达。换句话说,观象只需要考虑三极就足够了。

    但是,三极与六爻的根本区别,毕竟还是有动变与没有动变的区别,简单直接地说,就是动静的区别,全部是「义」,和至少一个极出现了「善」的区别。

    《系辞》说「动静有常」,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是直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比如世人最为关切的断卦,就是绝对两分,依据动静来截然区别,且只有这一个标准,没有其它。

    对于「静」的象怎么一个观法,《系辞》的答案非常明确,就是「系辞焉而明吉凶」。正是由于无法回避这个话题,所以我们本来已经说好了不再讨论的一个细节,就是《说卦》的「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考虑再三,天大地大还是理大。因为于易理而言,二者等值,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说法,就像汤匙与勺子一样。我们感到,似乎有予以澄明的义务。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是断卦的两个基本原则之一,是相对于「静」的八卦而言的。因此,这也当然同时是「观象」的两个基本原则之一,同样也是因动静两分。

    圣人在设卦的时候,遇到了静的八卦,下一步是怎么做的?圣人「系辞」了,就是给出了《说卦》的那一大堆八卦与事物的对应关系。

    《系辞》只讲理,那些乱七八糟的对应物,与理无关,仅仅是理生出来的果,所以《系辞》是不会涉及半句的。《系辞》只给了一个大方向,就是圣人已经系了辞,这个「系辞」的目的是明吉凶。告诉世人,看了系辞就可以据此去断定一个八卦的吉凶。

    甚至也可以说,《系辞》其实并没有直接说明人们其中的道理,而是指了一条获取这个道理的捷径,就是直接去看圣人的「系辞」,从这个「系辞」的对应关系里面,去直观的体会其中的道理。

    因此,《系辞》与「说卦」的这种联系,是密切而互补的,讲《系辞》的人就一定会去「说卦」,去「说卦」就必然会为八卦「系辞」,这都是安排好的,或者说是具有必然性的。

    《系辞》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观象」的方法上,提纲挈领的说出了最捷径,是最方便的得到结论的方法,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当然也是一种宣传,宣传《系辞》以外的「说卦」的重要性。告诉大家「心法」与「招法」地位平等,缺一不可。

    「说卦」的人自然也心知肚明,所以才有了一大堆的对应关系,不厌其烦。现实现场讲解的可能更多,比形成记录的多。这个对应关系对于断卦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也仅此而已,不涉及易理,甚至无关易的核心目的,所以不是「心法」,只是实操。就算是讲原理,这里的原理也仅仅是操作的原理,所以还是只能放在《说卦》,只不过是「说卦」的开头语,有提纲挈领的地位。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是对静态的八卦的精确定义。

    首先是性质上「和顺」,也就是不动。

    其次是结构上是「道」,也就是「一阴一阳」。

    这是相对于每一个极来说的,因为每一个极的记录,都是一个一阴一阳的符号。

    再次是本质上是「义」,也就是是静态的「象」。

    要更深入地了解所得到的八卦的意义,怎么办?「理于义」,即使是静态的三极,也是可以表达为六爻的,这个「理于义」就是明证。

    所谓的「理于义」,无非是说三极可以展开为六爻,因为每一个极,本质上都是一个静态的「象」,因此本质上都是一个「义」。

    这里面有什么「理」?这个问题一下子就上升到了易理的层面,因为这是卦的内部结构所蕴涵的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而非外部的象征意义。对此,《易经》内外有别,本末分明,《系辞》后边关于六爻的次序、位置以及相互关系,都在易理的角度,做了非常详尽的解释。

    表达为「义」之所以就能够看到「理」,就在于由此产生爻的位置、次序和相互关系。所以《说卦》提醒受众到《系辞》里面去找答案,实质就是其中自然有理,通过将极表达为「义」、就可以从六爻里面来发现爻与爻相互作用的易理。

    好像我们忽略了一个字「德」,从上下句的字数对应和意思对比来看,「和顺于道」与「穷理尽性」相仿佛,「而理于义」与「以至于命」相对应,恰恰多了一个「德」。

    另外从所讨论的对象来看,其中有道有性有义有命,恰恰看不到德。同时德在《易经》的位置在易理之上,现在放到「说卦」的操作程序来讨论,显然不合常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二、和顺于道、理于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u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