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丁与卯,坚持读写悟。
免费开通会员攻略图:点击蓝色链接查看,丁与卯会员邀请链接:开通最高可领300贝,简书变现与增收技巧:丁与卯置顶文末彩蛋
1月18日到1月24日,也就是壬寅虎年腊月二十七,到癸卯兔年正月初三,大海回到老家过年。
时间跨度为七天,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乡情浓郁难忘,大海以日历的形式,记录了湖北某村镇的见闻感触。
纸短情长,与君分享,是为新春祝福,万事胜意,健健康康。
1|返程不再是“囧”途!
大海坐在返乡的高铁上,一日千里归故乡,如今不再是奢望。
同时,一别老家又数年,终于能再回去过年了。
高铁飞驰,速度飙升。肉眼可见,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01
十年前,大海回家还是一票难求,还是那种又慢又挤又难受的绿皮火车。
当时,大海的车厢是神奇的“加1”,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反正,在此之前,此后到如今,大海都没再见到过。
更神奇的是登车的方式,人挨着人,人挤着人,摩肩接踵,亲密无间。
大海手提两个大行李箱,跟着人流“漂”上了火车,脚都没怎么沾上地。
由于是无座,实在站得累了,大海想蹲一会儿。一屁股使劲儿往下沉,居然被架在半空中,动弹不得……
这就是传说中的“毫无立锥之地”?
02
此前回家,大海要挑时间,大多数情况下,还要在途中借宿一晚。
如今,朝发夕至。
从时速百十公里的绿皮火车,到两百公里上下的动车组,再到如今350公里的复兴号,煎熬的时光大大缩短。
虽然票价涨了不少,但是通过缩短时间换空间,至少缓解了不少焦虑,也算值得。
曾经,大海回家没有直达的高铁,堂堂一个地级市,居然需要来回中转,先坐到信阳,再坐长途汽车……
每一次中转,都是一次煎熬,能不能准时到达?会不会准时发车?衔接过程是否还有别的幺蛾子?
为了确保行程衔接顺畅,大海不得不提前很久出发,中转预留时间段大幅度增加,耗时费神在所难免……
03
虽然已经进入春运高峰,铁路上流动的人并没有预期火爆,郑州处于“米”字枢纽,人流量比石家庄略大。
大海大胆猜测,至少有几个因素。
一是选择春节流动的人数在缩减,毕竟不少老人经不起“羊了个羊”。
二是承运能力和速度提升了,运输投送的效率大大提高,人流量不再集中积压。
三是目前还是工作日,好多人还在坚守岗位,并没有到离岗回家的节点,可能再晚两天才是高峰期。
四是经济收入并不充盈,大家选择就地过年,上班的有额外数倍工资,不上班也少了很多人情往来……
这个时候,大海本打算自驾回家,架不住妻子的“担心”,这才选择了高铁。
两者路途时间差不多,花费支出也差不多,但是体验感、参与度截然不同。
受冬季天气等突发情况影响,高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确实更高一点,大海也就选择了妥协。
人在外,总不能让家里人提心吊胆,多少显得有些不太厚道。
04
大海回家并不容易,中转了好几次,郑州和襄阳先后两次调换行车方向,可见铁路指向并不一致。
说来也巧,之前与小妹多次沟通回家时间,都没一个定论。大海改签了火车票以后,居然与小妹同天返乡。
小妹距离近点,选择了自驾的方式,正好路过大海的铁路到站,如果时间能够巧合,正好省去了中转打车的麻烦。
兜兜转转,一家人好久没有团聚了。如今,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以后可能更是聚少离多。
不管那么多了,聚一次算一次,团圆才是中国人的情怀,由此衍生的团结才是精神力量……
2|回到小镇“变”太多!
过年,大海终于回老家!
阔别四年,一路走下来,变化实在太大了。
05
马路旁边,曾经零零星星的小平层,如今都是连成一排的二层小楼。
最为惊奇的是,小镇上居然安上了红绿灯,来来往往车子还不少,排起了长队。
行走在街头,发现有很多外地车来回穿梭,大江南北,河山东西,牌照几乎覆盖了全国主要地区。
可喜的是,社会发展进步,普通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经济条件有了改善,房子盖得更好看了,车子也都成了代步工具,衣食住行都有了跃升。
走到镇中心,曾经的“二中”,也被改成了“二小”,以前一个村一个小学,现在镇上也就个别小学,未成年人口确实少了很多。
那时候,大海就有小孩儿变少、老人变多的忧愁,如今不幸成了现实……
06
“你介卖的是莫斯?”(你卖的是啥?)老家的方言,还是那么亲切。
曾经,为了说出地道的普通话,大海对自己的方言口音“十分恼火”。
尤其是在北方,大海不区分l和n,分不清in和ing,经常被身边人笑话“塑料普通话”。
后来,逼着自己用拼音输入法打字,硬是把这些短板补齐了,如今很多朋友又说“听不出你是南方人”……
回到这个偏远的小镇上,以前都是方言灌耳,说句普通话会被嫌弃是个假洋鬼子。
如今,时不时听见有外地人说普通话,大海偶尔不自觉地还会冒出一句普通话来。
无论是普通话日渐普及,还是各地车辆汇聚小镇,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人员的流动在加快,生活水准在提升。
07
走在小镇的环水河堤,写着府澴河“河长制”的各级负责人。
直到近些年,大海才认真关注到一个问题,故乡的地名,准确来说是“澴”,而不是随处可见的“环”。
导致这个误会的,可能是人们识字水平有限,写“环”比“澴”更省事方便,最后约定俗成。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很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括地名标识牌、交通指示牌,也很随意地写“环”,以讹传讹,推波助澜。
以至于,大海的学籍档案和正式档案上,住址都是写的“环某某”而不是“澴某某”,改都没法改。
好在只是一个小镇子,不是县市一级的重要信息,否则籍贯或者出生地都是错字,就闹大笑话了。
08
说到澴河,这些年治理有了起色,曾经的污水不再随意排放了,没有了五颜六色的水流进河道,没有了臭气熏天的味道。
至少,目前水量更充沛,鱼虾更鲜活,水面还有野鸭子在浮水,生态环境变得很不错。
此外,河道上建起了一座座新桥,方便老百姓出行。但是有一处新桥,还是令人遗憾不已。
那座桥建成以后,河堤新修的快速路,压盖了一大片连绵不断的竹林。
再也听不到林海的沙沙声,道路变得宽阔无比,没有竹林边土路的韵味,成了大海心中弥补不了心中的缺憾。
曾经,大海一家人漫步河堤,在林海里外合影留念,如今除了一组照片以外,再也寻不到那丝丝“乡愁”……
3|再也无法适应的“冷”!
曾经有个段子,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浩然正气。
这次的大寒节气,与年关挨在一起,很是应景。
09
以前读书的时候,大海都是一条秋裤过冬,并不是不冷,而是长期生于斯长于斯,抗冻了而已。
刚开始到北方上了大学,大海依然是一条秋裤走天下,还总被同学羡慕。
后来,在北方生活久了,冬天都是暖气房,大海仿佛成了温室的花朵,越来越不抗冻了。
年岁渐长,每年到了秋冬季,不管什么“春捂秋冻”,也不用妈催,大海都会主动穿上秋裤了。
如今一入冬,“你妈觉得你冷”成为历史,大海自己都觉得冷了,早早地加衣保暖,穿得五大三粗般臃肿。
在北方,大海穿衣是两件套,出门穿上外套,进家就要脱掉了,否则会燥热出汗。
10
回到老家,大海的衣服捂得紧紧的,再没打开过拉链,除了睡觉的时候。
因为室内与外面一个温度,而且还是那种湿冷,大海被冻得无所适从。
于是,大海打开天气预报APP,-1℃的温度,体感是-4℃,也是怪吓人的。
其实,在还没回家之前,大海就在安排过冬保暖事项,制热的空调已经安装到位了。
回到家,开空调和电炉子,一起上阵,还是感觉身上没有热乎气。
再后来,烧了一壶水,打开了热水器,空调和电炉子都开工,电路反而罢工了——过载跳闸。
迫不得已,大海坐在家里,还要戴着帽子御寒,尽可能兜住热气,不往外泄露。
有时候,实在闲得无聊的时候,大海在家里扫地、拖地,劳动起来并不那么冷了。
11
从暖气房到自然界通透风房,为了适应温度变化,大海回家第一天都没敢洗凉水。
每次想要洗漱,大海都要提前烧一些热水,兑进凉水成温热,再开始洗洗涮涮。
回家第一天,大海身上还有点热乎劲,第二天就凉透了,开始感觉寒气逼人。
当天晚上睡下以后,被窝里热得出汗,但头上感觉呼呼冒冷风,像是穿堂风。
早上起来,大海打了好几个喷嚏,可能是风吹了,头疼了好久,吃了药也缓不过来劲。
第二天晚上,大海就开始戴帽子睡觉,这是曾经野外宿营的时候,老兵油子教给他的办法。
效果似乎好了不少,睡前开了空调制热,不再那么冷得难熬了,脱衣上床的勇气变足了。
12
为什么说上床和下床需要勇气?
晚上不想上床,因为被窝太冰睡不下去,早上不想下床,由于被子外面太冷起不来。
最后,憋尿实在是太难受了,才不得不选择了妥协——光速穿衣起床。
有时候,客厅开着空调,感觉还不太冷。一旦进卧室拿个东西,就跟进了冰箱一样。
虽不至于说进冷冻室,至少也是个冷藏室,浑身要打个寒战。
大海还跟家人开过玩笑,本来以为自己吃了一根香蕉,实际上吃着却像是块冰糕。
说一千道一万,尽管列举了很多不好,但不可否认一个真理——身体是冷的,心却很热……
4|过大年南北有“别”!
农历除夕虎归山,轮到玉兔来接班。老虎上山叼羊走,玉兔下界保平安。从此大家都顺利,健康快乐每一天!
13
除夕已至,大海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苏醒,南方人的年饭已经开始了。
在大海的老家,习俗就是中午12点之前吃年饭,所以爆竹从一早响到了午后才消停。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凌晨转钟的时候,又是一波新的高潮,迎接新年的彩头。
吃完年饭,开始贴红红火火的春联和门神,到处一片欢乐祥和,处处都是笑脸相迎。
出了大门,踩着厚厚的鞭炮皮,闻着久违的爆竹硝烟味儿,年味儿一下子浓郁起来。
其实,在大海安家的北方城市里,如今依然禁止燃放鞭炮,放鞭炮还是儿时的记忆。
这次,大海还买了一些爆竹,试图在除夕夜寻回儿时的快乐。
14
南北方虽然习俗不同,但是节气和文化大致一样。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南方更多是腊月二十四,过完小年就是年关了。
坊间也有“张三李四”的说法,姓张的人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姓李的百姓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到了除夕,相比南方人吃年饭在中午,北方更习惯于吃真正意义上的年夜饭,而且饺子必不可少。
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大海已经十大几年没能回老家过年了。
而且,虽然与爱人就在同一个城市,但也不是每次过年都能回去团聚。
大多时候,大海在单位值完年班,回岳父母家团圆一番,也是匆匆忙忙、慌慌张张,被工作任务压得顾不上细品年味儿。
如今,与老单位的关联告一段落,大海才如愿能够回老家团聚一次,也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
15
小时候,春节是一身新衣裳,以及丰盛的年夜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长大后,春节是漫漫的回家路,以亲情为伴,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向时间和生命致以一年一度的问候!
当然,南方北方还有不少共同点,看春晚是彼此共同的记忆,只不过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可选项”淡化了。
除了少数语言类节目,也就是俗说的小品和相声,大海似乎也没有更多的期待了,因为从小到大都对唱歌跳舞类节目不感冒……
16
吃完年饭,贴完春联,最后的大扫除结束,大海就该琢磨发送新春祝福信息了,除了亲戚朋友,还有领导同事,这件事比较费神儿。
在此,还是要对文友也说上两句,毕竟不用虚情假意地客套,也算新春的祝福吧。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去岁千般皆如意,来年万事定称心。
除夕之夜,瑞兔迎春。愿新春以后,大吉大利,百事都如意。
一岁一礼,一寸欢喜,祝有缘的朋友们——欢愉且胜意,万事皆可期!
5|初一发了“怪”红包
大年初一,拜年的人来人往,大海如今也成了长辈,考虑怎么给外甥准备红包了。
17
近亲的红包不好把握,给多肯定没啥问题,但是多少算多没个标准,给少了似乎又不够意思,大海有些两难。
与其陷入习俗,出不来困境,不如另辟蹊径,大海决定送个新奇玩意儿。毕竟,没人能拒绝“怪”有意思和“怪”有意义的红包。
由于是本命年,大海没有预约上兔年纪念币,近来就一直在网上物色纪念币。于是灵机一动,决定给外甥也准备一套生肖纪念币,作为压岁红包。
外甥属牛,牛年纪念币还在市面上流通。大海果断行动,买入了分装评级的纪念币,既有货币价值,又有收藏意义,还承载着厚重的亲情,显得别具一格。
腊月二十二,小年夜前一天,大海抓紧下了单,就怕时间晚了来不及,没想到后面还是遇到了那么多的波折……
18
原计划,大海是要把纪念币寄到河北,准备亲自带回家。
没想到商家比较磨叽,又赶到年根儿,不管大海怎么紧催慢赶,第三天才发出来货。
但是,由于行程提前到腊月二十七,大海可能正好错过收货。于是,大海当即通知商家,更改邮寄地址,从河北变更到了湖北某县A镇工商所。
考虑到商家似乎不太上路,某通快递也不怎么靠谱,大海就盯上了快递物流,每天都在打电话确认位置信息。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信任”,大海两次电话沟通,都卡住了关键环节,作出了决定性的挽救,才确保最终在腊月二十九下午,除夕前顺利收到快递。
19
第一次是到湖北某县中转点,大海正好打过去电话确认位置,好不容易转入了人工客服,告知快递正在转往县公司。
“那今天能到A镇吗?”大海还是习惯性多问了一句。正是这句话,成功弥补了第一个错误。
“你要到A镇?地址上写的是县工商所啊……”客服人员给大海这样答复,显得还有点不太确信。
“怎么是县呢?县应该是工商局才对啊?一定是他们写错了,麻烦你帮我纠正一下!”大海心中很不舒服,但是依然对客服人员很客气。
“我们刚才正好在分拣,你的快递已经装车,准备发往县工商所。我抓紧时间叫住他们,看看车子有没有走,争取把快递卸下来,然后转到你们镇上……”客服人员还算负责任。
20
“难道是我地址留错了?”大海翻开了与商家的留言记录——白屏黑字“某县A镇工商所”,确实没写错。
但这个时候,去埋怨商家或者快递公司,没有任何用处,最关键还是要解决问题,确保年前拿到快递才是正事。
还好电话沟通比较及时,赶在快递车发动去县里之前,把大海的快递拦停了下来,转发到A镇。
如若不然,这一来一回中转折腾,加之除夕歇班休息,纪念币肯定赶不上过年前送到了。
如果那样的话,费那么大劲买的纪念币,派不上用场就完全白瞎了,新年也会因此过得不那么得劲儿。
21
“我的快递到镇上了吧?你们网点在哪里?我去取!”刷新到快递到镇上的物流信息,大海又抓紧打电话联系。
也正是这个电话,成功的进行了第二次补救,避免快递又被退回县里去。
原来,某通快递在镇上有个联络点,那个负责人告诉大海:“得亏你打了一个电话,快递上写的是某县B镇工商所,我还以为寄错了,差点就退回去了!”
大海心有余悸,赶紧告诉他:“我马上就去取,千万不要再放回去了。”
22
仔细想来,这一波三折的快递路,还真是跟拍电影似的,让人印象深刻。
由于商家磨叽不发货,大海不得不更改了邮寄地址。因为商家填写了一个错误的地址,大海的快递差点耽误了,很可能被县镇两级快递网点“踢皮球”。
某通的工作人员也很粗心,大海明明更改了到A镇的快递信息,为什么不能在快递单上批注一下?差点又产生了新的误会……
经由此事,大海对这个商家和某通快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没有一个靠谱的。
23
所以,大海也长了记性——重要的信息和关键的环节,必须要亲自去盯住,把主导权交给其他人,尤其是不负责任的人,很容易就会招致无尽的麻烦。
大海收到快递时,特意看了一眼地址写的是“某县B镇工商所”,而给商家留言是“某县A镇工商所”,还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实在对商家无语至极。
某通快递系统也是如此敷衍潦草,三个省份但凡哪一级用点心,在大海电话告知地址的时候,认真核对并更正清楚,也不至于一错再错。
吃一堑长一智,此事既给大海长了记性,也给外甥的牛年纪念币增添额外的故事。
24
大年初一,外甥咿咿呀呀地起床了,大海的压岁红包也顺利送出,收获了一片赞叹。
一卷封装评级的牛年纪念币,带着大海沉甸甸的新春祝愿,以及这一篇曲折的故事文章,一起送给外甥作为新年的礼物。
等到外甥长大的时候,如果能够一边摩挲着与他同岁的纪念币,一边回味其中蕴含的故事,从中领悟一些成长的人生道理,或许就不枉大海这个做舅舅的一番苦心了。
6|拜年就是“聚”人气
新春新气象,不丢老习俗。大年初一,去拜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原本简单的走亲戚访朋友,也有很多套路。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套路那套路,其实都是人情世故。
细细回味过来,大海认为拜年的关键,还是凝人心聚人气。
25
拜年先要拉清单,不能漏人。
礼尚往来,首先要往来,才算尽礼节。
大海走亲戚,梳理了父亲这边爷奶叔伯姑,又捋清了母亲那边的姥爷舅姨,还是漏了朋友同事中的一些人。
好在还是大年初二,正好错开了初一拜年高峰期,也不算晚。
另外,有些人虽然平时没有太多往来,但是过年过节的问候还是不可少。
微信的通讯录翻完了,别忘了看看手机通讯录,久不见面再不联系,也就彻底断线了。
去年,大海家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原本进展并不太和谐,后来因为联系了一个同学,最终处置还算顺当。
经过这件事,大海对“多个朋友多条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中国的人情社会少不了常联系多走动,以备不时之需。
26
拜年还需关注重点人。
亲戚方面,爷爷辈的人不能大意,怠慢了显得不懂事,还容易被挑礼的长辈介怀。
同事方面,能够左右你前途命运的领导,尤其不能忽视,怎么也得刷个存在感,表个忠心与致谢。
人脉方面,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要有感恩之心,以前去了以后还得去,否则就有“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嫌疑。
朋友方面,相对随意一些,有机会的聚一聚,没缘分碰面就发个信息,平时多互通有无就够了。
不管怎么样,社交的本质都是向上链接,与长辈、领导、更有资源的朋友建立交集。
当然,你得让自己有价值,至少可以必要时候用得上,这也是社交的核心竞争力。
对下链接相对随意一些,他们认可你会主动联系你拜年,如果不在乎你也无可厚非,本身就不是你的“正资产”。
当然,有些交往可以不计成本和代价,不必人人都精明算计,纯粹就是好朋好友也挺好,精神上有个支持也是不错,遇挫折有个倾诉人也可以。
27
拜年形式可以多样,不必拘泥刻板。
如果有条件,当然要亲自去,登门拜访最诚意。哪怕是三五句话寒暄,给人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如今,羊了个羊以后,很多时候也诸多不便,尤其是家中有“阴性”老人的家庭。上门拜访,反而要有很多顾忌。
这种情况下,视频或电话拜年就很必要了,替代了不能当面祝贺新春的遗憾。
当然,发送拜年信息,也是一种方式。但是,发信息拜年有个前提,你要尽量与众不同,才显得有水平。
特别是发给重点人,尽量慧心独具针对性,摆脱群发无诚意的嫌疑。如果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没有给别人带来印象,发了也是白发,浪费感情……
28
拜年图个热闹,条件允许要聚聚。
桌子围起来,打麻将也好,吃饭也行,都是一种形式。
大海并不太喜欢喝酒,但也并如以前那么排斥。回归社会,酒场是一个社交常态,还不如从亲戚朋友这里练练手。
俗话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有些事情正襟危坐地谈,可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可一旦摆上了酒桌,在酒精的催化和润滑下,很多障碍可能就不再是个事儿了。
当然,适量饮酒能够舒经活血,过量就没啥意思了。喝倒人没啥意思,喝到恰到好处才有意义,拿捏好这个“度”需要水平。
言而总之,新春拜年是的社交集中期,既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亲情关系的链接,还是凝心聚力的桥梁,传承几千年确实有其生命力和活力……
(完)
读万卷书,跑万里路,写思践悟,交友无数,感恩关注@丁卯读写悟。
读者福利:人山人海,因文结缘,感谢您热心品读至此,诚邀您免费开通简书会员(点击蓝色字体即可)。
如果首次开通的贝不够,我可以送您180贝(需要您坚持写文,简信我即可领取),您再点击这个蓝色字体开通。
更多简书运营增收技巧,请参阅我首页置顶3篇文章,每篇文末都有简书实操秘籍,@丁卯读写悟带你写文赚钱两不误。
齐帆齐2022年度营第355篇,7617字,累计684878字。
超值彩蛋:简书运营增收实操秘籍
1.721.活动|会员免费赠,每天限2人!年度奖300贝/季度200贝!
2.700.解惑|我为啥免费帮你开会员?为何是馅饼不是陷阱?
3.618.干货|如何提升简书收益?4板斧:定好位+开会员+增持钻+?
4.619.干货|如何收益最大化?5组“绝配”:会员等级+持钻数量
5.673.干货|过来人给“铜牌会员”的持钻建议!为啥至少2万钻?
6.750.干货|为何狂热建议“铜牌+2.5万钻”绝配组合?最低投入最高性价比!
7.620.解惑|持钻\点赞与收益啥关系?简书钻与贝?简书与贝壳小岛?
8.360.干货|怎么提高收益?咋点赞最高效?附送5大增收锦囊!一文拆解!
9.86.简书点赞“潜规则”有几条?我发现的“干货”全都告诉你!
10.516.如何日入1200+贝?3件宝:免费赠会员+6.6%高息借贝+齐帆齐写作营优惠券!
12.185.简书新人为啥要开通会员?有哪些深坑与技巧?我尝试回答4个
13.115.如何提高简书钻收益?我的“三板斧”都告诉你:每天收益加成1.1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