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看到尹建莉提出的“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的育儿观时,心里是困惑的,又是惊喜的,不讲道理?的确,很多时候,孩子是听不下去道理的,就像很多家长说的那样,“为什么这件事跟你说了几百遍,你还是不改呢?”
可是,那要怎么做呢?
尹建莉老师这样说,“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也提出,越讲道理的家长,孩子越不听话。
我想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不是每个道理都能听懂的。而当孩子长大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对于父母的唠唠叨叨更是不屑一顾,甚至还会故意反抗。
尹建莉老师支持的是少讲道理,多动脑筋如何去做才能够让孩子信服,进而不跟父母对着干。让孩子通过体验,来完成对一个道理的认识。
她在文中说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张中良夫妇收养了10个孤儿,某天,他让小女儿慕恩带着眼睛看不见的美春出去玩,过了一段时间,慕恩却把美春丢在了外面,自己回来了。
我想这件事情假如发生在我家,我的做法大概是先气冲冲地带着慕恩把美春找回来,然后再对慕恩进行一番苦口婆心的说教,“你怎么能把美春丢在外面呢?她什么都看不见,你这样做真是太让人伤心了......”
可是张中良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慕恩做了一个体验:用毛巾蒙住慕恩的眼睛,让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从此,慕恩变得特别懂事。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是耐心和智慧的结晶。让我体验到,简单粗暴,唠唠叨叨讲道理在这样的教育方式面前简直就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凶神恶煞。而我在自己的育儿实践中又多少次扮演过这样让人厌恶的凶神恶煞啊!
尹老师说,“把‘讲道理’当成教育,这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思想家卢梭也说,“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办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在和身边的很多妈妈聊天的过程中,听到过很多次这样的话,“这事情不知道跟他讲了多少遍了,可是下次还是会犯,一点都不听!”我自己更是深有体会,大部分时候遇到孩子的问题虽然不发脾气,但是第一做法就是告诉孩子怎样做是对的,但是孩子却总给我屡教不改的感觉。然而有时候转变一下思维,运用一点智慧,收到的效果就截然相反。
记得阳阳十个月左右的时候,对热水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次看到我拿掉瓶塞,他总想去摸热水,一开始,我生怕水会烫着他,便一边生硬地拿开他的小手,一边告诉他,“宝宝,热水很烫的,会把你的小手烫伤的,咱们不能碰哦!”
可是似乎越这样说,他对热水瓶的兴趣越浓厚,不让碰他就哼哼唧唧地似乎用尽全身的力量挣脱着去摸。
某一天我恍然大悟,也许他还不懂得“烫”是什么意思,何不让他感受一下?
于是我抱着他拿掉热水瓶塞,这时候,开水瓶口冒着热气腾腾的白烟,我把他的小手拿到白烟处,告诉他,“宝贝,这就是热的感觉哦。”他的手有点想往回缩,但是还是想试探。于是我又拿着他的小手离开水更近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让他的指头沾了一下热水,刚刚挨到,他就触电似的把小手快速缩了回去。我当然也没有忘了告诉他,“开水很烫,不能摸的。”从那以后,直到现在两岁多,他再也没有碰过热水瓶。
还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煦儿的成长过程中。那是在他三岁多的时候,有天晚上,他玩得特别疯,把所有的玩具都扔在了地上,家里简直是一片狼藉。
我想让他把玩具收到玩具架上,可是不管是央求也好,还是命令也好,他就是一个都不收,那样子似乎要和我对抗到底。
后来我脑筋一动,想到一个办法。在一张纸上写下这样几行字,“我亲爱的小主人,我们是你的好朋友玩具哦,我们想回家睡觉了,你能把我们带回家吗?等你明天上学了,如果我们还躺在冰冷的地板上没有回家,我们会孤独又难受的。请你让我们回家吧!”
纸条写好后,我把它放在一个玩具邮递车的车厢里,然后用力一推,让它跑到了煦儿的面前,告诉他,“宝宝,有你的快递哦,在车厢里。快拿出来看看。”
他开心又好奇的拿出我折叠好的纸,然后打开,看着上面的字,他好奇地问我,“妈妈,你读给我听听呀!”
当我带着感情把纸上的字读给他听时,他笑了,但是笑得很不好意思。我趁热打铁,“宝贝,要不要收啊?”“唉,还是收起来吧!”他一定猜出是我的小伎俩了,但是他同时也意识到了妈妈的用心和自己的错误,所以接着把玩具一个不漏地收到了玩具架上。
卢梭说过,“冷冰冰的理论,只能影响我们的见解,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它可以使我们相信它,但不能使我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使我们该怎么想,而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想,对于年幼而儿童更是如此。
尹老师还提出: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上讲自己都做不到的道理是下下下策。
“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做出行动。”-----卢梭
昨天,一位即将做双胞胎妈妈的简友妹妹跟我说,好担心自己做不好妈妈。其实我也经常这样担心,想想两个生命的成长轨迹在他们幼小的时候,没有能力做主张和选择的时候,如何走,如何做,如何想几乎完全掌握在父母的手中,想来这怎能不让人担心呢?
然而我想没有人生来就知道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妈妈,唯有在漫漫育儿路上不断地探索,永远不要丧失学习的兴趣,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