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分享教学
语文分享教学·16

语文分享教学·16

作者: 洪丰乔 | 来源:发表于2018-07-01 10:48 被阅读35次

4.3 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是天才

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分管不同的工作。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43—)在1983年于他的著作《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他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多元智力包括如下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⑴音乐智能: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和调琴师等。

⑵身体运动智能: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和机械师等。

⑶数学逻辑智能:个体运算和推理能力,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软件研发人员等。

⑷语言智能:指个体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作家、记者和教师等。

⑸空间智能:个体准确地感受到视觉世界并对感觉到的东西进行改造或修改的能力,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建筑师、摄影师、画家和飞行员等。

⑹人际智能:个体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公关人员和推销等。

⑺自我认知智能: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等。

⑻自然认知智能:个体认识、洞察和深思自然界的能力,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辩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等。

加德纳强调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以上几种智力。只是,这几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结合方式并不相同。在个体身上发展是不平衡的,个体之间在各种智能上的发展也存在差异。因此人的智力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开发性。一些学生在某些方面潜藏着特殊智能,但是这类智能在他们身上处于潜伏状态,不为人所知。但是,优质智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或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就会被激活,发生“唤醒体验”,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会使学生对这个领域的活动感到特别亲切,这种被激活的感受有可能成为他的发展起点,以后在相关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和做出显著成绩。所以人的才能展示和事业成功的前景也就不是一种而是多种,不能用单一色彩来衡量所有学生。根据这种看法,加德纳认为,未来的学校应该是基于学生个人的学校,应该寻求和每个学生相匹配的学校课程以及教学方法,因此,个性化的教学,肯定是未来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他的这种带有一定理想色彩的理论对课堂有很大的启示,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培养基础和温床,它所构筑的特殊环境是为了发现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有特色的发展。课堂的使命从根本上讲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不应当是约束学生的桎梏,而是学生潜力的挖掘器,切实关注每个学生有特色的进步,从多种角度寻找与学生个体相适应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切入点,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相关的,我们还应该知道个体身心发展一般有如下规律:

⑴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表现两个方面,其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其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而给予,以促进得到更好的发展。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瑞士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的。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有具体到抽象地进行。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如果千篇一律,不看对象,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难以取得优良的效果。

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除了反映在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外,还表现在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比如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人战胜疾病等,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隐蔽的,培养个体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的层次上是广泛地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等影响。这一特征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深入学生的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性格、爱好、特长,甚至情感和情绪等,因材施教。

人的发展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启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尊重个性化特征,注重个性化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分享教学强调每个学生都是天才。及时去发现学生的智力特征并根据他们的智力特征因材施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老师的成功之道。有时某个学生表现得有些“差劲”,只是我们教师暂时没有发现他们的长处罢了!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人尽其才,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让每一个学生的相关智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要更为主动地、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其个人价值。语文分享教学的“分”就是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上。

��������������������������� ��

相关文章

  • 语文分享教学·16

    4.3 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是天才 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分管不同的工作。...

  • 语文分享教学·50

    第八章语文分享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 语文分享教学是个新理念,因而它也需要新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因为语文分享教学提倡个性...

  • 语文分享教学·22

    第五章语文分享教学的实施保障 在当下语文教学界,如此综合地把语文分享教学当做一种教学理念提出来,还是首次。其生命力...

  • 语文分享教学·24

    5.3 回归——语文分享教学的助推剂 对语文分享教学来说,回归有两种意思,其一是教育教学本真的回归,其二是语文本真...

  • 语文分享教学·3

    1.3语文分享教学的内涵 对于语文分享教学,专家学者们虽然有过相关的论述,甚至也有很多语文教学工作者做出了很好的实...

  • 语文分享教学·10

    3.2语文分享教学的提出 语文分享教学,是在尊重生命本真、教育本真和语文本真基础上,以激扬学生的生命、绽放学生的个...

  • 语文分享教学·52

    8.3语文分享教学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队伍...

  • 语文分享教学·51

    8.2语文分享教学与学困生的转化 请看下列曾被媒体炒得很火的一则报道。 这个绿色不环保。据报道:西安一所小学给“差...

  • 语文分享教学·26

    5.5 评价——语文分享教学的向导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 语文分享教学·25

    5.4 课改——语文分享教学的土壤 从1999年起国家陆续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分享教学·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sc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