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语文分享教学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要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之所以这样引述,只是想告诉读者,教师的素质是要必须提高的,这不仅是规划的要求,更是形势所趋。西方有一句谚语: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和敬业精神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根本支撑。“语文教学,不管是作为科学,还是作为艺术,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自身从个人、个性的角度对汉语、对文学的感受、感情、感悟,对学生学习汉语、文学的态度、心里同情的理解和真切的体验。其中无不渗透着他个人独特的生活阅历,浸染着他个人独特的精神积淀。他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批改,又都是他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对象在精神上的相遇、对话。这一过程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不可复制的,更不用说移植到别人身上了。”
说句实在话,很多人都认为当老师很容易,特别是当语文老师更容易。至于为何容易,笔者实在不想探究,当然我也绝不苟同。那么,我想,既然语文老师容易做,那么我们就不去做别人都认为容易做的语文老师吧。那做什么语文老师呢?笔者想要说的是去当好的语文老师吧。套用一句话说:当老师容易,当好的老师不容易!要做就做不是别人就能轻而易举能做到的好老师,好的语文老师!
我们知道,教师的角色是有多种角色化合而成(不是混合而成),具体说来,大体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者角色、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兴国在于兴教育,兴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语文分享教学同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只习惯于抱着教参的老师,一个不懂教育学心理学思想固步自封的老师,注定会在语文分享教学前止步。一个放不下老师的架子傲视学生的老师,一个不会语文游戏、懒得开展语文活动的语文老师,注定会阻碍语文分享教学前进的步伐。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敢于不断自我突破。实时大胆创新。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也要注重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让语文的课堂更有语文味!不仅要有新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而且还要有实施此新理念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有真才实学,必须练就卓越的才能。
根据笔者的观察,课改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与老师在课改上的懈怠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地区,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在课改上的积极性特别低落。语文分享教学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要“挽救”那些被忽视的个性,特别是差生的个性。因为差生更容易被老师忽视。而差生又往往集中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此,语文分享教学的推广,更多还要依靠于那些相对落后地区的语文老师。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老师把难以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考试身上。这看似有道理,其实没道理。前文已经说过,在当下,取消考试是不可能的,而且目前也难以找到一条途径取代考试。大幅度改革了考试,或者取消了考试,教学就会出现新局面吗?不一定,关键还在教师本人的素质。小学现在取消了升学考试,扔掉了一个指挥棒,按说应该把课讲出新模样吧?可惜,许多教师的讲法依然如故。这会怪谁呢?怪教研部门,怪教参,怪校长。等到教研部门转变了职能,少管多帮的时候,等到教参变成名副其实的参考资料,上面绝无标准答案的时候,等到校长不搞一刀切,而提倡每人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时候,您还怪谁?您能适应吗?有人能,而更多的人恐怕还是原来的讲法,或者惶惶然伸手向别人要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证明,是他自己思想有毛病,缺乏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所以症结不是考试的指挥棒,而是我们自己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正是这些教育理念,造成了我们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教学模式。有的老师只是埋怨,而埋怨的背后其实是自满。为什么我老埋怨别人?因为我没有错,我已经很好了,我是无辜的。相反,不埋怨的背后是谦逊。我为什么不埋怨别人?因为我自己有不足,我必须反思自己。同时埋怨的背后其实是自卑。为什么我老埋怨别人?因为我微不足道,我无能为力。相反,不埋怨的背后是自信。为什么我不埋怨别人?因为我相信自己能使事情有所改变。
教师想必都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越爱埋怨家长和老师;而越埋怨,他们往往越是难以改正。现在,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对当前的考试制度不满,但这些不满至少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依赖型的不满,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另一类是分析型的不满,他要改革,表现出一种成熟的理性。希望后一种人多起来。考试恐怕是躲不开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有很多弊端,然而用别的办法弊端会更多。我们至今尚未找到更公正、更有效、更合理的选拔人才方法。在可预见的将来,考试是难以回避的;不管我们怎么反对应试教育,应试总还是要有的。素质是软性的,分数是硬指标。我们不能单纯以考分高低判断教育成果,但是如果你自称搞的是素质教育而学生成绩不能提高,家长是通不过的。所以,任何一个教育者,只要他不是空谈家,只要他有责任心,他就必须对应试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与其埋怨,不如冲出重围,高屋建瓴,找到教学与考试的最佳结合点。笔者认为:语文分享教学即是此最佳结合点。
笔者认为,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就不仅是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但更是选择了和青年学子一样的朝气和激情。淡化清贫,看重奉献,有些大道理的感觉。虽然陶行知早就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是笔者认为,有了朝气和激情,我们即可倾情于语文课堂,又可求得自我生命的绽放,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追求心灵高尚,追求事业卓越,理应是我们老师的所为。语文老师要是特别有激情,就会对学生有个良好的激发。我们难以想象一位在课堂上十分冷漠的教师怎会让他的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强烈的兴趣;一位对学生冷漠的教师,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满激情的老师,即可在语文分享教学的课堂上,以火点火,以情激情,以个性互动个性,以生命影响生命。不仅胸中有书,更是目中有人。会让语文分享教学的课堂激情满怀,妙趣横生!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应是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时有创造性的议论、突然地自由辩论、不时的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有价值的质疑。老师适时把握住课堂的生成,点拨引导,在加以光大。于漪老师说:育人,要采取滴灌的方法。而不是采用灌输的办法。宁鸿彬老师认为:教师有一桶水,要设法使学生有一缸水,使学生突破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局限。而不是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德国教育家梯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
老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自己。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安于平凡,但不能甘于平庸。心灵追求高尚,事业追求卓越。要知道,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进行创造。再说独立的创造和不断地创新本来就是教师工作的本质特点。笔者认为,在当下,要想做好教师,起码得先过五关:其一新课程标准关,从2003年开始推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比原先的教学大纲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如在课程目标上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强化课程的与时俱进性和创新性;其二是教材关,对必修和选修教材的钻研吃透、吸纳转化、传道授业解惑;其三是学生关,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可能是很多老师的感受,也正因为不好教,所以才要我们树立新的学生观,而新的学生观就要把学生看做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其四是方法关,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可能会懂得这样的道理,功底厚不一定就是好老师,不仅要知“道”知“惑”有“业”,关键还要看他怎样组织课堂,如何传道有方、授业适时、解惑恰当,特别是语文分享教学更是强调以学定教,这就更是要求我们的老师教法要得时了;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启发诱导,都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好火候,“陕西杰出教师王思明的因材施教法是:对调皮的引,对怯懦的放,对智力强的促,对智力弱的帮,对性格慢的求快,对性格急的求稳,对懒于学习的求勤,对善于学习的求活,对灵活的求准。”其五是特色关,如何做个本真的自我型老师,而不是照搬照抄的老师,那么,我们就要结合自己的学生和自己个性,好好实践,好好总结,形成自己的特色了。
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把书教好,做个精于教学的能手,还要做个善于创作的好手,还要做个长于科研的高手。“教学就是教好该教的内容,完成教师的基本职责,达到知其然;创作就是下水实践,尝尝写作的甘苦,懂得写作规律,了解教学内容的所以然;研究就是在空中鸟瞰,居高临下,全面了解教学和创作的内外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懂得应该怎样写、怎样教、怎样学,以及写、教、学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自己的、科学的、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模式。到这时候,教学才能从必然走向自由,由技术变成艺术;课堂教学才会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语文分享教学始终认为,一节课的好与坏,评委在学生,同样,一个老师的好与坏,评委也在学生。一个学生的喜欢不喜欢,是判断老师优秀不优秀的最为关键的标准。而作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必须有区别于别人的个性,个性就是差异,差异就是特色。所谓个性就是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特点,有了自己的个性,就有了自己成熟的表现。难以想象,一个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老师,怎么会去发现学生的个性,怎么会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去尊重学生个性的老师,要得到学生的喜爱,恐怕也是很难的吧!有人统计,名人成功的九大因素:抓住机遇、功底和才华、信念、敬业、个性、承受力、人际关系、善于表现自己。尊重学生个性,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同理,对别人人格的尊重也是自己人格的体现。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们更是要以宽容态度对待他们的个性。教师对学生内心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和空间,才有可能开启顿悟;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各异的思想火花,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人格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对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力度和质量;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教学风格和管理形式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一个名师应该具备感染力强的完美人格。”据调查,学生对:合作、民主、仁慈、体谅、忍耐、兴趣广泛、和蔼可亲、公正无私、有幽默感、言行一致、对学生的问题有研究的兴趣、处理事情具有伸缩性、了解学生并给予鼓励、精通教学技术的老师给予了无限的爱戴。
相信,语文分享教学只要处理好以上几对矛盾,她的实施和推广,应该是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笔者对此充满信心!笔者不担心语文分享教学与语文考试的矛盾,和评价的矛盾,和学困生转化的矛盾,笔者所担心的是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理论素质的提高,担心在课堂上能否被实践。因为一个再好的理念,它的实施和推广,还是需要实践者来实践的。如果语文老师只是一味地抱着语文考试转,或是懈怠于新鲜事物,那么语文分享教学就寸步难行了。因此笔者希望,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走出封闭的自我,无论是实施语文分享教学,还是实施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只要我们的理念不出差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大有希望,语文分享教学也会大有希望!
当然语文分享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不要紧,有矛盾,才能前进。只要我们本着“绽放个性,乐享生命”的教育理念,本着尊重生命本真,尊重教育本真,尊重语文本真,很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只要我们不懈怠,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大踏步地前进!
���"��������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