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新古典诗词收藏爱好者
连载:《蔡襄对中国茶文化的体系性贡献》(五)

连载:《蔡襄对中国茶文化的体系性贡献》(五)

作者: 诗文书法国画交流平台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16:39 被阅读2次
    林会钧

    宋代是我国陶瓷工艺和美学大发展时期,茶具种类除部分承袭唐代,仍烧制大量的青瓷碗、水注、茶盏(盏托)外,部分茶具器型已有较大变化。饮茶多用盏,宋代茶盏分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四种,独“黑釉”最为流行。蔡襄说:“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建阳水吉窑所产之黑釉茶器,其黑釉茶盏作为“供御”的贡品,也成了全天下都珍视的宝物。武夷山麓、闽江、晋江两岸处处窑烟,清脆瓷声不绝于耳,福建瓷业昌盛一时。宋人之所以对建窑所产的黑釉茶具如此情有独钟,是斗茶之需成全了它。因为“斗茶先斗色”,而建安白茶茶色贵白,建安人斗茶,茶色以青白胜黄白,故以黑瓷茶盏最为要用:“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宋·祝穆《方舆胜览》),“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茶录》)。由于饮茶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唐代陆羽衡量再三的青白瓷、白瓷茶碗,已不得不让位黑瓷了。黑釉瓷烧造工艺日臻成熟,呈现出了兔毫纹、鹧鸪斑纹、油滴釉、玳瑁釉、剪纸漏花、树叶纹等特殊的肌理效果和纹饰,花样别出。那光彩鲜明纹理畅达的好盏能够使茶色焕发,景随境出,盏如茶水之境,神采光明之茶景有其衬托、营造得力的功劳。当时对盏的烧制要求极高。斗茶用盏盏底一定要稍深、稍宽———盏底深便于茶立发,而且易于取乳;宽,则使茶筅搅拌时不妨碍用力击拂。水吉建窑的茶盏不但有这两个优点,还有胎厚而易于保温的长处。胎厚则茶不容易冷却,盏内水痕便能保持得久一些。正如蔡襄《茶录》所言:“其坯甚厚,久之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正是蔡襄的极力推崇,宋代成为黑釉瓷烧制的全盛时期,考宋代各地瓷窑的情况,当时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瓷窑烧制黑釉器,北方以磁州、定窑系的黑釉瓷质为最佳,南方则以福建瓷业最为昌荣,尤以烧制黑釉瓷窑最多。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蔡襄对中国茶文化的体系性贡献》(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xp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