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略】135
嘉靖六年(1527年)
4、鸣不平,黄绾上疏
八月十九,黄绾上《明军功以励忠勤疏》。
他在奏疏中指出,当今朝廷凡饰誉、援党、贿托,讥谗不及,必获显擢,无不如意;凡尽忠勤职,即讥谗猬集,黜辱随至,无不失意。如此谁还愿意为国谋事呢?
他以宸濠之变为例,当时朝廷官员都在举目观望,惟有王阳明主动担当,不顾身家安危,聚兵平叛,幸而成功,宇内太平。王阳明之志,可谓精贯日月。回首王阳明在八虎乱政时期的忠义敢言,江西剿匪的丰功伟绩,俱得朝野称许。
王阳明获封新建伯,升南都兵部尚书,皇上命他来京宴赏,有人却说不宜奢费。黄绾质问,一顿饭能花多少钱?难道北京就没有一个适合他的位置,一定要远放南京?王阳明服阙,至今不给安排工作。
王阳明虽然升官封爵,至今铁券未给,禄米未颁,完全被排除在朝廷以外,形同渔樵。
不独王阳明,当初一起勤王的大小臣工,亦废黜殆尽,例如那时领兵的知府中,只有伍文定得陞副都御史,邢珣、徐琏虽然陞布政使,却马上让他们闲居;戴德孺在赴任布政使途中,不幸溺亡,对他的家属没有给与任何庇荫;副使陈槐因得罪权贵,被黜爲民;御史伍希儒、谢源以考察之名被罢官,不胜枚举。
将来,万一国家有事,谁还愿意效命朝廷?
黄绾说,王阳明学原性命,德由忠恕,才优经济,命他事君理政,必能曲尽其诚,尤足以当熏陶,备顾问。宜早日召他入京,与杨一清共谋圣治。请求明世宗敕命有关部门马上把伯爵的待遇落实下去。
明世宗下令把券禄发给王阳明,并许诺,待广西事定,王阳明另有委任。
明世宗并将黄绾的奏疏发内阁议处,杨一清与张璁都揭帖回复明世宗说:“王守仁才固可用,但好服古衣冠,喜谈新学,人颇以此异之。不宜入阁,但可用爲兵部尚书。”黄绾的顶头上司桂萼更是怒骂他多事,也暗中在明世宗面前说王阳明的坏话。
那么明世宗什么态度呢?
广西叛乱平定以后,明世宗在给杨一清的中圣谕说:“王守仁窃负儒名,实无方正之学。至于江西之事,彼甚不忠,观其胜负以爲背向。彼见我皇兄亲征,知宸濠必爲所擒,故乃同文定举事,实文定当功之首,但守仁其时官在上耳。且如擒宸濠于南直隶地方,却去原地杀人,至今孰不知其纵恣?前日两广之处,见彼蛮寇固防,却屈爲招抚,损我威武甚矣。……况崇事禅学,好尚鬼异,尤非圣门之士。”
杨一清附和说:“(王阳明)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生传习,附和学术,可恶!及兵无节制,奏捷夸张,掩袭寨夷,恩威倒置……欲出榜禁约伊之邪说,其罪状固已昭然于天下。”
黄绾上疏的次日,明世宗再次要求兵部命王守仁马上前往广西,会同守臣亟督兵剿抚,以靖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