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法网正进行着。我猜测哈勒普会不会卫冕成功?
实际情况是,今日与部门经理进行例行谈话。信息量太大,冲击力过强。
部门经理挨个点了办公桌靠近我的几位同事名字,(部门百余人无法点全)每点一位问一句:“你跟他(她)吃过饭吗?”
在前部门跟同事们吃过几次饭,除了例行聚会就是外出办事用餐。在这个部门,无需外出办事,也没有例行聚会,尚未跟同事们吃过饭。(食堂偶遇同桌用餐另说)
经理听说没有跟同事们吃过饭,问我:“没有一起吃过饭,你怎么可能跟他们说上话?”
经理解释,他认为一起吃过饭的才是真朋友。
我有些呆愣:每一位能说得上话的人都一定要一起吃饭?是以这个来判断是否是真朋友吗?那也太麻烦了。
跟前部门同事外出办事时,路过奶茶店,对方突然说想喝。我没打算要一杯,本想等着她。没想到对方突然叫了两杯,说她请客。我只能争着说:“我来,我来。”僵持不下,对方说:“我们是同事,我请你。”当时我心想:“同事”就是请客的理由吗?
这下可好,本来不是很喜欢这类饮品的我,“被迫”要了一杯,还“被迫”接受了他人的恩惠,心里极其过意不去。之后找机会还了人情。
当经理问到“吃饭”的问题时,我立刻想到同事们热情而执着的付款画面。没有特别的宴请理由,为什么不能AA呢?问了身边好友,她们一直坚持AA,我是否更适合跟她们一起吃饭?笑……
好吧,这个问题暂且谈完了,经理又提到我负责的通知并敦促各分部提交数据的事宜。我向他说明了每次敦促会花掉很多时间,各分部总是无法按时提交,能否采取措施。
经理说:“如果以是否按时提交为标准考核,这就是秦始皇的大棒,容易引发分部的负面情绪,如果他们造反了怎么办?你看,秦始皇就是总考核,王朝灭亡了吧?”接着讲:“分部很忙,每天需要提交的数据很多,一会儿是这份,一会儿是那份,根本忙不过来。”
当时我想说:“是否说明上面布置的提交内容太多了?既然知道分部很忙,知道他们无法按时提交,那为什么还要布置下去?精简一下,是否更有效?”
好吧,忍住没讲。
经理告诉我,最好的办法是树立威信,震慑他们。前面不是刚讲过分部很忙,无法按时提交数据吗?震慑还管用吗?我是看着副总亲自布置任务无人理会。
接着经理告诉我:“树立威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事。”在这儿等着呢。经理还补充强调了:“我初中时揍了班主任,当时在那一片树立了威信。”这能一样吗?
之后提到:“你看你每天做通报,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度报和年报,不就是按照类似的公式计算然后统计吗?这很简单啊,不算什么的。”
最糟心的是什么?你认真做了事,别人告诉你这不算事。
咿咿呀呀讲了两个多小时,大致就这么些事,中途不断地让我讲话,我讲什么话?我发现除非遇到对自己产生直接影响的事,通常我不会轻易开口反驳,点点头就好。
最后,经理问我爱看什么书,我答完,经理足足愣了十秒,然后深深地咽了口唾沫,谈话就这么结束了。整个过程我并不知道我还能讲什么。
另外,上周师傅转账给我时不是说已经报给财务部本周就能拿到钱吗?我本想着拿到钱立刻把多出的部分退还给他,今天又去财务部询问是否有我的账单。对方答…无。
前几天做新闻快讯时,背景用了分管领导官方认准的蓝色。师傅问我:“你怎么能听领导的呢?你不会用你喜欢的颜色吗?领导是说过做这些东西一定要用蓝色,但是你看他,自己做的时候用了七种颜色。他自己都不注意,你听他的干嘛?”嗯,我知道,如果我换了颜色,领导问起来,错的还是我。
不懂啊,一个颜色的问题,师傅都能弄一整天。这是铁定要加班啊,干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