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荣格谈人生信仰》的解读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1-09-20 09:06 被阅读0次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创立者,动力心理学的鼻祖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一生著书浩繁,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在心理治疗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而且对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网图  侵删

    1900年在巴塞尔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先在著名精神病学家龙金、布勒指导下在苏黎士大学的精神病研究所任职,后来退职,自己开业。1933——1941年任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心理学教授,1943年起任巴塞尔大学心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理论》《分析心理学文集》《心理类型》等著作。

    荣格说:凡是知道我作品的读者可能会由其中得到助益,其他人也许读了之后才能有所悟。我的一生就是这些思想作品的成就,彼此之间息息相关。

    01、荣格对原型理论的解释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古代残留物”,这种精神形式不能以个人的生活说明,因为它似乎是人类心灵原始的、先天的遗传形式。

    我对“古代残留物”——称之为“原型”或“原始意象”的意见,经常受到许多缺乏梦心理学和丰富深化知识的人批评,“原型”这个名词,往往被误解为意指某些明确的神话意象或意念。其实这些只不过是有意识的表象,假设这种易变的表象可以遗传,实在很荒谬。

    批评我的人误认为我在研究“遗传的表象”,因此他们忘掉原型的观念,而只认为那是一种迷信。他们没有考虑到如果原型是始于我们意识的表象,我们就一定会了解,而且当他们呈现在我们的意识时,我们不会惊慌失措。说实在,它们是本能的“倾向”,就像鸟筑巢,蚂蚁有组织的群体一样。

    现在必须澄清本能和原型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本能是生理上的冲动,而且被感官认知。但同时,他们也在幻想中表示自己,往往却只以象征的意象去显露自己的存在,这些表现就是我所谓的原型。它们没有已知的起源,而且可以随时复制自己。

    网图  侵删

    02、梦境象征主义中的原型

    象征是一种自然而不造作的产物。谁也不肯通过逻辑的结论,或者慎重的意图,得到合理的念头,然后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梦中象征自然地发生,因为梦是偶然地发生,而非发明的,也是所有有关象征知识的主要来源。

    一般而言,任何事件的潜意识面都会在梦中向我们显现,当然,显现出来的并非理性的思考,而是象征意象。从历史来看,是先有梦的研究,心理学家才能探究意识的心灵事件的潜意识面。

    梦有时在意外还没有真正发生前,就可能宣布出来。这未必是奇迹或是先知先觉。我们生命中的许多危机都有段悠长的潜意识历史。我们朝着危机一步步走去,并没有察觉累计下来的危险。但意识所不能看到的,通常都为我们的潜意识所认知,潜意识通过梦境把信息传达出来。

    梦是种正常心理现象,他能将潜意识的反应或自然的冲动转送到意识里。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推理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我们利用这把钥匙,可以自由开启无意识心灵的门扉。进而对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

    03、发现集体无意识的意义

    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觉察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把潜意识又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

    现代心理学这样认为:个人的无意识只是上面的一层,它建立在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根基”上面,这种根基我们称之为集体无意识。

    因为这种深层的无意识与个人的无意识以及其纯粹个人性的内容不同,它在深层的无意识中之意象带有明显的神话性格。换言之,从这意象的形式与内容判断,它遍布各地,与那些神话根基的原生观念是一致的。这些原生意象已经超越了个体的范畴,它无处不在,具有对一切事物都通用的共性。

    西洋心理学可以科学地证明:在无意识深层,有种纯一的向度,因此,它实际上可达到和瑜伽相同的境地。我们探讨无意识时,发现其间虽有形形色色的神话主题,却显现了无意识自体之多样性。但是其结局却同样归结于一个中心,也是一种放射状的体系。这体系反过来也成了集体无意识的中心或本质。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对具体无意识的发现有着重大意义,这使得他成为本世纪最卓越的学者之一,也因此而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储藏所,它储藏着所有那些通常被荣格称之为原始意象的潜在意象。

    原始指的是最初或本源,原始意象涉及心理最初的发展。我们之所以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它作出反应,正因为这些东西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

    网图  侵删

    我对本作品的几点浅解表述如下:

    第一点:荣格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从精神病学通过心理分析学转向精神分析学,从原型理论转向宗教动机心理和东方哲学的心理机制。也是他思想升华的进阶过程。

    第二点:荣格在真理与友谊之间的抉择。就在1900年荣格25岁的时候,阅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之后,他对弗洛伊德的观点十分认可,便对他油然产生敬意。

    1907年2月,因弗洛伊德之邀请,他们在维也纳第一次会面,就在当天中途未曾有过休息,他们两个一下子畅谈了13个小时。荣格说:“弗洛伊德是我所见过的真正重要的第一人,以我那时的经验,无人与他比拟。”相互之间志同道合,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几年之后,二者之间由于各自观点的不同而产生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的鸿沟也日渐加大。荣格说:因为我从最近的经验中,深深感到弗洛伊德和我之间的精神观和背景,有道几乎无法弥合的鸿沟,所以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发表出来。害怕如果我把自己的内在世界向他敞开,他不仅会瞠目结舌,而且会破坏我们的友谊。

    后来,在一次前往美国途中,当听到弗洛伊德宣称要将理论造成某种教条时,我就无法与他一起合作了,所以没有别的选择,我只好退出,与他分道扬镳。我觉得这就是荣格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具体体现。

    第三点:心理学与佛学的关联。心理学的概念一般以形而下和形而上之分。我在阅读这些大师的作品时,总觉得,他们把一些使人难于理解的形而上的东西,都以佛法作为剖析和突破瓶颈的最有力的武器。

    显而易见,佛学在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对一些探究高难度的抽象概念时,对破疑解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比如:叔本华对“意志”的诠释;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阐释;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解析等)。

    第四点:记得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过:生命的真实意义体现在分享、奉献和合作中。可见,心理学家荣格何尝不是如此。他献出毕生之精力,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一生著书浩繁。对人类心灵潜质的发掘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为真理而严谨治学,利益大众,奋斗终生的崇高品格。怀有一颗谦卑之心去拜读他的作品,汲取它的精华,与大师真、善、美的心灵对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荣格谈人生信仰》的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sm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