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父亲的摩托,就要追溯到十九世纪了。那时他从外地工地学建筑,顶着全家老小供他给养的压力,每天省吃俭用,每月按时打回家中一部分钱,过了几年,他学成归来自己在家建起了一层房子,就准备在家接单了。
这时才物色了一辆摩托车,每天早晨我们还没睡醒,只记得听到一声轰轰轰的声音,然后又睡着了,醒来后才知道他带着母亲出门务工了,基本方圆村镇都跑遍了。
可以说,父亲的摩托车到处都用得上。像割稻谷时,本来是用人力抗袋装谷的,这时他又是一脚油门,后座用粗绳两边绑好两袋,约几百斤重,就这样在泥泞小路上骑着装回家来。
平时池塘放水收鱼时,也是骑摩托车装着两篓鱼去街上卖,毕竟经常用绿草养了有大半年了,自己又吃不完,只好多补贴点家用了。
还有一次印象深刻,就是我们一家五口过年去走亲戚,他一人载四人,车上五人,幸好那时交通不发达,沿途没有交警,母亲体型大,一人占了两个位置,由此前面前视镜前坐一个,后面坐三个,最后面坐的那个人屁股空了三分之一,不过全家还是忍忍就过去了。
下车的时候个个腰酸背痛,要回家的时候母亲抱怨道,我还是带一个人坐公交车吧,于是叫父亲先带两个人回去。
另外,日常上街买菜,经常都是早上早起早早把猪肉和蔬菜买回来了,有时一些难处理的肉,像排骨会先拿菜刀砍好来,鱼的话剔骨后砍成中等块,用来煎鱼块吃,由于保质期长,所以一天吃一点,有时也会和辣椒炒着吃。
由于有几十年的驾龄了,驾照换了一本又一本,并且与街上的摩托车店主关系甚好,基本上是两三年换一辆摩托车,毕竟经常在用,具体换车的原因有很多,像轮胎、前视镜、油箱等都有坏过,并且跟摩托配套的手套、雨衣、挡布、头盔、眼睛等,旧了扔,扔了换新,堆在家中废物废品房中,等着收废品的货车来装。
最近几年,村子里的汽车多了起来,过年的时候路也更堵了,似乎一辆好的摩托车不怎么受欢迎了,毕竟汽车坐着舒服,并且遮雨,有人说,摩托车也行呀,装个升起的帘子,可问题是天气又不是总下雨,冬天天晴本来晒太阳挺好的,还搞个帘子,太麻烦了。
由此就父亲的摩托车还是老样子,一双手套,一双眼睛阻挡灰尘,一包雨衣,还有几根绳子,通常用来绑大家伙。
同样照顾到母亲,他自己骑的是烧汽油的,比较厚重,给她买了一辆的电动的,速度不快,且轻盈,通常她本来骑的慢,所以就凑合着用了。
总的来说,父亲的摩托车承载了很多难以忘怀的记忆,不只是载着我们出入自由,更多的是他身上那份身为父亲的责任,默默地抗下很多,还不愿表露,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不辞辛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