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各学科教学当然都须研究如何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更是责无旁贷。
语文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汉民族统一规范的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语言文字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又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语言文字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长河中,经历了千万年,它发生了,成型了,丰富了,洗练了,发展了,它是一个民族中任何阶级任何集团都可以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这种交际工具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是人类,也只有人类自身才拥有的。北京大学一位著名哲学家贺麟曾这样说:人与禽兽的区别,虽有种种的说法,但根据科学的研究,却只有两点:一、人能制造并利用工具,而禽兽不能;二、人有文字,而禽兽没有文字。其实文字亦是一种工具:传达思想、情感、意志,人与人精神上内在交通、传久行远的工具。说粗浅一点,人是能读书著书的动物。显然,语言文字和其装载的文化不可分割。也就是说,语言不能凭空存在。我们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外壳”与“内核”其实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因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直接地、全息地记载和传递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思想和活动,只要进入语言和文字的“时间隧道”,就能穿越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层,认识历史,认识社会,感悟人生。20世纪人文学科最大的突破之一是语言学的突破。思想、情感、语言是同时发生的。语言文字不仅仅表达思想,不仅仅是载体,而且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
语文与语文教学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对语言文字的属性有了切实而准确的了解,才能谈语文教学。就像数学离开了数字,离开了1、2、3,谈数学就失去意义一样,离开了语言文字,谈语文学科或语文教学也就无从说起。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打文化的基础,是非常实用而且内容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人文性很强。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根,语言文字本身装载着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根。它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本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学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文字和文化在母语教学中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对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二者不能割裂,而应沟通交融,互渗互促。
语文教学要有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观念、更宽的视野。对母语的认识应建立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概念是民族的智慧积淀在民族的语言文字中。母语教学不能如同外语教学中的“商业对话”训练,不是“英语900句”,不能老在词句上兜圈子。教母语,同时也是在教民族的思想与感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寥寥数语,人生观包蕴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短短两句,爱情观渗透在内。语言文字多奇妙,它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中千万不能把语言文字看成僵死的符号,它是装载着丰富的情和意的,是活泼泼的,有灵性的,有表现力的,有迷人的魅力的。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得多么传神。满眼的绿,生机勃发的绿,那种喜悦,那种对生命的礼赞与讴歌,如果就词论词,就句作机械的讲释,学生不会感悟,不会生发,又叫什么学语文呢?学习民族语言文字,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与此同时,须广泛阅读世界名著佳作,开阔视野,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还有一个概念,随着信息网络化,世界变小了,地理区域性特征不再鲜明了,母语仍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内它是黏合剂,对外它是有力的屏障。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因为文化这一资产是长期积累的,维护它,珍爱它,一个民族就不会垮。母语学习,从来就是一个民族对其后代的精神哺育。
语文教学要对学生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须在认识和做法上解决“重术轻人”的问题。语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地说,即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十分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目的是教文育人。培养的学生要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又要具备现代社会需要的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的本领,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要发展潜能,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与人的培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重术轻人”恰恰是只重视语言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或淡化了人的培养。语文对人有教化与陶冶的功能,由于“重术”,只重视某些词句、段落中的技能技巧,把一篇篇寓意精辟深邃的佳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美文,肢解得鸡零狗碎,震撼心灵的智慧不见了,感人肺腑的感情消失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力荡然无存,原本诗意的、审美的,即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语文教学向标准化、机械化转向。语文课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缺失,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光彩暗淡了乃至消失,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也正由于如此,催发了语文教学的匠化和应试训练的泛滥。加上出版业的利益驱动,《一课一练》之类的本本充斥市场,推波助澜,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
语文教学“重术轻人”的最大弊病是学生学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抑制,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模式化、能力训练机械化框住了学生,学生常常成为操练的机器,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发挥,不能说没有,但确实已凤毛麟角,十分罕见。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应用性极强。把最开放的学科禁锢在考试的小圈子里,把最广阔的天地压缩为一个狭窄的角落,对其“敲门砖”的功能放大再放大,学生怎敢越雷池一步?这种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的后果与现代社会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目标距离甚远。现代社会,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资本和财富的优势将变得次要。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再一次得到形象而深刻的诠释,而大量的知识都是以信息的形式出现的。现代社会的人,如果没有独立的、比较强的阅读能力,没有理解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怎么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就表达来说,现代社会虽不要求倚马可待,但也确实要求人们思维敏捷,反应快速。表达绝不仅仅指学生在学校写几篇文章应考,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
看问题视野要开阔,不能只看到课堂、考卷和考场。有些情况拿来参照,看一看,想一想,能活跃思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劳工部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对20世纪近20年来美国教育的现状和21世纪美国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21世纪全体美国就业人员应具备的五大能力和三大基础。三大基础是能力基础、思维基础、素质基础。能力基础指有较高的读、写、算、听、说的能力;思维基础指能进行创造思维,有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素质基础指有责任心和自尊心,善交际,能自律,为人诚实正派。显然,这里所说的基础要言不烦,着眼于对人的品德、意志、才能等方面的较全面的要求,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定要把“人”放在首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观念要更新。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名教师,不可能在学校、在课堂把人一辈子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都教会学生,即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是一丝一毫也不能马虎、松懈的。学生学会了这些,就能心灵丰富,潜能发挥,有真才实学,一辈子受用不尽。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意义尤为重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单靠课堂,单靠教师讲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启发,诱导,点拨,开窍,引导与鼓励学生自己读,自己写,思考,比较,辨别,感悟,提高阅读与表达的能力。读写是语文的两翼,读得少,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来说,无疑是独木难支;写得少,鲜活的思想、美妙的语言文字怎可能流溢笔端?哪来较好的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有充分自主学习语文的天地,引导学生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广泛开展语文读写活动,练就掌握语言文字的真本领。
当前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两点尤为重要。
一是让学生重视积累,学会积累。文化的积淀靠的是积累,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也同样需要积累,不能考过试以后,学生学的就还给老师了。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重分析,轻积累,有的文章甚至被分析得支离破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的失误。所谓“厚积而薄发”,学生腹中佳词美句、佳作美文储存极少,“积”得很少,又“发”什么呢?我们这样的泱泱大国,需要千千万万素质良好的劳动者。我们培养的学生,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总希望他身上具有一些文化的气质,有点文化底蕴,成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素质不是一种技巧,可以轻松掌握。素质是一种心灵的塑造,在塑造人的心灵过程中,中华优秀文化确实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没有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语言表达上的贫乏也就不足为奇了,良好素质的培养也随之受到影响。
二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最能给学生创造的空间。只要教学中教师不囿于某一模式、某一标准答案,不画地为牢,叫学生就范,学生就能积极思维,开展想象,有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独有的人生经历、思想方式、情感体验,尤其是文学作品更是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语言特色,可说是异彩纷呈。学生解读,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知识素养、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得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也就是说,在解说诗文时,用自己的认识体会去揣摩作者思想感情。学生阅读、咀嚼、品味、体验、感受,激起求知的欲望,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在教学中,不能满足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探究精神,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教与学双边多向活动,学生就能闪现智慧的火花。课堂上要善于营造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思想舒展,精神愉快,学有所得,学有趣味。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欣赏、通畅表达时,还须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与人类的智者对话,与高尚的情操交流,受人文美、语言美的熏陶,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种心理机制都处于活跃的状态下,他们的创造力就会爆发出来,常常在阅读、表达中出现“神来之笔”,超水平发挥。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指向,它具有方向性、导向性,但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开放的、多元取向的,语文教学中只要认清和牢记培养目标,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从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造,必能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
——本文出自《于漪全集 4 语文教育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