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信也来个断舍离

作者: 霍霍小哥 | 来源:发表于2016-09-29 00:04 被阅读1663次

当微信之父张小龙不停的定义每个版本的内涵时,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微信。相信大家都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对于收藏的东西,有时候都忘了自己曾经收藏过,偶尔翻看,也会感慨自己竟然收集了这么多东西,然后依旧不知道如何下手;

订阅了太多的公众号,导致有N多的小红点,如果你是强迫症患者,一个个点开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联系人太多,想找到联系人却想不起名字,只好一个个的翻;

趁着假期,大家可以从微信入手,给微信来个全盘点,来个微型断舍离。主要也是从上述问题涉及的三个方面进行整理。

一、将收藏内容统一到收集系统

微信毕竟是个聊天工具,虽然公众号确实有很多好文章,但是无法在微信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信息随处可见的今天,大家习惯性在看到标题或看到开头的时候就点击收藏,然后总觉得自己下次会看,结果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文章。打开微信,点击收藏,会发现已经收藏了几十上百条信息(这应该都算少的了)。

建议大家按照顺序将收藏的信息一一点开,如果自己还有兴趣,就分享到印象笔记(习惯用其他云笔记也是可以的),毕竟云笔记是大部分人的收集箱。一旦进入到云笔记,就可以对每条笔记进行贴标签或者整理,但对于整理微信来说,这件事就算结束了。如果对内容已经没有兴趣,可以果断直接删除。一般过程下来,都会有1/3的内容连分享到印象笔记的兴趣都没有。

整理下来,看到自己的收藏箱空空如也,是不是心情一下子好了好多。

二、给关注公众号来次断舍离

公众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打发零碎时间的一大利器有句古话说你的人生高度取决于周围五个朋友的人生高度。你的输入质量也取决于你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习惯了整理房间、整理书籍,但其实整理公众号也是不可忽视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入手:

1、删除各种临时添加的公众号

1)娱乐餐饮类:现在去吃饭逛商场的时候,商场或者店主都会让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可以享受会员活动或者优惠买单,这个服务其实挺好的,只是事后它会不停的发送提醒,可以考虑把这类公众号全部删除;

2)生活服务类:为了买汽车票加的某个当地公众号,为了酒店上网关注的公众号。这类公众号有一样的特点,就是时效性非常有限,仅限于自己在处理当下行为时才可能用到,其他时候基本没有,对于这类公众号要学会果断取关。

3)营销推广类:不少公众号都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增加公众号订阅数,一种是帮忙投票而订阅的公众号,还有一种是团购相关。对于投票订阅的公众号,果断取关;对于团购活动,如果不是一直使用的公众号,也来一次彻底的取关。

2、删除已经过时的公众号

1)某个特定话题的公众号:曾经对P2P、健身等都比较感兴趣,现在已经兴趣不大,把对应的公众号全部删除。

2)为了某个行为的公众号:比如习惯宝:是一款早起签到APP,现在已经不再用了。

3)曾经团队的公众号:像自己读书期间加入的社团,虽然自己对俱乐部还有感情,但公众号平时主要发布俱乐部训练信息,跟自己关系已经不大,有重大的活动信息总会有各种渠道获取。

3、删除跟你当下无关的公众号

1)不适合当下的公众号:有很多公众号确实都做的不错,包括个人公众号以及个人成长类的,只是跟自己当下的聚焦点不一致,选择暂时性放弃,毕竟精力有限。

2)要求授权的公众号: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有些大号固然名气很大,但是我当初关注他的时候只是因为对方找我要授权才加入的。

3)职场分享类:把这个单独拿出来,是因为这是自己上一阶段狂加的一类、朝夕日历、职场充电宝、别墨迹等都会提供各式各样的微课,这些微课内容很杂,让自己一度陷入看到名字就会想报名的冲动,现在是反过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自己尝试找答案,然后有针对的选择,也会考虑付费课程。效果比免费课程好用多了。

4、精简删除重复的公众号

经过这些几个方面的断舍之后,会发现自己已经取关了大部分公众号。如果部分内容虽然感兴趣,但几个公众号都在说类似的东西就可以只保留一个,比如新闻资讯类。

三、让微信联系人真正成为人脉资源

毕竟人是一个群体动物,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但一个人维护朋友的能力是有限的,且如果朋友圈有人长期传播负能量,对自己也会有负面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人的微信都绑定手机号、QQ号,只要一开通微信,就会自动推荐手机通讯录联系人或者QQ联系人的微信号,而且再加上微信群的存在,不经意一个微信群的陌生人加了之后就通过,会导致通讯录的数量越来越大。

所以有必要对微信朋友圈的联系人进行重新梳理:

1、及时备注联系人的姓名

如果无法获取真实姓名,至少也需要备注常用的网名或者昵称,然后可以在描述栏添加一些特殊信息,可以是你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或者特殊日子等;

2、对联系人进行分类

1)适当设立标签:当微信加的联系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适合对所有人开放。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联系人设立标签进行分组,将联系人里面的人通过便签进行分类朋友,同事,同学、亲戚等。然后在发送朋友圈的时候“对部分朋友可见”或者“对部分朋友不可见”。这样可以做到朋友圈照发,又不会影响其他方面。比如关于跑步的内容,我一般只对跑步圈的朋友进行开放,这样就不会给同事造成这家伙天天那么闲到处跑马拉松的印象。

2)按照兴趣区分联系人:对于同一类联系人,建议在名字前面统一加上统一的特殊类型,比如参加了一次稻草人活动,我会在小伙伴们的名字前面加上“稻草人-”,因为兴趣相同,如果碰到合适的内容,发送给小伙伴们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定位到联系人;比如喜欢跑步,我会在跑友的名字前面加上“跑步-”,关于跑步圈的朋友都会在一个地方显示;

3、筛选删除联系人

估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会存在求点赞的、求投票的、做微商卖东西的、天天晒自拍的、不转发不吉利的、天天传播负能量的,如果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如果经常出现的话,对于这些人首选肯定是一键删除,如果不能做到一键删除,那则果断屏蔽朋友圈。

如果在进行前两步的时候,发现已经想不起这个人的话,那就可以果断删除,如果不是,可以按照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哪些是一直没说过话的

哪些是很久没说过话的

哪些人的朋友圈一直散发负面信息

哪些人的朋友圈总是发微商信息等

哪些人的朋友圈对你屏蔽了

四、如何开始操作

找个完整的1-2个番茄种开始整理,按照收藏内容、关注公众号、联系人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那就果断删除。不要觉得以后会用到。对于联系人,如果已经一两年没联系,那或许以后也不会联系;对于公众号,如果是有用的公众号,总有一天会再出现的。

后续新增的时候,多问自己为什么要新增,对于收藏的内容,后续就可以直接分享到云笔记,对于联系人,及时更改姓名设置标签。然后在每次的零碎时间,按照以上顺序进行定期整理。

相关文章

  • 让微信也来个断舍离

    当微信之父张小龙不停的定义每个版本的内涵时,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微信。相信大家都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对于收藏的...

  • 我也来个《断舍离》

    之前,看过了《断舍离》的书,趁着这次回家,来个实际行动。 楼上房间,客厅,到处都堆着满满的衣服。我决定从这里先入手...

  • 学习“断舍离” ——读《断舍离》有感

    前段时间,在微信公号里经常看到“断舍离”的字样,朋友圈也一度非常盛行断舍离。 我今天读了十几页原著《断舍离》,感觉...

  • 断舍离践行,20220103

    这2天的断舍离让我感受很轻盈,谢谢谢谢 今天断舍离了手机微信群, 厨房 超赞

  • 2022-10-19:断舍离

    都听说过,对家里的旧物件来个断舍离的,可有人对人对情也来个断舍离的? 我想要这么做了,并且越来越想了……这是...

  • 断微信?断社交?

    重新定义微信的作用:发定位、发资料。所以微信可以断舍离么?社交需要断舍离么? 01 最宝贵的财富——注意力 以前听...

  • 与这个秋天来一场断舍离

    最开始知道断舍离这个词,是在微信公众号看到的.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说的.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 八月:生活杂记

    一、 昨天清理了几个微信,删除了一千多人僵尸粉,退出整合些微信群,断舍离,断舍离,顿觉清爽轻松之感。 二、 社群伙...

  • 富兰克林品格践行第4天节制

    本周践行节制, 100天只做一件事跑步 【目标】 1. 节制刷微信时间 2. 断舍离手机照片 3. 断舍离微信收藏...

  • 富兰克林品格践行第5天节制

    本周践行节制, 100天只做一件事跑步 【目标】 1. 节制刷微信时间 2. 断舍离手机照片 3. 断舍离微信收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微信也来个断舍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ek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