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而别

作者: 叶枫82 | 来源:发表于2023-12-11 19:37 被阅读0次

陈家珍和袁志军两人在广东打工相识,相识两年多后,袁志军开始追求陈家珍。刚开始,陈家珍只知道袁志军是湖北人,再后来知道他是湖北十堰市人。

袁志军很少说家里的事,只说家里有父母和妹妹,有四室一厅的房子,日子过得还可以。

陈家珍听到袁志军家说,四室一厅房子,就想当然地认为袁志军家,是住在城市。因为她妈妈改嫁到城市,她去妈妈那里时,常常听到他们那里人,都说几室一厅。

爸爸原来是从山里往城里贩卖山货的。在城里租了两室一厅房子住,把陈家珍和妈妈都接去住在城里,陈家珍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都是在城里上的。那时,陈家珍从农村到城市,感到特别幸福和自豪。她觉得城里比山村好很多很多,有好多好吃好玩的,每天看看,就让陈家珍感到兴奋和开心。

陈家珍爸爸常年四处做生意,不着家。后来,生意做大了,有钱了。就在城里找了个女人,回来和妈妈离了婚。妈妈不愿意回山村,就在城里嫁了人。

离婚后,陈家珍有爸爸抚养,可爸爸有了新家,新房子,但从来不让家珍去他家。爸爸天天忙生意,无法照顾家珍,就把家珍送到乡下,跟奶奶住在一起。

家珍回到乡下后,极度不适应,天天期盼爸爸妈妈接到到城里。

乡下和城里有各种不同,其中让家珍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对房子的大小,称呼就不同。城里人都说房子是几室几厅,听起来就高大上,很洋气。那里的乡下农村人一般都是说,有几间房子,听起来就得低廉。

陈家珍在乡下读完了小学,又读完初中,也没盼来爸爸妈妈来接她进城。初中一毕业,就随村里人到广州打工了。打工期间,就认识了袁志军。

袁志军勤快,嘴巴甜,在工厂人人都夸他,喜欢他。为了追求陈家珍,袁志军经常帮陈家珍干活,到食堂吃饭帮忙排队,休息日陪陈家珍逛街,为她背包,拿水杯。

袁志军对陈家珍殷勤有加,百般呵护。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半年后,两个人同居了。

陈家珍没去过袁志军家看过,心里始终有些不踏实。几次借故说,没去过湖北,想去武当山游玩,顺便去袁志军家住。

袁志军总说,武当山只是名声在外,实际没啥可看,就是爬山,还不如到广州公园逛逛,风景更好看。只要陈家珍提要求要去武当山,袁志军就带陈家珍去广州大小公园去逛逛。

广州的各种公园,甚至有些景致的小区,袁志军都想办法带陈家珍去玩过。就是不支持陈家珍到湖北十堰游玩武当山。

陈家珍见袁志军对她好,陪她到处玩,就是不带她去他的家乡,心想,可能那里真不好玩,也就不再说了。

几个月后,陈家珍提议,同居这么久了,趁着国庆长假,跟袁志军回老家把结婚证拿了。

袁志军说,不急,过年回去拿。顺便办下酒席。

其实,陈家珍是想借回去办结婚手续为由,去袁志军家看看。她漂泊多年,感觉从来没有自己的家。妈妈的家,她也只能趁着假期去住半个月。爸爸的家,从来没让她去过。

有几次,陈家珍去找爸爸要钱,到爸爸楼下了,爸爸也没请家珍上楼坐坐。给了家珍钱,就催着家珍赶紧回到奶奶家。奶奶的家,也不是陈家珍的家,陈家珍就像一根浮萍。

陈家珍期待着春节回袁志军家看看,看看那个让自己充满神秘向往的家。看看那个让自己安下心的家。

陈家珍在心里憧憬着未来家的样子,那里一定跟妈妈家一样,住在楼房上,干净明亮。妈妈家住在五楼,太高了,爬的有些累,她不太喜欢。听说爸爸家住三楼,可爸爸从来没让她上去过,每次都是站在小区门口或院子里。

陈家珍恋爱时,问过袁志军,知道袁志军家住一楼。

袁志军家虽住一楼,但比妈妈家大,妈妈家才两室一厅。袁志军家四室一厅。陈家珍想到这里就在心里悄悄欣喜着,她觉得她比妈妈嫁的好。乡下人都说,女人嫁人,就有了自己的家,嫁的好,往后日子就会幸福。

陈家珍期待着春节的到来,期待着回到自己未来的家,袁志军说,等她生孩子了,就让她回家歇着,不用干活,他挣钱养活她,让她衣食无忧。

陈家珍憧憬着自己未来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到街上吃自己喜欢的早餐,把孩子送上幼儿园,然后自己肆意的逛街。这是童年,她和妈妈的生活,那段时间她特别幸福。

期待着,等待着春节的到来,年越来越近了。陈家珍期盼的心情越发激动了,以至于她睡不好,吃不好,还开始呕吐。

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怀孕了。袁志军欣喜若狂,对陈家珍更加呵护备至。袁志军提议,为了孩子健康安全,春节就不回家了,免得路上颠簸受苦。

陈家珍有些不悦,袁志军笑着打趣她,别急,丑媳妇早晚会见公婆的一天。让她把孩子安全生下来,以后回去就不出来打工了,在家带孩子享福。

陈家珍只好作罢,想想未来幸福的日子,也觉得袁志军说得有道理。

那年春节,两人就没有回家,在广州出租房里过年,出租房是和几个人一起合租的,过年别人都回去了,就他们两个,也算宽敞。

为了应付出租屋里的家庭费用支出,陈家珍虽怀着孕,但一直坚持上班,一直到六个月,怀孕很明显了,被领导劝退,才没有上班了。

几个月后,陈家珍的孩子出生了。因为生孩子,一下子花了大把费用,两个人的积蓄也花得所剩无几,日子开始拙荆见肘。

一个人挣钱,三个人花,还有房租,水电等等,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要靠精打细算才能过下去。

终于,在一次孩子住院,又花了一大笔钱后,两人再无能力交房租了,这时,袁志军开始提议让陈家珍回他的家。

这是陈家珍期待已久的事,说走就走。袁志军请了假,陪陈家珍回去。

两人坐了20小时的火车,到了十堰。陈家珍以为到了。袁志军说还要坐大巴到z县。

陈家珍有点点失落,原来不是在市区,是在县城。陈家珍跟着袁志军上了大巴,坐了三小时,到了十堰z县,陈家珍以为到了,没想到袁志军说,要转一次车。陈家珍开始心里不爽,闹着说累,不想走了。

袁志军又百般好脾气地哄,劝陈家珍坚持下,很快就到了。两人提着大包小包,抱着孩子到了汽车站时,才听说今天的班车已经走了,只能明天了。

陈家珍已经很累了,也不想多说话,就抱着孩子,看着行李,在路边等袁志军安排。

袁志军去找车。找了许久,才找了一个拉货的小货车,可以顺带稍上他们。陈家珍问袁志军还有多久到家,袁志军说,很快的。陈家珍第一次来婆家,怎么着也要保持好脾气。

小货车后厢里,装了许多书。袁志军把行李也扔到后车厢里,把陈家珍让进驾驶室后座,自己坐进副驾驶座。

车走的摇摇晃晃,加之,已经坐了很长时间的车,陈家珍确实累了,也乏了。她抱着孩子,上车不一会儿,就很快睡着了。一睡就是两个多小时,醒来已到了s镇某学校门口,司机师傅让他们下车在门口等着,自己开车进去。

陈家珍以为到了,催着袁志军赶紧走,袁志军说,不急,我跟司机谈好了,他把我们送到家门口,免得我们又要抱孩子,又要拖行李,实在太累。

陈家珍抬头看看这个小镇,不太繁华的样子,心里越发失落和焦躁。她有些累,更多的是裹挟着失望的坏心情,心里窝着火,就有些发脾气地说:袁志军,你家到底还有多远,你不说在湖北十堰吗?怎么跑这么远了还没到你家。

袁志军一脸尴尬地说,这里是十堰下属的镇啊,我们只说大地名,小地名地图上找不到的。

陈家珍气得瞪了袁志军一眼,心里哑火,不再说话。虽然不是在市里,这镇上看起来比外婆那里的农村要好些。陈家珍心里在宽慰自己。

司机进学校卸完了书,很快又出来了。袁志军和陈家珍又坐上车,司机开上车就走,这次陈家珍没睡觉,怀里抱着孩子,两眼茫然无措地望着车窗外。

只见车在山梁上盘旋回转,苍茫的大山,一路上没见到什么人家。陈家珍心里开始发沉,憧憬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让陈家珍感到悲凉和失望。陈家珍心里五味杂陈,有种想要逃离的想法。

逃离的想法,陈家珍将它压在心底,她知道,到了这大山深处,可不比城里交通方便。她要有计谋,预谋,想办法,才能让自己不吃苦头,也能顺利逃离。她的心思,不能让袁志军看出来。陈家珍内心深处翻江倒海,面上却装作云淡风轻地接受。

终于,一个小时后,车停在了一个叫袁家岭的村子里,袁志军的父母早已等在村口,见他们下了车,热情地去迎接,帮忙提行李,帮忙抱孩子。

全村人都围过来看,都恭喜道:袁家娃也带回了媳妇和孩子,大喜事,恭喜恭喜。媳妇真好看……

袁志军一家笑着跟村里人打招呼,陈家珍就跟着点头。在众人的品头论足,指指点点下,到了袁志军家,陈家珍一看,头立马要炸。

如果说从十堰下车向县城,再向镇走,让她失望,那此时就是绝望。

袁志军的家,哪里是她想象的样子,只是普通的农村砖混三间房,中间一间堂屋,其他两间从中隔开,各成了两个房间。房子没有任何装修,就是糊了个水泥,看起来黑黢黢的,堂屋里堆满了各种农具,看起来乱糟糟的。

陈家珍扭头看着袁志军说,你家明明就是农村三间房吗,干嘛说成高大上的四室一厅呢。

袁志军说,城里人都那样说嘛,那样说,显得洋气。陈家珍说,你这洋气说法,可是给我了许多美好想象。现在打脸了吧。

袁志军搔搔头说,以后会好的,说不定我哪天中了彩票,真就在城里买个四室一厅。

好的,我等你中彩票,把我们娘俩接进城去。

陈家珍和袁志军两人还在堂屋里打趣着,一只母鸡刚刚下完蛋,从鸡窝里走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又飞到餐桌上寻食。母鸡在桌上啄食,突然拉了一坨屎,恰好被陈家珍看到。陈家珍恶心的差点要吐。

这时,婆婆来热情指引陈家珍进房间休息,陈家珍移步进入了婆婆为她准备好的房间。

房间的床倒是十分干净,被面被单,显然都是新的。陈家珍心里难受,借故累了,就躺在床上休息。

迷迷糊糊中,有人把她推醒了。睁眼一看是婆婆。婆婆一手端着碗,一手撩着她的被子。

婆婆说,累了一路,起来吃点米酒鸡蛋再睡。

几经推让,最终盛情难却。陈家珍还是接过了鸡蛋米酒,坐在床上开始吃,婆婆站着不动。

陈家珍示意婆婆出去。说吃完了,自己会把碗送过去。

婆婆说,不用,你吃完了,我把碗拿走,你继续睡。孩子她爷爷在抱着,志军和他爸都在外面道场里陪着邻居们说话。大家都争相抱我孙子,看我孙子,说我孙子长得俊呢。

婆婆笑呵呵地说着,说完喜滋滋地看着陈家珍,一脸自豪和满足。

陈家珍低头吃着,耳朵听到窗户外面的热闹聊天声,和不时的哈哈笑声。

陈家珍被婆婆看着吃饭,也有些不爽,但装作没看见,三下五除二把一晚蛋汤喝完。婆婆立马上前把碗接过来,安慰家珍继续睡。

其实,陈家珍已经毫无睡意,但她不愿意出去跟左邻右舍的人聊天,只能装着很困,继续睡。

陈家珍躺在被窝里,想了很多。袁志军家不是自己想要的家的样子,她自小跟奶奶生活在乡下,而爸爸妈妈都生活在城里,她一直渴望逃离农村,甚至希望爸爸妈妈,无论哪一个把她接到城里生活都行。可他们都没有。她立志自己将来靠自己住进城里。

可眼前的现实显然打脸。她又回到了比奶奶家还要山的地方。她未来怎么办?这次回来就要跟袁志军拿结婚证了。结婚证一拿,自己一辈子就困在这里了。

陈家珍想得头疼,想不出好办法。她只有拖着不拿结婚证。为了不让袁志军看出她的心思,她强装笑脸,假意接受现实。

袁志军的假期有限,一直催着陈家珍去办理结婚证,陈家珍总说身体不舒服,不想去。眼看假期快到了,袁志军无论如何要去拿了结婚证再走。

这天袁志军不知在哪里联系了个小货车,硬是哄着拉着陈家珍去了镇上,拿了结婚证。

从镇上回来的时候,袁志军找了个摩托车,把他俩载回来。陈家珍坐在后座上,眼泪汩汩地流。一种不甘心和无奈,让她对这桩婚姻从美好的憧憬跌落到失望谷底。

回到家,袁志军对她百般劝慰和安抚,并承诺每月工资发了,就打钱给她。袁志军也当着陈家珍面,叮嘱父母,不要让陈家珍受委屈,干农活。

父母连声承诺,不让她干农活,不让她干家务,她只负责带孩子就行。

袁志军哄她说,等孩子大一些了,让父母照顾孩子,让她也再出去打工,两人又可以在一起了。

袁志军又回广州打工了,留下陈家珍在袁家岭村。村里男人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都是些老人和妇女。袁志军父亲是因为年岁大了,身体有病,才没出去的。

陈家珍每天在家带孩子,两个老人上山下田干活。一天三顿饭都是婆婆回来做。袁志军妹妹在外打工,几年都不回家了。

陈家珍待在这寂静的大山里,每天起床便看见对面的山,心里说不尽的苦闷和悲凉。她就是不干家务,不干活。也不和村里人来往说话,一整天把自己困在家里闷声不响,用无声的行动抗拒着袁家岭村。

公公婆婆以为陈家珍就是这样性格的人,不爱说话,不爱搭理人。也没放在心上。依然每天任其自然。

陈家珍心里抗拒着这个村子,每天都不想待在这里。她在这个村里是个孤独的人,没人交流,没人说话。也不想跟谁结交,说话。

有时她觉得自己要憋疯了。她想刷手机来消磨时光,可信号不好,时有时无。每次给袁志军通电话,还要往山上走一截,信号才好。她想去镇上转转,可从村里到镇上,走路要两个多小时。抱着孩子去,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何况山路,她也怕走错了。

她有时,心里想,倘若有一天去了镇上,正好碰上到县城的车,她可能就会忍不住坐上车离开这里了。

这种想法往往在脑子里一晃而过,就立马打消了这个想法。她带着孩子能去哪里呢,去袁志军那里,一个月挣点钱,不够房租和生活费。去奶奶家吗?她也不想抱着孩子回去。

爸爸妈妈家更是不可能。以前没结婚,自己流浪天涯都不怕,现在有了孩子后,总是想的太多怕这怕那。

陈家珍每天被寂寞和苦闷压抑着,半年后,她在村里算是有了说话的朋友。她接触袁家岭村第一个人,叫华秀。那天陈家珍到村里小卖部准备买点零食吃,去了之后,看了许多零食,发现零食日期都不好,也就没买成。

陈家珍懊恼地往家走去,走到村子树下,听到一个声音老远喊:“喂,新媳妇,是不是买东西没买到合适的呀。村子小卖部零食都是过期的,这里没人吃零食的,要买去镇上超市买。”

陈家珍扭过头看见一个女人,烫着波浪头,穿着花睡衣,靠在路边房屋墙上,一手拿着瓜子,另一手不停地往嘴里送瓜子。嘴里磕出的瓜子壳,吐了一地。

陈家珍知道她在对自己说话,就冲她笑笑,点点头,又扭头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那女人把未吃完的瓜子,装进兜里,拍拍手,三步两步追上来陈家珍。并自我介绍叫华秀。嫁到这里七八年了。

华秀很了解陈家珍心思,一语道破陈家珍的心思。让陈家珍很是惊讶.

华秀说,你现在的心思,我都有过。村里媳妇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都是在大城市打过工的,在城市一起打工时,不觉得,结婚后,回到这个大山就开始后悔。

为什么这个村里年轻人都是有了孩子后,才带媳妇回来?就是怕没孩子时,来看了就不干了。有了孩子就算栓得住了。

当娘的人,都舍不得孩子。你公公婆婆为啥不帮你看孩子,就是让你带孩子,你跟孩子有了感情,你就舍不得离开了。这是这个村里老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就是舍不得孩子,才一直憋屈在这山村里,孩子爸在外打工挣钱,每个月都给我汇钱。钱我不缺,可没地方花,就像你现在,想买包零食,就买不着吧.这就是没地方花了。

我这瓜子,还是上次骑摩托车到镇上买的。来,尝一下,解点馋。

华秀说完,就从兜里抓了一把瓜子塞给陈家珍。陈家珍抱着孩子无法接,华秀就伸手塞到陈家珍裤子兜里,转身就走了。

陈家珍就这样和华秀认识了,也算有了第一个朋友。陈家珍后来就经常和华秀在一起玩,一起聊天。

陈家珍自从和华秀成了朋友,每天就和华秀在一起玩。陈家珍聊天时,就有意无意地打听华秀孩子大了,怎么就没去城里打工。

华秀告诉陈家珍,你以为孩子大了,你可以丢给老人,就可以去城里打工了。当初,我们家那个,就是这么承诺的,我想委屈几年就可以了。

实际上,不可能再出去了。这里没有幼儿园,孩子一直要带到上小学,小学离得远,每天要接送,老人不会骑摩托车,接送不了。还需要自己接送。你以后要学骑摩托车,要不然你没法接送孩子。

所以,我就这样了。我下不了决心,丢不下孩子。只能把自己困在这里一辈子。村东头的永久媳妇,那娘们心狠,孩子一岁多,就丢下孩子走了,再也没回来过,连永久都找不到她去哪里了。

富强媳妇更狠,早早给孩子断了奶,说是到城里给孩子买好奶粉,就再也没回来了。

家珍,一看你就是个善良的人,跟我一样,舍不下孩子。以后,咱俩在村里就结个伴,憋闷了,就一起去城里逛逛,我会骑摩托车,带你一起走。

陈家珍就连说好好好,正好不知道路,想到城里边买好衣服,就是不知道咋走。

以后想去哪里就找我,我带你,我连十堰市就去过,你看,我的头发就是在市里烫的,镇上理发店烫不出这效果。

陈家珍赶忙回应,行啊,华姐,啥时候带我去。

到城里的事,就计划在心里,转眼孩子一岁多了。会跑,会吃饭了,陈家珍开始做点家务,有时帮忙做点饭,有时帮忙喂下猪食,有时也要去田里劳动,公公婆婆就不让她下地,让她安心带孩子。陈家珍的表现,公公婆婆看在眼里,喜在眉梢。

转眼秋天到了,华秀说要到城里染头发,重新烫头发,陈家珍也想去。给公公婆婆说,想跟华秀去城里买些衣服,问公公婆婆有要买的东西没?

公公婆婆说,没有。陈家珍就说,那我就给你们买衣服吧,顺便也给福宝买。

出发那天陈家珍本来要把孩子一起带上的,可婆婆说她带上太累,放在家里她带。

陈家珍就跟着华秀一起进城了。这是陈家珍到袁家岭村一年多来,第一次进城。坐华秀车到镇上,再坐车到县城,又转车到了十堰市。两人一起逛街,华秀给孩子买了衣服,给公公婆婆买了衣服。也给自己买了一套新衣服.

逛街买好了衣服,两人就来到理发店,华秀就开始烫头发,让陈家珍也烫。陈家珍不烫,坐下来等着华秀,华秀刚开始上染膏时,陈家珍就说,华姐,你烫着,我再去给孩子买件棉背心,冬天穿。

华姐说,你今天给孩子已经买了好多衣服了,还买啊?下回再买呗。

陈家珍说,来城里一趟不容易,多买点,下次不知道啥时候来呢。这是我刚买的衣服,几个袋子和你的衣服放一起,你看好,别让别人拿错了,我买完就回来。

陈家珍出去了,并没有去街上,而是在街边招手拦了一辆的士,对司机说,快,到火车站,我赶火车。司机加起油门就向火车站奔去。

华秀在理发店,继续烫头发。

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华秀染发烫发都弄好了,陈家珍还没回来。华秀拨打陈家珍的手机,发现手机关机了。

华秀嘟囔一句,大概没电关机了吧。

华秀也不敢到别处,怕陈家珍找不到她。就在理发店等,等到下午五点多,要去赶车了。也没见陈家珍回来。

华秀这才有了不好的感觉,回想这几个月来,陈家珍跟她打听的事。华秀头嗡嗡的一声炸了:她知道,陈家珍走了。难怪,她今天给孩子买了那么多衣服。

华秀一路转车,晚上十点多才赶回袁家岭村。把陈家珍买的大包小包衣服带给陈家珍公公婆婆。并说了陈家珍的情况。

两个老人着急忙慌地给儿子打电话,说了情况。在广州的袁志军,也是十分纳闷,春节回家时,陈家珍都还好好的,并没有表现出厌弃村里生活呀,怎么突然就不辞而别了呢。

袁志军连续给陈家珍打电话,发消息了两天,都没有音讯。

袁志军请了假,去陈家珍奶奶那里找,奶奶说,没见人回来。

袁志军又去陈家珍妈妈那里问,她妈妈说,自从陈家珍嫁人后,就很少联系了,几年都没来过了。

陈家珍父亲住在哪里,袁志军不知道。他知道陈家珍和父亲没感情,绝对不会去她父亲那里的。

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就是不见了陈家珍。

陈家珍就这样离开了袁家岭村,离开了袁志军的生活。她去了哪里,谁都不知道。

相关文章

  • 不辞而别

    陈州初见两心欢 约定再见会有缘 君不留恋凡尘物 不辞而别心难安

  • 不辞而别

    不辞而别 文/清露 你走了 一声不响的走了 把我的心也一起带走了 留下我行尸走肉般的躯壳 在风中摇摆 为什么 为什...

  • 不辞而别

    We don't talk anymore. 确切地说,是, he never talked to me agai...

  • 不辞而别

    文/亦翎 一场秋雨过后 上肩的行囊让心透凉 呼啸着的眷恋清风 再已吹不动不愿离去的柔情 我想让嫣然的花朵 看见自己...

  • 不辞而别

    脚步很轻 怕惊了心的安睡 没有行李 爱过的 拥有的 惦记的 连同余温都留在日子里 更不需要送别去缱绻泪水 打开门,...

  • 不辞而别

    国庆节期间,回家探亲,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还有暂时独居的外婆。 见到奶奶的时候,黑白灰颜色不均匀的头发,眼神炯炯,...

  • 不辞而别

    可还记得我吗 想念你天真的童颜 那时你还不认识我 只是羞怯怯的采着我的花 待手上已经一大把 真切的拿不下 才直起身...

  • 不辞而别

    这次我真的要离开你了,想惊天动地,却只能悄无声息。 这么久以来,我喜欢你,这个秘密,从温暖到心酸,不知你会越来越远...

  • 不辞而别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真正要走的人, 吝啬得连说再见都觉得浪费时间; 而那些嚷着说'喂,我要走了' 还一步三回头的人...

  • 不辞而别

    我恨所有的不辞而别,这是当你离开后,那个晚上三点多钟给你发的短信,翻开以前的聊天记录,提醒着我们之间不是一场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辞而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mygdtx.html